3月1日,县委、县人委召开劳模代表会议,开始学大寨。
3月2日,漳河北堤复堤开始,施工民工按军事化编成团、营、连。
3月,抽调351名干部,分别在一片(张集片)、三点(南束馆、三个万堤、马时庄)共17个大队,进行细线条“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10月全部收缩。
3月,国家投资927439万元,修筑加固泛区救生台。共完成土方3359577万立方米,面积648653万平方米。
4月18日,成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6月至8月全县进行人口普查,全县共有人口404854人。
4月中旬,连降大雨,万堤、黄金堤、王乍村、崔岳村等公社沥水成灾,卫河营镇一带出槽。
4月,常马庄和辛庄两座漳河木桥竣工。
5月,开辟大名经杨桥、广平、肥乡至邯郸客运路线,全长93公里。
发生夏蝗28万亩,秋蝗26万亩。
6月,窑厂一带突起龙卷风,卷起捆好的小麦个,刮翻拉麦大车。
6月12日,城关一带遭风雹袭击,风力10级,雹粒大,持续时间长。
国办小学教职工吃生产队粮食的,从1964年9月21日起一律改吃商品粮。
10月,县委书记刘玉明带领900余名“四清”工作队员,赴永年参加“四清”运动。
12月7日,县委宣传部作出“关于认真组织基层党员学习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的意见”。
12月28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城关为镇。
本年,由于严重的沥涝灾害,使全县39万多亩作物受灾,其中绝收16万亩。
本年,窑厂扬水站建成,是卫河上第一座扬水站。
一九六五年
2月22日——27日,省农业厅在毛苏村召开全省10个地区和有关县参加的防治小麦锈病现场会。3月份《河北日报》发表毛苏村防治小麦锈病的经验报道,4月10日《人民日报》予以转载。5月份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在该村摄制了防治小麦锈病的科技片。
发生夏蝗18万亩,秋蝗28万亩。
6月5日,河北省第三次草帽辫专业会议在大名召开。
9月上旬,大名1300多名民工和150名在职干部,到邢台地区新河县开挖滏东排河,这是大名县首次参加根治海河施工。
本年,大名县师范建立廉山庄农场,有640亩。
本年,农林局建万堤良种场,有土地400余亩。1971年迁到张王胜滩,1976年又迁到大李庄农场,现有土地970亩。
全年旱,年降水量仅占常年的一半,有504万亩粮田受灾。
一九六六年
2月3日,召开政协大名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月4日,召开大名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春旱,秋亦旱,全县开展抗旱运动。
2月,省确定大名为冀南黄牛繁殖改良县。
3月13日,石槽坊110千伏变电站动工,于1969年7月6日建成。该站供河北、河南两省8个县用电。
3月7日,全县发生流脑,患者有433人。县防治医疗队治愈270人,病死率133%。
3月,邢台地震波及大名。22日又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全县倒塌损坏房屋13437间。
4月3日,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工作,重点考察了前桑圈大队,具体指导打井工作。
5月12日——17日,县委召开千人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
6月,大名师范廉山庄农场贴出署名为“段诗”的第一张大字报,继而工作组进驻学校,“文化大革命”在师范学校开始。
8月23日,县直机关召开了“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动员大会,掀起了“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高潮。
11月18日,大名县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
本年,大名县在五里屯附近建火化场,1967年建成,1970年开始使用。
一九六七年
2月20日,大名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者联合委员会发布“第一号通告”,宣告其成立,夺取了大名县委、县人委等党、政、财、文及文革的一切领导权。从此一大批领导干部被批斗,“五类分子”被抄家。
2月25日,大名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者联合委员会启用印章。
3月9日,流脑疫势异常迅猛,自1966年12月至1967年3月8日全县发病1006人,71人死亡,其中束馆、金滩镇较为严重。
3月13日,558头牲畜发生骨骼软化病。
3月14日,大名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者联合委员会改名为:大名县革命委员会,启用新印章。
4月20日,国家投资1717万元,出动万余名民工,对马颊河干、支流工程进行治理,5月23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