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务课有总务主任(也叫事务主任或庶务主任)、事务员、会计员、文牍、书写员,负责学校财物开支、后勤伙食、施工建设、仓库保管、器具使用、机械、刻印讲义、书写文件等项事务。

三、师资情况
大名女师的教师,多为北京师大或其他名牌大学毕业,女教师占20%以上。教师中校长、主任的同乡、同学较多,也有省府或京津等地名人举荐来的,还有的与地方政府要员有亲密关系。由于所聘教师多与校长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当校长变动时,教师也要随之变动。学校也招聘教师,除就近聘请本地人外,每遇假期学校总要派人到京津一带去招聘师资。
大名女师的教师水平较高,教学有方,知识渊博,业务能力强。有的受聘教师本是大学的高材生,受聘任教一年后再回原校参加考试,领取毕业证书。
尽管女师教师每学期或每年都有变动,但有一些教师却能连续任教,有的长达10年之久。如国语教师刘益之就是一位任教时间最长又最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刘益之系北京师大毕业,通晓古今中外文学史,讲课生动,很能吸引学生。他批改作业很细致认真,课堂教学板书工整,字迹清楚漂亮。他教课没有固定课本,都是选的活页教材,多是历代名作。他提倡白话文,近代作家朱自清、冰心、叶圣陶、胡适之、茅盾、巴金,特别是鲁迅的作品,他都选来讲读。刘老师讲课时常给学生灌输一些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他任教10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崔老师是教伦理学、心理学的教师。一次,省督学来到女师查学,适逢学校会考,督学查崔老师所任学科成绩均为90分左右,便来到崔老师的课堂,颇有疑虑地问道:“崔先生所任学科怎么分数都是那么高?”崔老师很平静地回答:“请督学大人当场出题测验。”这位督学果然出题当堂考试,结果,评出分数比原来还好,督学惊叹之余不禁连声称赞。
校医商萼楼,原名商荫棣,北京国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不仅担任女师校医,还兼任五女师、十一中、七师的医药、卫生常识课。商大夫备课认真,讲课生动,结合实际,清晰明白,受到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教师的思想状况很不相同。思想倾向各异,一般不谈政治,从表面上看,整个学校俨然是一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世外桃源”。
四、学生活动
五女师招生范围括及冀南一带,远达河北、河南、山东3省,先后有30多个县份的女界学生前来报考就读,这些学生,一部分出身于富有家庭,一部分出身于小资产者,也有一部分就近考入者为贫寒家庭的学生。
大名五女师学校纪律非常严格,定有各种规章制度,学生活动范围只限于院内,只有到了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才准予走亲访友,回家探亲,星期日下午必须返校。平进如有亲友来访,需传达人员请求训育主任,经许可方能进校,只准许在传达室谈话。校门过厅两侧挂有各班学生名字,写在红黑两面牌上,在校为红牌,出校为黑牌。当时,六班学生红牌最多,被评为“模范班”。那时,五女师学校的大门平时总是紧闭着的。
然而,学校毕竟不是世外桃源,学生并没有生活在真空中。北伐战争、五卅惨案、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五女师的师生们从思想上、行动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提倡社交公开,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范新兰、范新之参加了当时地方政府组织倡导的“天足会”,学生们剪掉辫子,到社会上参加放脚活动,他们冲破社会阻力,使广大妇女解除了千百年来强加在身上的巨大痛苦,为大名妇女界早日解放、早日投入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去立了一功。
五女师自成立之日起,就实行一系列封建专制教育,学校领导极力维护当时的封建势力,反对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限制学生 自由,禁止学生看进步书籍,经常向学生灌输“莫谈国事”的思 想,对时局一向持“稳重”态度,学生逐渐产生不满情绪。在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影响下,从1929年至1935年,先后3次掀起了学潮运动。
1929年10月的一天,五女师学生在“打倒封建专制”等口号中,爆发了第1次学潮,全校举行了大罢课,贴标语,呼口号,全体学生上街游行。女师的罢课游行,得到七师、十一中和城内几处高小的支持。学校当局以“经费困难”为借口,停发饭费,中断伙食,迫使学生离校。七师、十一中几处学校,闻讯都捐款支持五女师。广大女师学生不仅没被吓倒,斗争反而更激烈了,学生派出代表范新兰、赵凤英到天津省府请愿,在上下配合行动下,经过3个多月的斗争,终于迫使成仰渊辞去校长职务,第1次学潮取得了胜利。
1930年6月,因二任校长黄淑范迫使进步教师符浩(当时化名“符号”,党的地下工作者)弃职出走,接着又辞去两名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又有一些进步思想的教师,引起了学生强烈不满。学生刘月琴、董如玉等几名党团员、积极分子一起质问校长,为什么要辞退老师。黄淑范恼羞成怒,不仅不予正面回答,反而开除刘月琴、董如玉、牛秀岭、李风翔等10几名学生的学籍。即日,这些学生便离开学校不知去向了。黄的高压政策,强制手段,犹如火上浇油,整个五女师沸腾了,“打倒黄淑范”的口号响彻五女师。大名城内几名被开除学生的家长到校向黄要人,黄淑范十分狼狈地躲藏起来,不久便弃职而逃。
五女师经过两次学潮,教师中也秘密成立了“左翼教师联盟”,这一组织中的王守真、郭晓村、廉守党等几位教师,为了抗议学校不让读蒋光慈、巴金、茅盾的作品,暗中组织酝酿发动第3次学潮,以城内几名学生家为碰头地点。但这行动很快被校长周之廉发觉,校当局立即以“暗告”的方式不声不响辞退了王守真等几名教师,随后,又将重新进校复课的刘月琴、董祥云、冯麟书等几名学生开除出校。第3次学潮遂告流产。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犯我国领土。10月,日军飞机连日向冀南一带骚扰,战火逐渐逼近大名。10月下旬,大名上空日机连日轰炸,枪炮轰鸣,学校已不能安定上课了,在这存亡绝续之际,不少学生离开了学校,有的投亲靠友,有的走向革命,也有的走向反动。11月12日,大名沦陷,女师难存,最后一任校长刘淑真回到老家保定,后又辗转青岛仍从事教学。女师的部分领导、职员和师生,携带学校档案和物资,南逃河南许昌,不久,又到了河南淅川的山中,后并入国立一中。从此,河北省立大名女子师范学校就不复存在了。
大名五女师办学13年,为冀南一带培养了大批师资,为提高国民教育,普及小学教育,为使女子摆脱几千年的封建束缚、走向社会、争取男女平等做出了贡献。
摘自《河北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