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大名五女师

大名五女师(1)

发表日期:2011-6-7 12:30:07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一、学校概况

河北省立第五女子师范学校,创立于1924年春,原名为大名女子讲习所,当时附设于大名城内宏济桥两级女子小学校内。河北省教育厅委任原女高教育主任成培资为讲习所所长,招生一个班,学生54名。1925年,经校方呈请省教育厅批准,将原讲习所改为直隶第五女子师范学校。是年,又招收一个完全师范班,并确定513日为完全师范纪念日。

由于班次增加,成校长再次呈请省教育厅批准,将五女师由女高搬入道前街察院。193012月,再次呈文,经省教育厅马叙伦厅长批准,拨归道署一部分归五女师所用。不久,省政府会议通过了扩建女师事宜,并派视查员胡幼植来大名勘查绘图;之后,省准拨款并备案立书,经由第2任校长黄淑范、事务主任焦小石翻修,建房数十间。

1931年,为增招附小2个班,地址狭窄,再扩天雄义塾为附小分校。1932年,省厅再度命女师改校名为河北省立大名女子师范学校1933年以后的学生戴的校徽便是以此为样。1935年,第4任校长刘淑真立校牌一块,现存在大名文物保管所内。

随着班次的增多,校舍、操场均不敷用,校方与当地驻军白风翔师长磋商,省府派督学主任孙荫南莅临大名,协助女师与白交涉,不久,驻军让出道署马号,遂辟为操场。当时,大名县县长程庭恒又赞助学校,将省立第二农事试验场借道署10几间房给女师,扩为附小教室。

1935年,河北省政府保安处处长张元荣来大名视察,鉴于学校教室、宿舍一为不敷应用,二为破旧简陋,经张元荣批准拨款一笔,立即破土动工,翻修、扩建楼房数十间。其中,建教学楼20间,教职员工宿舍楼14间。大礼堂于1937年正式落成,礼堂四角是用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刘淑真奠基字样的基石(注:大礼堂已于近年拆毁,现在旧址尚留存大门及边房数间,排楼两栋等)。

 


 


 

 二、行政机构

大名女师自1924年创办讲习所至1937年停办,除1929年成校长辞职后省派吕云章在女师短暂代职外,共有4任校长主持学校工作,他们是成仰渊、黄淑范、周之廉、刘淑真。每位校长到职后,都要由自己带来的一班人马组成一个新的领导机构,连所聘教师也由校长定夺。

学校由校长总理校务,负责全面工作,下设教务、训育、总务三课各司其责。五师除总务主任外,校长和教务、训育主任都任课,黄淑范、周之廉二位校长还到十一中兼课。

教务课掌管学校的教学工作,召开教务会议,安排课程,组织考试、招生、毕业、招聘教师、发放课本、作业及学生籍贯、年龄、家庭情况的登记造册等事宜。

训育课的训育主任及训育员负责学校纪律、学生思想动态、食宿就寝、整洁卫生、查号熄灯等情况。学生宿舍中每人床位都有编号,无论夜晚就寝,检查卫生都按编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