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鉴动态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志鉴动态 >> 县方志办以“五个一”促方志工作新突破

县方志办以“五个一”促方志工作新突破

发表日期:2011-6-3 21:31:02 作者:佚名 浏览数:

近段来,大名县地方志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地方志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五个一力促方志事业有新突破。

一、理清一条工作思路。树立大方志意识,充分发挥地方志的职能作用,变被动照相录音为主动谋划与参与,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宋府明城方略,强化使命感,在撰写好史志书籍的同时,利用编辑队伍熟悉大名史志资料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当好参谋,在充分发掘大名历史文化方面并重,多方位开拓社会利用史志的途径与层面。

二、组建一支修志队伍。目前,启动第二轮修志和综合年鉴等史志书籍的编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这就必须坚持众手成志的原则,招贤纳士,用集体的智慧来攻坚克难。而且,随着明城的复建,急需聚集一批文化人,潜心研究大名历史,尽快将大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以系统总结,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广为宣传,彰显的精神内涵,实现其形与神的和谐统一。经反复考察了解,以县政府的名义从县直部门和社会上聘请了20余名文字功底深、业务水平高、热心于大名历史的同志为修志编辑,组建起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修志队伍。特意举行了仪式,县政府主管领导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凡雄亲自颁发聘书,增强修志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三、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从规范管理入手,首先,建立修志工作例会制度。县方志办每月月初召开县志编辑修志工作例会,听取各编辑工作进度,研讨史志问题,协调解决疑难。其次,建立史志资料管理制度。结合史志资料征集,先在内部建起了资料室,还购买了地方志工作培训、学习方面的工具书,方便工作人员学习提高。同时,正在加大收集全国各地志书的工作力度,丰富志史资料,进而强化方志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第三,建立宣传和督导制度。八月份创办了《方志工作动态》,不定期向县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印发,汇报、宣传和指导修志工作。并和县电视台、电台和《大名时报》联系,准备开办有关建古城、学历史、谋发展为主题的栏目,力图在学史用志、打字牌上有所作为。此外,为充分调动史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正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编辑人员管理办法,明责任,定任务,求成效。

四、添置一些办公硬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高工作效率,想方设法改善办公条件。一方面向县政府申请修志专项经费,一方面积极自筹资金,先后购置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录音器材等修志必需设备。为方便编辑工作,还为每位编辑配备了U盘。并对办公环境进行了改善,购买了新办公桌椅,安装了空调和办公电话,电脑全部连接了互联网。

五、推出一批史志成果。一是全力做好二轮续志的资料征集和初稿编纂工作,同时着手编纂《大名年鉴》。二是组织编撰大名历史文化普及读物,利于宣传普及大名历史文化,为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城造势。记载大名万余年历史演变的《大名通鉴》已完成初稿。全面展现20个乡镇、651个村庄发展轨迹和人文风貌的《大名县乡村概览》正在编撰中。还策划并着手运作大名历史文化丛书的撰写,精选角度,把大名历史文化归纳成若干小册子,陆续出版。三是搞好地情考察。近期,组织部分编辑对老城内建筑和龙王庙、金滩镇等古镇进行调研、考察,形成了关于大名城内部分古迹重建定位与民国省立五女师现有古建筑保护、对古镇金滩镇进行旅游规划开发等内容的考察报告,并引起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四是正在筹划开设《大名史志网》,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史志资料的社会利用率。

 

 

                                       (2010年12月1日《大名方志工作动态》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