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县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扩军动员工作计划》,并决定成立扩军委员会。
本年,县政府将大名“兴华戏院”修建后改名为“大众戏院”。
本年,大名县妇幼保健站建立。
本年,上马头乡娘娘庙村贾建明,以劳模身份赴苏联参观学习。
本年,全县有互助组7841个,初级社338个。
一九五三年
2月28日,县委宣传部公布了《关于宣传婚姻法活动的计划》,决定3月份为婚姻法宣传月。
4月30日,县政府公布了《关于划乡工作计划(草案)》。决定划清乡界,组成临时乡人民政府。
4月,县成立了一个回族镇4个回族乡,即:城关回族镇,七里店、马时庄、金滩镇、营镇4个回族乡。
5月,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各区均设农业技术推广站。
6月20日,根据陈子明犯有所谓“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报复陷害检举人,拉拢包庇坏分子,抗拒党的检查”等反党罪行,以及大名县委犯有所谓“包庇陈子明的罪行”,中共河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关于原县委书记陈子明、大名县委会及有关人员犯罪事件的处理决定”。在大名事件中,先后受到省、地、县处分和受株连的干部177人。1980年9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复议此案,撤销“陈子明、郭养之等在1953年大名事件中受到的处分”。
9月,漳河在魏县境内决口,使大名二区45个村庄受淹,同时由于八月阴雨连绵,沥水成灾的有320个村。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
9月3日,县政府设立“大名县人民法院第一法庭”。
9月,县政府决定自常马庄魏大交界处起,至馆陶齐固馆大交界处止,挖一条全长20公里的排水渠。对邯大、金滩镇至大名等4条714公里路面进行修筑。
秋,县在6个区建立了粮库,由县供销合作社经营,负责全县粮食代购代销。
12月13日——15日,县召开第三届第五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通过了《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工作(草案)》。
本年,解放军某部“101”医院迁至大名北“宣圣会医院”旧址。
本年,全县反对“冒进”,对初级社进行整顿,解散了一批,整顿后全县剩64个初级社。
年底,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一九五四年
1月,县政府发布《大名县公费医疗工作计划》。明确了有关规定及报销手续。
2月8日,大名县选举委员会成立,并公布《关于基层组织选举计划》。
3月2日,县委组织部在《关于处理粮食统购统销中党员犯错误情况的总结报告》中透露,截至2月底有115名党员受到党纪处分。
春,升斗铺修漳河分洪口门。5月28日漳河疏浚工程完工。
春旱,全县受灾面积25万多亩。
7月1日,全县发生蝗蝻、棉蚜和钻心虫3种病虫害,亩有蝗虫两万头。县委发布《关于立即行动起来,开展除虫运动的紧急指示》。
7月3日——7日,大名县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查批准了《政府上年工作检查和下年工作方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收集了提案。
7月6日,设立“大名升斗铺分洪工程施工所”。这一工程从7月6日动工至8月1日竣工。万余名民工,200名技工参加施工。
7月17日,县人民政府颁布《下乡干部吃群众饭开价和机关相互间来往干部吃饭索价统一办法和规定》。
8月11日、9月4日升斗铺两次分洪,淹地6万多亩。8月上旬魏大馆排水工程竣工。
8月间,阴雨连绵,漳水泛滥成灾,塌房700余间。县政府发放大量救济款,帮助群众生产和渡荒。
8月下旬,县委抽调70名干部到各区开展了扩建社工作。到9月底,共建新社491个,巩固扩大老社142个。
本月底,全县共建信用社27个,信用社员达10424人。
本月,全县粮食经营单位全部纳入粮食系统,共建20个粮点。各区设立粮食管理所,负责粮食市场管理。
10月26日,县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成立。
本年,邯大公路中的马神庙至大名改线工程竣工,全长10公里,其中大名境内9公里,魏县境内1公里。
一九五五年
1月16日——18日,县召开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67名。
2月6日,各级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
5月15日,县人委公布《关于动员民工参加临漳县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计划》。决定动员15000名民工参加这一工程建设。
5月,县委抽调104名干部,分为29个工作组,分赴全县29个片,开展整社工作。截至6月底,全县1021个社,[已有327个进行了整顿,处理了68个四五类社,解决了107个三类社的问题。NextPage]
6月10日,县人委启用省发的铜质中型国徽圆形章,印文:“大名县人民委员会”。
8月4日,县委公布《关于传达贯彻专区镇反会议精神的安排意见》。并建立镇反委员会,成立了镇反办公室,设摸底查证、批捕、审判3个组。
9月中旬,第一批镇反和打击刑事犯罪分子工作结束。
9月20日,县人委遵照省人委通知精神,确定大名县各区公所名称按区公所驻地命名:一区为“大名县杨桥区公所”、二区为“大名县万堤区公所,、三区为“大名县东老堤区公所”、四区为“大名县龙王庙区公所”,五区为“大名县北峰区公所”、六区为“大名县金滩镇区公所”、七区为“大名县马陵区公所”。
本月,县银行发放了218万元贷款,解决了贫农入社生产费的困难。
11月,北李庄任成修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一个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1月26日,全县共有1644个新老初级社。
一九五六年
1月15日,全县高级社已发展到153个,参加高级社社员达70786户、占总农户的885%。
2月1日,全县由原有的1700个农业初级社扩大合并为61个高级社(多村一社),社员80243户,占总农户的9915%。全部实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化。
3月2日,全县7个区全部撤销,将全县93个乡合并为33个乡,27个乡建立党委会,6个乡建立总支委员会。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名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4月11日——15日,在大众戏院召开中国共产党大名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380名。选举产生中共大名县第一届委员会。
4月16日,县委统战部决定,对大名县18处清真寺的40名宗教职业人员,进行统一安置,并拟定了生活补助标准。
5月4日,中共大名县委员会机关报——《支部报》创刊。该报为半月刊,共发行了57期,于1958年4月12日停刊。
6月23日,漳河北堤于常马庄决口。省水利厅、地区和县领导亲自指挥264名干部和1600名民工堵口抢险,连堵3次,终于堵住决口。
经省政府批准,河北大名师范学校在原“七师”校址上进行复建。4月动工,6月竣工,9月20日大名师范学校正式开学。
8月4日,卫河、马颊河、漳河泛滥成灾,484个村受灾,其中153个村被洪水淹没,淹地736800余亩,倒塌房屋73600余间。
8月10日,省、地委灾民慰问团,先后到县各区进行慰问。同时给大名县15万元救济灾民,并派来7只橡皮船抢救灾民脱险。党中央派飞机1架,两次在县城内投放大、小米86包,计5514斤。
本月,大名县境内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首先在杨桥区发生,分布20余村,10余人死亡。县委、县人委立即组织中、西医生,分为3个医疗组,集中力量进行防治,并采取隔离措施。
9月中旬,首都30名医疗队员,携带大批药品、器材,分赴大名县进行免费治疗。同时,北京军区慰问团一行7人,到大名县灾区进行慰问,并捐献给大名县一部分棉衣、棉被。
10月19日,县卫生局召开了全县助产员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避孕和消灭避孕白点村工作。
10月27日,全县6万名民工开赴东风渠施工工地,动土方315.15万立方米,提前1个月完成了任务。
12月1日,县建立黑热病防治总站,设分站7处,小组30个。
12月24日,县卫生局在原有私人医疗人员的基础上,组织起了79个诊所和3个社办保健站。
12月下旬,大名县召开第二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听取并通过了县人委关于两年来的工作报告。
一九五七年
5月23日,县委制订下发《关于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整风的初步计划》,开始整风。12月整风转向反右斗争,全县共划右派分子147人,至1958年8月反右斗争结束。1959年摘掉右派帽子9人,1960年摘帽34人。根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至1984年对错划右派全部予以改正。
5月,县成立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
发生夏蝗,秋又生秋蝗,蝗灾49万亩,分布面大,密度稠,出土不齐。县委带领群众,开展灭蝗斗争。
7月,邯大公路大名段7公里改建碎砖路面。
8月3日——6日,中国共产党大名县第一届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14人。
9月,大名师范学校整风运动开始。
12月8日,根据中共河北省委“一村一社比较容易办”的精神,将全县61个高级社分建为488个高级社。
本年,全国劳模晋学贤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