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她可以折射出社会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名亦然。大名美术可考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五千年。主要表现为建筑、陶器、石刻、寺庙及墓室的壁画等形式。是将朴素的审美意识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在器物上,并寓以美好的愿望。是人类对美需求本性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趋于丰富和成熟。沙圪塔镇赵鸭窝出土的约前五千年“磁山文化”晚期的陶器、唐石刻、寺庙及墓室的壁画、纹饰、五礼记碑、大名府遗址等见证了大名美术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大名自宋有了较为完善的中国画。画家用我国特制的笔、墨、纸哲学地、诗情画意地表达情感,是自然观与哲学观巧妙碰撞的一种结晶,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宋有时光,习贺贞山水,笔迹细碎,喜作短松怪石、密林芳树;元有老牛(佚名),作细绢牙郎,时称“窝丝牛”,能画墨竹,得于性巧,不师古人;谢显,字耀卿,号隐麓,善画作;明末孟国俊,元城县人,少以儒雅文明,二十岁补博士,善作画,每提笔作画,烟云万状。浙派画家蓝瑛见之,大惊,自叹不如。孟喜筑园圃,养名菊,每日吟诵其中,号“醉陶斋”。嗜酒,兴酣淋漓时作画,不可强得。孤介似迂。其画亦如此;清初成兖,字鲁公,大名人。以画闻名,年少时蓝瑛游大名府,见其画作,极为赞赏,谓他日必出于己上。求画之人接踵入门,绢帛堆满几案。成兖厌烦,往往束之高阁。故画作流传极少,得之视为至宝;清,徐涞,字溶川,号环溪,乡学优贡生。博学工书善画;成諟,字伯颜,号省斋,善作山水画;成耋中,字书屏,工山水及花鸟,兼写真。
民国始大名美术由师徒传承式逐步走向学校课堂传承式。20世纪20年代,大名第一高小有端木梦锡任图画教员;大名省立“七师”有崔庭瑞、孙之俊任图画教员;30年代有白寿章、王颂咸任美术教员,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
40年代后,有边寿田、贾培元、刘琨圃、苏楚白、贺秀岑、晋印卿、田辛甫、李鹤亭、叶景芳等。他们多以国画见长,而又各具特色。如刘琨圃的《百蝶图》被赞为活蝴蝶;叶景芳以花鸟著称,尤其是金鱼、雄鸡图为佳;贺秀岑的山水、晋印卿的仕女图,皆为世人所称赞。李鹤亭的山水亦有精湛之处。最有成就者当数白寿章、周抡园、田辛甫,他们在全国美术界颇有盛誉。
新中国成立后,大名的美术事业发展迅速,创作活跃。1950年,民众教育馆更名为大名县人民文化馆,配备了美术干部,负责美术工作,培养作者,辅导群众创作。1953年,全省统一名称,始称大名县文化馆。1957年县文化馆组织宣传画绘制组,研讨宣传画的理论知识。1965年县文化馆分别在铺上、田六店、赵站、红庙、城关等五个公社开办五期“人物画法、幻灯制作”培训班。
50-60年代大名美术以宣传画、漫画、幻灯片为主要形式,同时西方各画种逐渐出现。其代表人物有:郑贤淳、刘明存、张志民、闫宝泉、闫守明、杨秀生、廉书元等。闫宝泉的油画作品《迎着朝阳》发表于《河北画报》。漫画的便捷性、主题性和普及性在60-70年代广为关注,大名同全国一样家喻户晓,到处皆有大量的政治漫画出现。80年代末漫画创作当数闫效民,其作品多件发表于《讽刺与幽默》等报刊。
70年代初美术大力提倡中西结合、深入生活,创作倡导走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之路。70-80年代初大名美术以连环画创作成绩最为突出,文化馆以郭来存、杨克礼、闫珍为主的业余美术创作组,创作了多部连环画。其中《雪夜红灯》、《心红堤坚》等发表于《连环画报》或《河北工农兵画刊》。郭来存的《苏武牧羊》、《郭隆真》艺术水平更佳。之后年画创作成绩亦颇佳,郭来存的年画《苏武牧羊》、李跃华的《又添新家当》参加河北省中堂画晋京展;郭来存的年画四条屏《群英会》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这一时期花鸟、山水画的主要画家有:高秉旭、孙景程、陈凯等;
80年代初田辛甫回家乡举办个人画展和花鸟画讲座,引领、影响了一批花鸟画家。如陈惠永、王建勋、申国玉、许建亚等。
农民画家也是大名美术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70-80年代较为活跃,为广大农村增添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他们是:田殿元、霍景宇、张瑞堂、李升之、苏继甫、张金山、朱玉景、任佩忠、任峰等。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社会对美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强。1985年,大名县美协成立,标志着大名县美术工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大名县美术家协会始称大名县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依次为郭来存、张文治、王建勋、申国玉。有省美协会员6人、市美协理事3人、市美协会员28人。县美协成立以来,组织和参与了数百次的展览、交流、笔会等活动。涌现出几代优秀美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在国家级展出和发表的30余件次,省级160余件次。其中仅申国玉1人有记录的在市级及以上发表或展出的作品就有100余件次。可窥一斑而见全局。
美协成立后,木刻创作一度为大名美术的靓点。它以其自身的复数性、强烈的对比性喜见于各类报刊。“啄木鸟版画组”创作了不少的优秀作品。其中,郭来存、许建亚合作的木刻组画《郭隆真》参加“河北省民族画展”并获二等奖;申国玉的木刻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及同级报刊6件次,省级展出或发表16件次。并参加了河北省第三、四届版画作品展。张辉的木刻作品也曾在省报刊发表和在省展展出,张文治、李志刚、李纪平亦有木刻作品发表。
宣传画曾是60-70年代的主要画种,城镇、乡村主要街道的墙面上出现过大量的配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宣传画。80-90年代黄润学的电影宣传画颇具影响,为此,邯郸地区电影宣传画作品展曾在大名举行。黄润学个人以及与申国玉合作的宣传画曾多次参加省美展,并获省艺术联展二等奖。黄润学的水彩画入选中美协主办的“‘陆安杯’全国职工美术作品展”。出版有《黄润学水彩画集》。之后,有多件国画人物作品发表、展出、获奖。
21世纪后,大名美术的创作以国画为主,队伍阵容不断扩大。主要作者有:闫守明、李学勤、张文治、陈惠永、王建勋、申国玉、黄润学、许建亚、宋姿敏、张少勇、魏从信、胡贯森等。其中,申国玉的花鸟画作品在中美协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中获优秀奖,入选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画名家四条屏作品展”,入展“第五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展”,有29件次发表于《国画家》《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和省级展览作品集。王建勋的作品有多件发表于省级报刊和省展并获奖。
近几年来,活跃于大名画坛之上的青年画家有:郭永魁、李大禹、任德领、张文海、尹欢、申超峰、陈曼华等。其中,郭永魁的油画作品参加中美协主办的“第三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人物画展”和中国油画院主办的“全国油画作品展”以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被山东省美术馆收藏。
草编工艺是大名的一项传统工艺美术。“大名草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李大明的草编工艺有60余件参加河北省工艺美术展览,1977年《花鸟屏风》等6件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新世纪后王群英的草编工艺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国内外专题活动和展览,本人被批准为此项目的省级传承人。
大名地杰人灵,文化底蕴丰厚。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难计其数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家。纵观大名美术史,她蕴含了历代大名美术人的勤奋与智慧。我们当珍惜过去成就,再创未来辉煌。为大名美术史谱写更加美丽的篇章。
附:大名部分美术家简介
白寿章(1897年7月—1973年12月24日)名锡庚,字寿章,邢台市南和县左村人。7岁读私塾,始习画。18岁入邢台省立第十二中读书;22岁入国立保定高等师范美术专科。1932-1937年应聘到大名省立“七师”任教。他不仅是一位画家和书法家,同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美术教育家。从事美术教育工作50年,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出版有《白寿章书画遗作选》。1983年9月,其书画作品应邀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我国美术界和国际友人高度赞扬。《中国画》等专业刊物刊发了他的作品,并给予了很高评价。
田辛甫(1911年2月23日—1985年1月23日)大名县杨桥镇樊河道村人。自幼酷爱绘画。1925年考入大名县第一高小读书,绘画上受教于端木梦锡;1927年考入省立“七师”第七班。1932年后在绘画上又得益于白寿章先生。“七.七”事变后,长期从事我党抗日宣传工作。1947年,调任冀南日报社编辑兼画报科长。1948年任济冀南美术社主任,编辑出版《冀南画报》。1949年秋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河北省文联美术部长、省文化处长、美术文化科长、省美工室主任,《河北画报》总编。当选为全国美协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曾到中央美院学习,接受齐白石、李若禅大师的面授与指教。其作品以写意花鸟为主,兼山水、人物,晚年形成自己的风格。以画葫芦、柿子、藤萝、芦雁见长。创作了大量的中国花鸟画作品,具有茁壮朴实的田园之趣,世人称“田园画派”或“田家画派”。出版有《田辛甫画选》等书著。
周抡园(1899年—1988年),字岫生,大名县北峰乡前现城村人。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系,与李若禅、王雪涛、刘开渠、赵望云、李有行等为同窗好友。毕业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曾任教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后任教于四川南虹艺专、成都工业美术学校等。首批中国美协会员,任中国美协四川分会理事、成都美协顾问、成都画院顾问等。他终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画的发展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精英。
郭明堂,1951年8月生,大名县西未庄乡双未成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邢台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六、七、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四季”美术作品展;“97中国画坛百杰”展;全国画院一、二、三届双年展;全国写生画展;百年中国画展。获七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四季”美展铜奖(合作);98牡丹杯金彩奖二等奖;“中享杯”全国书画展金奖;获中国美联颁发的“97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多幅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联、天安门城楼、国务院办公厅、博物馆收藏。
郭来存,字山川,(1938年—2013年10月)杨桥镇杨桥村人。河北省美协会员,曾任县文教局文化科长,县豫剧团团长等职。作品《苏武牧羊》参加河北省中堂画晋京展,《群英会》(年画四条屏)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有多部连环画发表。
杨克礼(1929年—1998年),大名镇马厂街人,河北省美协会员,曾任县文化馆长,代表作《毛主席和技术员》,有多部连环画发表。
高秉旭(1918年—2009年)星庐主人,西未庄乡大韩道村人,师承谷静波、白寿章先生。以花鸟见长,兼山水。曾长期执教于大名师范学校,为大名及周边县培养了一批基层美术人才。
闫真,原名闫珍,字雪笠,1941年生,成安县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曾长期在大名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邯郸大学教授,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并获奖。
康卫中,大名县孙甘店乡南石冲村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至1997年连任保定市美协主席。河北省美协理事。作品《永恒》入选全国八届美展。
闫禹铭(闫逢斌),号万寿斋主,1966年生人,大名县红庙乡马庄村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协会员,文化部《美术观点》副主编,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委员、创作室主任。出版有《闫禹铭画集》多部,作品多次入展全国性大展、全军美展并获大奖,《银装之夜》入选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范惠民,1950年生,大名镇南大街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受教于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先生。美术编审。作品《达摩面壁图》入选全国八届美展。
李跃华,1953年生,大名镇寺胡同人,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中国美协会员,邯郸学院美术系教授。
李良辰,1954年生,大名县西街人。先后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校美术专业、中央美院国画系花鸟室。邯郸市美协副主席、邯郸市画院副院长、邯郸市群艺馆研究馆员。
在画坛上较有成就的画家还有:王天禾、丁良贵、徐丽霞、周克强、傅小英、裴如良、田舍一、安廷山、李永军、陈惠永、常永刚、于子秋、冯国林、王致远等。
美院研究生的后起之秀有:刘晓冰、韩庆亚、陈晓莹、申振夏等,其研究方向依次为:山水、雕塑、美术史论、水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