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情
域情概览
新闻要事
古今揽胜
风物图典
历史经纬
大名人物
史志书展
文化长廊
丽君文化
消费指南
异域风情
史料辑录
方志馆藏
方志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
行业采风
志鉴动态
市场扫描
艾家口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异域风情 >> 王硇印象

王硇印象(1)

发表日期:2014-5-16 9:15:07 作者:佚名 浏览数:

邢台沙河市王硇村,地处河北省沙河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全村有300余户人家,村民都姓王。王硇四面环山,地形隐蔽,山上长有茂密的森林,村落隐蔽山洼之间,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村子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其先祖王得才是一位王氏总兵,因在赴京途中丢失了饷银,不敢上京复命,选择了深山老林的这一处平坦山硇安家定居,躲避朝廷的捉拿,所以王硇村里条条小路通村外,没有死胡同,家家户户有暗道,且暗道相连,以备逃跑之需。又因王总兵本是四川人,所以王硇石屋建筑的特点是川寨风格。该村以古石楼群闻名,融合南北建筑文化精髓,现存建筑多为清朝及民国时期所建,整个村庄像座迷宫,个别院落建有隐秘的地窖。环村的红枫山、官印山、笔架山韵味各异。王硇村还是革命老区,沙河县抗日县政府所在地,沙河县抗日独立营、抗日高校所在地,从这里培养了大批抗日将士。朱德、刘伯承、邓小平、李德生、杨秀峰等都多次在这里居住过。  

王硇村处于山半腰位置,四面环山,地形隐蔽,以前上山的路只有北侧的一条羊肠小道,随着近几年的开发,王硇村已经修好了盘山道,交通比较便利。王硇村距地级市城市邢台约100公里,距县级市城市沙河约57公里,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自驾。去往王硇村的路多是盘山道,急转弯很多,坡度又大,需注意安全。王硇村文化广场上设有一个临时停车场,目前不收费。

前往路线:走邢台:沿西环路前行,进入222省道,行30公里进入851乡道,约14公里见一巨幅广告牌,上书太行川寨--王硇村,左拐即到;走邯郸:经武安走邢峰公路一进入邢台县界左拐经册井、柴关,见巨幅广告牌,上书太行川寨--王硇村,左拐即到;大广高速(G45):下邢台/临清出口,前往邢临高速,下平乡/邢台出口走邢临高速,下出口走祥和大街,沿祥和大街前行,上222省道行30公里进入851乡道,行14公里即到。

游玩时间:(1)一日游:走在幽深的巷子,仔细观察这些迷宫式的建筑群落,毗邻的房屋渗透着易学八卦的择地修房哲学,石碾、石磨、门当户对等无不透露着厚重的历史人文,色彩斑斓、精工细作的牙板,忠良贤义的戏曲彩绘,无不折射出王氏一族代代相传的鸿儒血脉。登上奶奶顶,碧翠环山百鸟鸣,半山腰的王硇村和层层梯田尽收眼底,高低错落,线条弯曲流畅。(2)二日游:第一天游览王硇村。晚上住在开满苹果花的清朝四合院里,伴着鸡鸣犬吠起床;第二天前往峡沟村。峡沟水库就在挂壁公路入口处,穿过2里地的挂壁公路,村子原始的模样好像到了50年代。峡沟村的挂壁公路地面粗糙,车技不好的朋友有可能会蹭车,适合步行,若自驾,最好将车放在入口处,下车步行。

主要景点:(1)、石楼群 石楼是村中的典型建筑,一律红石青瓦,既有北方建筑之雄浑,更不失南方建筑的秀丽,现存石楼100多座,2000多间,建筑面积72000多平方米,占全村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绝大多数不知建造何年,个别也有晚清、民国年间的建筑。王硇石楼选用当地质地坚硬的岩石为主材,就地取材,建筑上遵循"有钱难买东南缺"的习俗。院院相连,户户相通,家家有楼,房房有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迷宫,又像一座防御功能严密的城堡。个别院落还修建有隐秘的地窖,在村中地势较高的石楼上还建有耳房,用来监视村庄四周动静。碑石记载:王硇昉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四川省成都府两岗村迁入,至今己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王硇石楼具有厚重的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着鲜明的建筑特征与价值。它与福建土楼和山西乔家大院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美。(2)、红枫山景区 红枫山又叫南奶奶顶,山顶上有圣母殿、菩萨庙、香客楼等名胜,并在历史上有好多神话传说。主峰西侧是悬崖峭壁,有登上台阶数千层,直达山顶,主峰南侧修有盘山大道,车辆可通山顶。山顶朝村的一面有两棵长青柏树,树龄多大,无人所知。村里的长寿老人说,从自己爷爷记事起,树就这么大。红枫山上长满了野生枫树,其气势之大,面积之广,堪比北京香山。每到金秋十月,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主峰西侧是悬崖峭壁,有登山台阶数千层,直达山顶。主峰南侧修有盘山大道,车辆可通山顶。山南半山腰有金牛洞、西南面有桃花洞、石洼山泉等景点。红枫山东侧是官印山,山下是峰峦寺。(3)佛祖洞 笔架山山腰有天然形成的"佛祖洞",洞口高达20米,两侧石柱外表颇似迎客僧,洞内上方的钟乳石形成奇特的天然帷幕,十分壮观,该洞曾是附近村落闻名的香火之地,自上世纪70年代被毁后便无人问津。夜深人静之时,能够听到"咚、咚"声,像滴水声,又似木鱼声,但洞内却无水流。在佛祖洞的西侧,半山上还有一个天然洞,因洞深无比至今无人探底,因此也称无底洞,该洞洞口较小,洞内道路崎岖,时宽时窄,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宽敞处如大会堂一般。(4)封峦寺遗址 在通源井乡白庄村西,因处大安山脚,山峦封口处,故名。该寺始建于宋康定年间,旧时庙貌宏伟,兴盛时僧众上百人,寺内钟声可传数里。寺旁风光秀丽,南有山泉,大旱不涸。民谚"调角三孔桥,八步三眼井,两槐夹一碑"即是说的封峦寺景物。惜时过境迁,今寺已不存。遗址处仅几块古碑,喜宋康定年间的古碑还在,字迹仍十分清晰。现北侧留有座庵堂。寺址上建筑有抗战中牺牲的太行六分区司令范子侠将军的墓室。墓室呈正方形,长宽各4.95米,高2.98米,由十多块巨大的青石砌成。建于1942年。范司令的遗骨已于1949年移至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周边景点:1、峡沟水库:峡沟水库位于沙河西部的峡沟村(又称霞沟村)。峡沟,顾名思义,位于太行深山的沟岔峡谷中,当地有"十里峡沟不见天"之称。在峡谷中有一水库,因在峡沟村而命名为峡沟水库,1961年建成,是沙河市西部山区唯一人畜饮用水源,水库两边怪石怪石嶙峋,全是峭壁,于是峡沟村人在峭壁上人工开通了一条挂壁公路,是峡沟村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洞长500米,出洞后2公里直通峡沟村。2、峡沟村:这村是当地最小、最偏僻的村庄。山势险峻,山清水秀,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村民大都以种玉米为生,鸡羊散养,靠天吃饭,一切都是自给自足,真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