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论坛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志论坛 >> 王莽篡汉,“老天爷”很忙

王莽篡汉,“老天爷”很忙

发表日期:2015-1-21 10:38:45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公元8年,“假皇帝”王莽基本敲定了当真皇帝的事儿,只剩下一个难题没解决,那就是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尊号问题。王政君是王莽的亲姑姑,时已年近八旬,现在王莽要改朝换代,她的尊号自然得跟着变,可毕竟是当了大半辈子汉家媳妇的人,心理上难免有个坎。此前王莽派人讨要传国玉玺时,老人家就已经发火了,并将玉玺狠狠摔到地上,磕坏了一个角,所以尊号一事虽是急茬,王莽却迟迟不敢开这个口。

王莽有个叫王谏的远房亲戚,急领导之所急,上奏说太皇太后的尊号应随汉亡一起废除。王莽把奏章呈报王政君,王政君表示赞同,王莽却表示“王谏悖德该杀”,并用毒酒毒死了王谏。不久,一个叫张永的人也就此事上书王莽,王莽立即依奏并封赏了张永。

同样一件事,王谏和张永都在尽力帮助王莽,为什么结局却迥然不同呢?

关键在于,两人做事的方式不同。王谏是自己递奏章,说了一大通“臣以为如何如何”。张永则呈献了一份符命铜璧,文字内容据说是老天爷降下的,内容很简单,说王政君应该接受新朝尊号,称“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就这点别出心裁,让张永一夜富贵。

王莽掌权的那些年,老天爷似乎特别爱管人间的闲事,时不时就降点祥瑞下来。就连王莽废汉自立这样的大事,据说也是老天爷的意思,他先是制造了无数神迹,比如石头上有字和大风刮来铜符帛图案,明里暗里地告诉人们:王莽该当皇帝了。王莽却表示,我要以辅佐周成王的周公为榜样,等小皇帝长大成人,就把权力还给他。

见王莽一再谦让,“老天爷”急了,他选中了一个叫哀章的“京漂”做代言人,给了他两只铜柜,让他送到高祖庙去,交给主管官员。主管官员不敢怠慢,立即上报王莽,王莽即刻去高祖庙拜受了铜柜。打开铜柜,里面有两份天书,一份是“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份是“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第二份天书尤其重要,因为这个“赤帝”不是别人,正是汉高祖刘邦,连他也赞同王莽当皇帝呢!王莽得了这个东西,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挑个好日子登基吧!

老天爷似乎还想得特别周到,铜柜里把11位辅佐大臣的名单都给列好了,其中大多是王莽的心腹,哀章的大名自然赫然在列,另外还有两个陌生的名字:王兴、王盛。这两个家伙是谁?王莽心里直犯嘀咕。不过这是个小问题,他直接去民间拉了一堆王兴、王盛来看,最后挑中了两个人,一个看城门的、一个卖炊饼的,他们都托老天爷的洪福,一步登天了。

有了哀章等人的榜样,天书就更是层出不穷了。老天爷不像人类那么势利,挑代言人的时候非常随意,出身贵贱、财富多寡、相貌美丑一概不论,很多呈献天书的人都得了封赏,不搞这一套的人就相互开玩笑说:“天帝就单单没给你天书吗?”

新朝建立后的第二年,由于天书过于泛滥,王莽也不胜其烦,命人查处,凡不是自己直接控制下的“五威将帅”所作的符命,都投入监狱。此令一下,天书顿时大为减少,但仍然有人顶风作案,这个人就是长安市长甄寻。

甄寻的父亲甄丰是王莽的心腹,王莽能爬这么高,甄丰居功甚伟,哀章搞的那份11人名单,漏谁也不敢漏了他。但甄丰惧怕刘汉宗室,对王莽改朝换代的做法本就不满,上朝时又与卖炊饼的王盛等人同列,更是一肚子的牢骚。甄寻觉得父亲老拿这个态度在王莽跟前混,整不好要出大事,便炮制了一份天书,说天帝要新朝模仿周公、召公的旧例,以陕县为界,设立左伯、右伯,甄丰就是其中之一。王莽正嫌甄丰碍眼,觉得这个主意还不赖,当即同意了,也没追究甄寻擅自制造天书的罪过。

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但是甄丰打点好行装,还没赴任,变故就发生了。原来,甄寻尝到了天书的甜头后,居然又炮制出一份来,上面说黄皇室主是他甄寻的老婆。黄皇室主何许人?她可是已故汉平帝的皇后、王莽的女儿。甄寻这是蹬鼻子上脸,要当王莽的女婿呀!

黄皇室主当时不过17岁,王莽称帝后也给她改了名号,让她跟汉朝脱离关系,准备再嫁人,却被甄寻这小子惦记上了。王莽认为甄寻藐视自己,勃然大怒,下令逮捕问罪。甄寻脚底抹油,溜了,连累他爹甄丰自杀谢罪。甄寻逃亡一年多后被捕,又胡乱供出一大堆同党,最后死了数百人,酿成了新朝一桩大冤案。

这件事过后,“山寨版”的天书在新朝基本绝迹,只有王莽自个儿玩得不亦乐乎,但是他玩了没多久,新朝就被推翻,剧终人散。不过,老天爷早已安排了一个续集,叫“刘秀当为天子”,于是天书继续漫天飞。直到近代,袁世凯称帝前还玩过这类把戏。他倒台后,天书才终告绝迹,老天爷总算是不怎么管人间闲事了。(来源:百家讲坛 编辑:王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