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论坛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志论坛 >> 潘美故里魏县说辨误

潘美故里魏县说辨误(2)

发表日期:2011-6-7 15:06:11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二、潘美里籍是大名县,李庄称其为潘美故里的证据矛盾

《宋史》潘美本传记载潘美“尝语其里人王密曰”。里是北宋前期的乡村基层行政单位,坊郭是城市的基层行政单位,由此可知,潘美故宅不在北宋大名府城内,潘美不是大名府城内人,而是大名府属某县人。《宋史》记载人物籍贯的惯例是某府某县人,由于大名县与大名府同名,为避免重复,凡是占籍大名县的不书府名,直接记为“大名人”,如柴禹锡、马令琮、柳开、宋白、刘筠、冯继业等大名县人均记载为“大名人”。大名府属其它各县的人物书府名县名,记为“大名某人”或“大名府某人”,如范质“大名宗城人”、王沿“大名馆陶人”、王旦“大名莘人”、李继勋“大名元城人”、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宋史》各人列传,第922192831302312998100888868879399579542889213205页。]由《宋史》记载人物体例分析,潘美是大名县人。此大名县是指省入元城县的大名县,还是复置后的大名县,仍需作进一步考证。

江西南皋忠武堂大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荥阳《潘氏族谱》卷首世系表记载:“美公由北京大名府迁河南开封府世系表:第一世美公 魏州大名人。”魏州为大名府异名,“魏州大名人”是指大名府大名县人。《潘氏族谱》撰修时间在省大名县入元城县前,此族谱的“魏州大名人”进一步证实潘美为省入元城县前的大名县人。

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主要集录宋代自建隆年间到绍兴年间的名臣碑传,集中的《潘武惠公美传实录》记载潘美为“大名人”。(宋)杜大珪撰:《名臣碑传琬琰集》下编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潘美实录述及潘美儿子惟徳、惟固、惟平、惟清、惟熈和惟熈之子承规的官职,撰写时间在潘美死后不久,潘美实录中的“大名人”也是指省入元城县前的大名县人。

《宋会要辑稿》仪制一○勋臣封赠关于人物籍贯的记述与《宋史》体例相同,如:石守信为开封浚仪人,王晏为徐州滕人,武行德为并州榆次人,张永德为并州阳曲人,潘美则记载为“大名人”。 《宋会要辑稿》是从宋代皇帝的实录中摘取资料编辑而成的,可见,《宋会要辑稿》记载的潘美“大名人”也是指省入元城县前的大名县人。

潘美既为北宋大名县人,李庄时属南乐县,潘美故里不会在李庄。分析魏县李庄称其为潘美故里的证据,存在矛盾之处,李庄李姓虽然自称潘美后人,有“活着姓李,死了姓潘”之说,但李庄系由明初山西李姓移民迁此得名。《河北省村镇辞典》记载:“明永乐二年,始祖李羲从山西省洪洞县孤家庄迁此立庄,以姓氏起名李家庄,沿用至今”。[张学义主编:《河北省村镇词典》(石家庄市、邯郸市),红旗出版社,19991月,第1183页。]魏县地名办公室编著的《魏县地名志》李庄条下记载与此相同。李姓是山西迁民,并非潘美后人,这与“活着姓李,死了姓潘”的习俗、家谱中记载为潘美后人是矛盾的。对此,《潘美之谜》一文认为,“李庄的李姓人家的来源也有可能不是出自一地”。[张建华、陈斌编著:《邯郸之谜》,中国城市出版社,第446页。]但潘美生前是大名县人确凿无疑,李庄在潘美生前并不属于大名县,把外来的李姓或潘姓指为祖居于此的潘美后裔,进而把他们的居住地指为潘美故里,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活着姓李,死了姓潘”的习俗应有其他原因。

李庄并非潘美故里已毫无疑问,潘美故里应该在北宋省入元城县前的大名县,即今大名县西部境内。今大名县旧治乡潘场村正值此地,潘场村的潘姓人家有族谱为证是潘美后人,但他们也不是祖居于此的潘美后裔。《大名县地名资料汇编》载:“相传,明朝年间,此地是潘姓大户的打谷场,后有人定居,渐成村落,故名潘场。”[大名县地名办编著,《大名县地名资料汇编》,19835月,第246页。]潘场明显也不是潘美故里。对于“潘姓大户”所在的村落,《大名县地名资料汇编》无载,他们所在的村庄在哪里?他们是否就是祖居于此的潘美后人?由于目前无实物和文献可证,笔者不敢妄下断言,只能存疑待考。

三、魏县李庄应是潘美的一处别业旧址

因潘美历史上任过“检校太师”的官职,李庄“潘家墟、潘埠(府)、潘太师墟”的名称来历应与潘美有一定关系。李庄极有可能曾经是潘美的别业而被后人冠名“潘家墟、潘埠(府)、潘太师墟”,这个推断可由另外一个“潘美故里”来印证。

宁河县境内的潘庄镇称其庄为潘美故里所在,因潘美为帅平定海内,宋太祖便将监官庄赏赐潘美,故改名为“潘美庄”,后称为潘庄,并指一古冢为潘美冢,但全庄有“九街十八巷六庙一庵十三会”,却没有潘家胡同,更没有祖居于此的潘姓。对此,潘庄镇合理的解释是,潘姓后人为了逃避一些事情而改了娘家的姓氏——“冯”。[张立民、张立平、李一帆:《宁河潘庄》,《天津日报·新农村》十六版,2006816日。]宁河县潘庄镇与魏县李庄指自己为潘美故里的有关证据如出一辙。无论如何作合理解释,宁河县潘庄镇是将潘美封地指为潘美故里,并非潘美出生成长地。

宋开国之际,宋太祖为了结束中唐五代以来武夫跋扈、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恢复专制皇权的统治秩序,实施了一系列“收兵权”的措施,典型的是“杯酒释兵权”,对上层武将从经济上给与诸多优待,安保富贵,政治上进行联姻,高其爵位。于是,土地兼并之风炽盛。如宋初王溥“频领牧守,能殖货,所至有田宅,家累万金”。《宋史》卷二四九列传第八,第8801页。]石保吉“累世将相,家多财,所在有邸舍、别墅”。《宋史》卷二五○列传第九,第8813页。]战功显赫的潘美政治上与宋皇室联姻,其孙女许配后来的宋真宗,在经济上也必然同其他将帅一样拥有多处别业,李庄应为家乡别业之一。潘美的别业称潘美庄、潘庄或潘太师庄是极有可能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后人把潘美别业旧址称为“潘家墟、潘埠(府)、潘太师墟”也在情理之中。潘美故里魏县说是误把潘美的别业作为潘美故里,把外来的李姓指为祖居于此的潘美后裔更是大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