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丽君文化 >> 旅游景区 >> 浏览文章
媒体聚焦 文化交流 旅游景区 会员风采 回味经典 视频回放 歌友诗抄 史料回眸

邓丽君筠馆

发表日期:2014-6-4 15:40:00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一代歌后的谜样人生

小城故事的绵延厚重

天籁筠音的传奇绝响

小村之恋的原乡情浓

         ——尽在邓丽君筠馆

大名邓丽君筠馆是与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台湾邓丽君文物馆的合作项目。坐落在大名府古城北关,是一栋建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四层美国风格建筑,又称“十角大楼”,坐西北面东南,与台湾邓丽君长眠之地——筠园遥相呼应。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台湾邓丽君文物馆提供了珍贵生平照片、纪念物品、影音视频。不仅展示了邓丽君传奇一生,解密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而且反映了大名的人文历史、民俗民风,成为冀台文化交流的平台、经贸往来的纽带。

邓丽君筠馆馆主是庄奴,原名王景羲,台湾著名词作家,有词坛泰斗之称,华语词坛“三杰”之一,重庆荣誉市民。1921年生于北京,1943年加入抗日队伍,1949年到台湾,先做记者,后成为词作家。他与邓丽君、作曲家古月三人被称为“音乐铁三角”。在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中,百分之八十的歌词出自庄奴之手,与邓丽君是“见面无缘,心灵有缘”的朋友。

馆名由已经封笔的著名书法家、87岁老人冯济泉先生题写。冯氏书法作品在国内和日本、东南亚等地影响极大,颇受书法界爱好者推崇,获“国际荣誉金奖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被周恩来总理多次作为国礼赠给外国首脑和朋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大平正芳还特别向周总理索要其墨宝;被中央文史馆、北京大学等18家机构收藏王羲之故居、渥太华观音寺等30多个名胜地陈列宁陵、西安等12个碑林刻为摩崖石刻,并为第11届亚运会集资义售捐赠。

新华社以该馆为中心,制作的《寻找邓丽君之根——中国·大名》(英文版)于2012616日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巨型电子屏首播,同时在新华社跨国新闻电视台的重要栏目“新华视点”, 用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葡萄牙和日等8种语言文字播出。大批国外歌友纷纷来河北大名,开始他们的丽君文化寻根之旅。201559日新华社又制作了《探访河北邓丽君筠馆》视频,在新华网络电视的“中国时间”栏目,以8种语言播出,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同时,在其报纸《每日新华电讯》以《纪念邓丽君:20年后的“小村之恋”》为标题进行报道(该版面同时刊登探访台湾邓丽君文物馆的文章《伊人何处,无法告别》,表达冀台两馆的互动)。

中国新闻社对筠馆进行多次报道。2015年,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歌友齐聚筠馆探访进行了跟踪报道,于201558日报道标题《粉丝赴邓丽君祖籍地缅怀偶像,问故乡别来是否无恙》(网上搜索可看)。

香港摄影报也多次以头条整版的篇幅,对筠馆进行图文并茂的报道。2015116日的报道标题《纪念邓丽君诞辰62周年君歌演唱会在河北大名举行》。516日的报道标题《与“君”相知,廿年守望——全国各地歌友相聚邓丽君故里,纪念华语歌后离别歌友20周年》。

贵州民族报上刊登了《大名邓丽君筠馆简介》。

 

 

 


邓丽君筠馆全景


著名书法家冯济泉题写的馆名

 
 

馆主庄奴在邓丽君筠馆前
 
 

《寻找邓丽君之根——中国·大名》(英文版)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