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邓丽君之根——中国·大名》(英文版)截图
2012年6月16日,以大名邓丽君筠馆为中心,由新华社制作的专题片《寻找邓丽君之根——中国·大名》(英文版)在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的巨型电子屏播出。同时在新华社跨国新闻电视台的重要栏目“新华视点”播出,用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葡萄牙和日等8种文字向世界用户进行报道。节目信号覆盖亚太、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5亿人口,进入香港、澳门、奥克兰等地170万户有线电视家庭终端。地球人都知道了——中国有个大名县,大名有个邓丽君筠馆。
据悉,大名邓丽君筠馆是与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台湾邓丽君文物馆的合作项目。坐落在大名府古城北关,是一栋建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四层美国风格建筑,又称“十角大楼”,坐西北面东南,与台湾邓丽君长眠之地——筠园遥相呼应。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台湾邓丽君文物馆提供了珍贵生平照片、纪念物品、影音视频。不仅展示了邓丽君传奇一生,解密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而且反映了大名的人文历史、民俗民风,成为冀台文化交流的平台、经贸往来的纽带。
邓丽君筠馆馆主是庄奴,系台湾著名词作家,有词坛泰斗之称,华语词坛“三杰”之一,重庆荣誉市民。原名王景羲,1921年生于北京,1943年加入抗日队伍,1949年到台湾,先做记者,后成为词作家。他与邓丽君、作曲家古月三人被称为“音乐铁三角”。在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中,百分之八十的歌词出自庄奴之手,与邓丽君是“见面无缘,心灵有缘”的朋友。

纽约时报广场上的巨型电子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