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年鉴
大名志书
大名年鉴
部门志书
乡村志书
文史书籍
志鉴常识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史志书展 >> 大名年鉴 >> 2008年卷

2008年卷(2)

发表日期:2011-6-9 19:54:49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城区面貌焕新颜】大名县立足实际,引入体现时代要求和城市特色的城区设计规划理念,加速主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大名县成立了规划局,组建了城区规划委员会,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已报市政府审批,完成了京府工业城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引河游园、北湖公园的景观规划方案设计。三年大变样活动开局良好,一期拆迁全面完成,累计拆除11.6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拆除6.5万平方米。城建工程全面展开,元城街、府西街等六路罩面工程竣工,京府大街仿古包装、贵乡街样板街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城区集中供气(液化气)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开工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高标准居民小区,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城区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同时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大名悠久的历史资源,充分发掘文化底蕴,保护修缮明城,保护老城区道路格局和历史风貌,开发宋城,建设新城。以北京大名府带动建设食品工业城、物流商贸城、文化旅游城、民族名吃城、生态园林城,精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开发、繁荣老字号名吃一条街、民族小吃城。在做好城建工作的同时,大名县全面加强城区综合整治,提升环境质量,着力实施两厂两气(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煤气、暖气)工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竣工,垃圾填埋厂开工在建;将蓝天行动与开展城区容貌综合整治活动相结合,做好古、水、绿(古是名气,水是灵气,绿是生机)三字文章,实现了 引卫入城目标;投入2亿元资金,全面推进县城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建设,精心打造园林化、生态化、现代化新大名;加快新汽车站建设,围绕便民建设一批 六小” (小公园、小公交、小公厕、小住宅、小广场、小市场)工程,建设星级宾馆、茶馆茶楼等基础服务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城区东关村试点建设已经启动。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多措并举,整治交通秩序,闯红灯、车辆乱停乱行等交通管理混乱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民营经济现活力】大名县毫不动摇地把民营企业作为最大、最活跃的发展主体,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力促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县委、县政府全方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为企业担保贷款8006万元;同时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行政服务中心已进驻29个部门,处理干扰破坏经济环境案件20余件,为企业和投资者协调问题110件次。面粉产业实现了扩大规模和延伸加工双向发展,五得利集团新增江苏宿迁、陕西西安两个分厂,新增产能1000多吨,日加工小麦能力达到一万多吨,美佳食品有限公司新增2条烤馍生产线,邯雪面粉集团全营养小麦胚胎粉开发项目进展顺利;花生产业规模扩大,名福植物油不断开发新品,并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香油产业龙头壮大,香油城二期竣工投产,整顿香油产品市场,迈向了规范化、秩序化;养殖产业新添龙头,百汇肉鸡屠宰、鸿昌浪德鹅等项目开工建设,5家畜牧养殖企业被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玉米产业初具规模,万鑫淀粉、顺轩淀粉等项目建成投产。京府商贸城耀华商业广场和建材市场、香油城一期、五金电料市场招商工作进展顺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标准农家店80家。2008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缴税金均实现增长17.2%,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县GDP89%、财政收入的88%。凯发面业集团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京府香油、东正禽业等5家公司被认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使大名县拥有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4家、市级17家,在全市名列前茅。

【社会事业大发展】大名县努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主要精力、新增财力向社会事业倾斜,城乡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县委、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1803万元完成了8所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明显加大,投资1026万元的中小学取暖工程竣工投用,使全县中小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209万元,同时发放教育救助金137万元,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文体旅游事业加快推进,大名府故城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旅游开发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故城勘探工作启动;狄仁杰祠堂、兴化寺三期工程完工在即,西城门修复工程开工建设;大名古城墙、宣圣会医院旧址等4处文物晋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完成了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县中医院迁建一期工程及8所乡镇卫生院、180所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新农合保障能力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合筹资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农民参合率达到88.4%2008年共补偿农民医药费4551万元。深入推进扶贫开发,重点加大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扶持力度,2008年全县有5500人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