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农历五月二十日是母亲离开我二十年的日子。岁月冲淡了许多记忆,可我对她老人家的怀念却与日俱增。多少次在梦中见到您——我亲爱的母亲,您还是那样慈祥的微笑,那般不知疲倦地忙碌,那样的让人尊重。
多少次耐不住思念想写一些怀念母亲的文字,可是一下笔却不知从哪里开始。母亲为我们这个家倾注了毕生心血,操劳了一生。您常说的人要有志气,时常萦绕在我耳边,为此我发奋努力不敢懈怠。您为了这个家敢于打破禁锢,从1974年开始做卖花生卖香烟的小生意,搞家庭养殖,在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不懂事的我还时常跟您怄气,认为做小买卖是很丢人的事。我家本是全村最穷的人家,靠着您聪颖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先后盖起了的北屋,翻盖了西屋、南屋,使我们的家才像个家的样子。
母亲出生于1933年,高小文化,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妇女中是少有的有文化的人,遇事通情达理,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您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孝敬老人。您善于帮助街坊邻居排忧解难,街坊邻居有啥困难都愿找您商量,您都能很好的解决。多年过去了,一些生活小事依旧历历在目。石运哥因二小闹着要和未婚妻退婚,很是着急,找到您。您说:“我给你20块钱你给孩子,让孩子去县城转一圈,玩一趟,多了解一下,也许就没事了。”果然后来一对新人喜结连理。邻居二哥和二嫂结婚多年因未添孩子要闹离婚,您苦口婆心做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后来相继添了两个儿子。村西头一家因没钱娶媳妇,您帮忙借了200元钱,使其儿子成了家……。母亲不仅十分乐于助人还乐于当红娘,全村仅经您介绍成家的就有20多对。街坊邻居谁提到您,无人不说您是一位勤劳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您得到了乡邻的爱戴与尊重。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正上高一,您说:儿啊,学习文化能改变命运,好好学习吧,人要有志气,人穷不可怕。为督促我学习,晚上在煤油灯下,您掐着小麦辫子陪着我学习,村里好不容易演场电影,为了陪我学习,您也舍不得去看。
1980年我考上邯郸一所中专学校,在我们村也算佼佼者,您为我感到骄傲。您怕儿子在校吃不好吃不饱,卖掉家里的部分口粮,换成凭单给我。您还怕儿子被人看不起,花了110元钱给我买了一块宝石花手表,这在那时对于一般农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您对自己却舍不得,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每想起您,我却热泪流淌不能自抑。
我结婚后,1985年添了儿子,1990年添了女儿,您和父亲将孙子孙女抱大,本该享福了,您却病倒了。在您生病治疗期间,儿子刚到县纪委工作,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时常在身边伺候您,对您的照顾不周,使我至今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1994年12月,当您听说儿子成为一名领导干部时您会心地笑了。因您病后生活不能自理,为了不给儿子增加负担,您坚持在老家居住,选择离我而去。
时过20年,现在,您的孙子已研究生毕业现在省直机关工作并添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近两周岁了,健康可爱;您的孙女本科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成家了。我们家庭和睦,您安息吧,我亲爱的母亲。
母亲,我亲爱的母亲,时光虽然流逝,但我对您的思念却愈来愈重,子欲养,而母不在。想到此,儿子的心情难以言表。
母亲给我的温柔善良,刚毅与坚强,以人为善的诚信与亲和力,是我永远的榜样。您常说:做人要能吃亏,能吃苦,多吃亏常吃亏最终不吃亏,多吃苦长吃苦最终不吃苦。您为这个家庭操劳了一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您所固有的吃苦耐劳,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好家风,我们会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