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鸣贺,河北大名县人,200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岁多迷上豫剧,两岁学戏,三岁入河南淮阳赵玲艺术学校接受专业培训。入学半年,在河南卫视《梨园春》591期《花儿朵朵开》擂台赛上取得了擂主;592期纪念常香玉大师六周年之际,以年龄最小的艺术家身份参加了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受到了李长春、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598期《军民一家亲》中塑造了英雄人物李玉和形象,当主持人当场把他的帽子拿掉,露出他的头型时,引起了观众轰堂大笑,从此“豫剧红孩儿”的名号开始响彻中原大地。
相继又获得第六届擂响中国《梨园春》2010年全年擂主总决赛银奖、第六届河南省少儿艺术大赛金奖、河南省小梅花金奖状元、中央电视台《欢乐英雄》冠军、第十六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最佳人气王、“国戏杯”全国小学生戏曲大赛一等奖、央视《过把瘾》栏目全国豫剧戏迷总决赛前十强、中国关心下一代全国少年儿童形象大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圆计划爱心天使、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爱心公益形象大使等一系列荣誉。

直到他以开场纳福娃、吉祥童子的身份登上2012年央视春晚,2013年继续参演,和妹妹邓鸣璐表演了《剪花花》,自此大江南北家喻户晓,成为目前全国最红的一位戏曲小明星。
垂髫娃娃屡获殊荣,让同龄人羡慕,更让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好奇,家长是如何教育的,孩子学艺历程如何。后来生病住院,是否已恢复健康,学业开展得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京都秋风乍起之时,代表千万读者登门探望。
一个普通的六口之家,不乏其乐融融。爷爷言辞恳切的讲述让记者动容;两个小家伙一起送上他们从头晚就开始串的珠链子,用稚嫩的腔调反复强调着“珠子孔太小,串了好多遍才成功”,让记者深为感动;一会被鸣贺叫去打枪,一会陪鸣璐捏橡皮泥,记者又当了一回孩子王,欢声笑语盈窗;鸣贺父母话语不多,陪伴孩子时却多是笑容满面,表情温和;奶奶匆匆打个招呼便下楼买菜,鸣璐喊着要吃栗子,鸣贺喊着要桃子,声音追逐奶奶的脚步下了楼。这一幕幕,让记者的心犹如一块石头落了地,解除了来之前的担忧。人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你在闹,他在笑,岁月静好。这样的烟火日子虽平淡,却温暖。
然而即使上苍垂怜,予以从容,但世人的日子多是先苦后甜。今日的风平浪静背后,他们所历经的惊涛骇浪,恐怕现在想起都心有余悸,有无奈彷徨,亦有锥心刺骨。
汉·陈琳《武军赋》云: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且让我们随着爷爷邓庆华的讲述,来看“豫剧红孩儿”是怎样炼成的:
豫剧之路一帆风顺,爷爷是其掌灯人
孩子不谙世事,天性爱玩,对于未来是什么,他们并不懂。家长的双手是他们唯一的推进器。家长的高瞻远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出类拔萃。在孙儿的艺术道路上,邓庆华不止“扶上马,送一程”,更是左右随行,为其掌灯,照其前程。

邓庆华曾是大名县豫剧团的一名琵琶手,后迫于生计,才把戏曲撂下了。孙子出生后,他经常抱着观看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节目,一边看一边憧憬,要是哪一天孙子也能在电视上露个小脸,那该有多好啊。
大名县有个戏迷协会,鸣贺一岁多时,爷爷奶奶就常陪他去那里听戏,耳濡目染的,也渐渐迷上了戏曲。偶然一次,在爷爷的鼓励下,参加了县里的一个娱乐活动,演唱了《朝阳沟》选段《我坚决在农村干一百年》,颇受观众欢迎。尽管那时候太小,词记不住,爷爷在后面唱一句,他在前面学一句,但也勉强算是初闯梨园了。
邓庆华这才发现孙儿唱戏还是有些天分的,啥都会一点,不凉弦,不掉板。于是逢着四乡八里红白喜事,他就刻意带上小鸣贺,让他站在桌子上,给人家唱一段,借此锻炼他的应场能力。后来在同行们的建议下,2010年他把年仅3岁的小鸣贺送到了河南淮阳县赵玲艺术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因父母工作忙,隔十天半月的,爷爷就去学校一次,鸣贺见到爷爷就一步也不敢离开了。有一次爷爷上厕所,鸣贺就在门口等着,爷爷就问他,小贺你不去班里上学,在这里干啥。他就搂着爷爷的腿说,我怕你再走了。当时爷爷的眼泪就掉下来了。舍不得,却也没办法,还要做生意挣钱供孩子上学,只能趁他睡着了偷偷离开。久了,他认识到,要想把孩子培养好,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况且孩子更需要家长在身边。于是他和老伴辞去了生意和工作,从河北来到了河南,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专心的照看小鸣贺。
随着演出的增多,鸣贺名气渐渐响了。台前的星光璀璨,离不开爷爷幕后的辛勤培养。每次上台,爷爷必定在下面盯着看,而且是光看缺点不看优点。无论表现多好,顶多就是一句“这回还差不多”,从来不过度地夸奖,怕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但也不会过度批评,怕挫了他的积极性。只是具体到一个字、一句话上,方便他纠正。
爷爷也常嘱咐鸣贺,逢到大场合,戏曲界老前辈都在的时候,要嘴巴甜一点,多跟老师们讨教,千万不能杵在那里一动不动。就这样,几乎所有接触过小鸣贺的艺术家老师们,都对他喜欢得不得了,也愿意指点他。
很多家庭头疼的隔辈溺爱,在邓庆华这里却丝毫不存在。他要求全家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一定要达成共识,不能一个人批评,另一个人赶紧哄,也不能一个人训,其他人都来训。有一次回老家,鸣贺很长时间没见父母,爷爷就让他唱一段,但他就不好好唱。爷爷训了他一句,让他站好。当着父母的面,小鸣贺显得很委屈,眼里噙着泪,妈妈心疼地过来安慰,眼见鸣贺拉开架势准备哭,爷爷赶紧让妈妈回避,好歹眼泪才没流下来。
鸣贺的成长经历,倒不如说是爷爷的一本教子经。祖孙的朝夕相伴,也培养起了感人至深的骨肉亲情。在接受《向幸福出发》现场采访时,爷爷曾改唱了一段河南豫剧《我爱我孙》。无独有偶,在河南电视台《明星有戏》栏目中,为体现爷爷的辛劳付出,导演特地用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改编了一首《爷爷》,鸣贺唱给爷爷,字字含情,声声带泪。祖孙情深,让人唏嘘。
梨园学艺几多艰辛,妹妹后继为同门

小鸣贺在幼儿园的学习成绩很好,在戏曲方面也非常用心,废寝忘食。通过刻苦努力,再加上天资聪颖,还有爷爷的指点斧正,他不但会豫剧,他还学了京剧、曲剧、黄梅戏、歌曲和舞蹈等,成了全国观众都特别喜爱的一位小明星。
这之后,他爸妈就想让爷爷把妹妹鸣璐也带出去。爷爷当时很为难,当时鸣璐还不到三岁,再就是她比较喜欢歌舞,不太喜欢戏曲。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爷爷的也只能给予成全。
2011年正月十五,爷爷奶奶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淮阳,兄妹俩开始了梨园学艺的新旅程。爷爷买了个破电动车,和老伴每天接送俩孩子。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颇为拮据,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仅有的钱都先给孩子用,从没让孩子在生活上受过委屈。
鸣璐刚开始学不进去,一切从零开始,老师也很为难,自己也感觉很吃力,没少被爷爷说,也没少抹眼泪。爷爷就告诉她,你不要哭,看哥哥是怎么做的。如果你能学到哥哥这样了,就能够怎么着。有时候鸣璐贪玩,就给她说,你看哥哥在干什么了。这时,为了给妹妹树立良好的榜样,小鸣贺会更加认真地做动作。每天放学后,鸣贺也在家教她,每个动作和眼神都细心指教。
2011年7月,爷爷奶奶又带着两个孩子辗转来到了省会郑州,接着让鸣璐去了轩逸艺术学校学习。开始每月花几百块钱租住宾馆,省吃俭用,维持生活。后来因为通风不好,一家人都生病,就又换了个地方,继续漂着。同时给鸣贺也找了个普通幼儿园。
这般艰辛波折终于有了回报,在爷爷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哥哥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加上老师的精心培养下,鸣璐当年就被评上了《梨园春》的明星小擂主。紧接着,跟随哥哥参加了央视及各大卫视的一些访谈节目。
2011年12月,鸣贺参加央视《我要上春晚》总决赛,鸣璐也跟着去了。导演见了她后,觉得这粉雕玉琢的小孩极其可爱,就问她会不会唱戏。鸣璐当场就表演了一段《花木兰》。导演看了后非常满意,就筹备着让她年后参加一期节目。
2012年,鸣璐在哥哥的陪伴下,在《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同时还被评为现场和网络双人气王,直接晋级年度总决赛。在总决赛上又幸运地拿到了哈文导演的邀请函,顺利入围2013年央视春晚。春晚舞台上,兄妹俩表演了儿童创意节目《剪花花》,受到了春晚剧组及全国观众的好评,被誉为“中国福娃组合”,更是被称为豫剧界的“金童玉女”。
鸣璐在2013年第五届中国童星榜选拔赛中被评为“最佳童星”奖,同时和哥哥一起被聘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全国少年儿童形象大使、以及中国少年文化艺术基金会两岸四地专项基金“爱心小天使”等称号。和小童星大宝以小凤凰传奇组合演唱了一首《最炫民族风》。此外,还擅长歌曲(《小城故事》、《最炫民族风》、《中国味道》、《红星闪闪》)、京剧《叫张生》、黄梅戏《为救李郎》、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朝阳沟》选段《亲家母你坐下》、《俺外生在部队给我来信》、《墙上画马不能骑》)。
爷爷说,兄妹俩很幸运,不管是中央领导,还是媒体和观众,都给了他们极大的关怀。
2012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荥阳市广武镇樊河村中原影视城《大河儿女》拍摄基地时,刚进大门,见到小鸣贺,就亲热地抱了起来,一起合影。
2012年7月,在北京电视台参加《我家有明星》节目,当时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北京戏曲学院名誉院长孙毓敏为嘉宾评委。主持人问小鸣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想来北京上学。问,还有什么愿望?答,想拜张建国老师为师。于是当场随心所愿,磕头拜张建国为师。
刚好那一期节目被北京戏曲学院及有关领导看到了,就主动给鸣贺爷爷打电话,表示如果孩子愿意来北京上学,可以作为北京戏曲学院的定向生进行培养,并且为他俩落实了住房和入学问题。
就这样,兄妹俩开始了在北京上学的日子。虽然环绕着小童星的光环光芒,但是两个小家伙在爷爷的耳提面命下非常低调,丝毫没有明星的架势和优越感。和普通的孩子一样,与同学们打闹着,玩耍着,学习着。
遭遇厄运屡经磨难,爱心普渡出苦海
生活稳定,前途光明,这样的一个金色童年,对鸣贺而言,似乎如一只小舟驶进了温暖的港湾。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厄运悄悄袭来,如同一场疾风骤雨,差点将他的小船儿打翻。所幸,有众多爱心的关怀和庇佑,他得以安然。
2013年2月5日,春晚彩排时鸣贺发了一次烧,37.9度。春晚的医护人员立刻给他吃了点药,并经过物理降温,便很快好了。直到春晚结束,一直都没啥事。等回到老家后大年初二的下午,家人发现他的脸色有点发白,但精神尚好。初三早上,就带着他在大名县医院做了一个血常规,结果很多项不正常,下午便紧急赶到了北京儿童医院。晚上给他输了血,经过系列检查,最后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这个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把一家人都震懵了。怎么能相信那是事实,谁也接受不了,最终的结果出来后,全家人几近崩溃。每天搂着他入睡的爷爷,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一个多月。
疾病煎熬着家人的内心,却也在考验着鸣贺的意志。住院期间,鸣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特别是做各种检查(每次在化疗之前都要先做骨穿),即使是成年人都未必受得了,他却表现的很坚强。
北京儿童医院的领导对他的病情特别重视,医护人员对他也非常关心,做第一次化疗还比较顺利。因为做化疗就会掉头发,所以医生说要把他的头发剪掉。他当时非要先征求一下爷爷的意见。爷爷就劝他说,他已经长大了要上学了,学校不让留这种发型,他这才很听话的让医生给剪掉了。剪完后,他哭着问爷爷,我以后还怎么上舞台表演啊?爷爷就给他说:等病好了,头发就长出来了,他这才罢休。后来又熬过了四次化疗,小小男子汉坚强地挺过了肠道感染、口腔感染、发烧、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病痛的折磨,他都积极配合治疗。因为一直告诉他只是贫血,所以心情也很好,没受到病情的干扰。当有人问他为什么那样坚强时,他说为的是让病快点好了,病好了就能去上学和上舞台去表演节目了。
鸣贺住院后,北京戏曲学院联合各级领导及时召开了病情发布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渡这个可爱的娃娃出苦海,捐款纷纷而至。北京新闻出版社和文化硅谷各捐了100万;阳光保险公司捐了10万;中国戏曲学院国戏杯组委会也为鸣贺组织了一场募捐演出;还有北京戏曲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捐了款;以及鸣贺所在的小学都奉献了爱心,老师和同学们不仅给鸣贺买东西,还给他录制了光盘,每个人送上一句祝福语,企盼他早日康复。还有一些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直接把款捐献到北京儿童医院的基金会;鸣贺家乡的领导及在京的父老乡亲也送来了爱心和问候。
这一幕幕都过去了那么久,爷爷邓庆华历数起来,几近哽咽。他说,这些好心人的善举让他特别感动,所有的善款都已经注入北京儿童医院的爱心基金会,等鸣贺的病完全康复以后,将把余下的钱捐赠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之火传递下去。
目前鸣贺已经康复出院,遵医嘱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再重返校园。爷爷为了感恩社会,还特意让作家为鸣贺写了一首歌曲,题目为【遥借春风送感恩】;并代表鸣贺及全家人向教育界、文化界、艺术界、新闻界、慈善机构以及所有的爱心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将来还要让鸣贺鸣璐多做些公益慈善活动,来回报全社会的这份真情关爱。


小邓的全家福
邓鸣贺,艺名,豫剧小红孩,春晚纳福娃,2006年6月8日出生,河北省大名县人。2010年3月28日到河南省淮阳赵玲艺术学校幼儿班学习,同年6月13号参加了河南电视台梨园春591期花儿朵朵开比赛,取得少儿擂主;2010年12月荣获河南省“十大少儿名票”称号;2011年2月荣获第六届擂响中国《梨园春》全国戏迷擂台赛少儿总决赛银奖;2011年7月荣获第六届河南省少儿文化艺术节一等奖;2011年10月29日:荣获央视《过把瘾》栏目首届豫剧戏迷群英会“十强”;2011年11月13日荣获河南省第八届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状元”称号;2011年12月参加《我要上春晚》人气王总决赛;2012年1月18日和妹妹邓鸣璐一起参加了央视少儿春晚;2012年1月22日:参加央视春节晚会,并担当开场及零点报时两个重要角色;2012年2月6日:参加央视元宵晚会;2012年6月1日;被聘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全国青少年艺术型象大使;2012年8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2012年10月8日参加央视《智慧树》获“智慧宝宝”称号;2012年12月荣获第三届“国戏杯”全国学生戏曲大赛一等奖;2013年1月18日和妹妹邓鸣璐一起参加《我要上春晚》人气王的总决赛,并接到2013年春晚邀请涵;2013年2月9日参加央视春节晚会,和妹妹邓鸣璐一起表演《剪花花》;2013年9月16日被聘为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爱心公益形象大使”;2013年9月1日在北京上小学,在学校荣获“三好学生”、“思维活跃奖”、“优秀学员”等奖项;2014年3月,被聘为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圆计划)形象天使。
邓鸣璐,2008年7月18日出生,河北省大名县人;是春晚福娃邓鸣贺的妹妹;曾是2011年河南《梨园春》年龄最小的少儿明星小擂主;和哥哥一起参加了2012年央视少儿春晚;2012年7月参加了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被评为现场和网络双人气王;并在《我要上春晚》的总决赛中接到了邀请涵,直接参加了2013年央视春晚,和哥哥一起表演了儿童创意节目《剪花花》。在2013年第五届中国童星榜选拔赛中被评为最佳童星奖。2012年和哥哥一起被聘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全国少年儿童形象大使;2013年6月参加海峡两岸青少年非遗文艺晚会评‘优秀节目奖’;2013年9月荣获中国少年文化艺术基金会两岸四地少儿专项基金“爱心小天使”的称号;2013年11月荣获第四届“国戏杯”全国小学生戏曲大赛银奖;2013年12月被聘为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形象大使;2014年3月参加(中华未来之星)中国青少年影视艺术人才展示总决赛金奖;2014年3月荣获201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童星奖。多次和哥哥一起参加央视及各卫视大型节目的录制和演出,被评为中国福娃组合,并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