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湖南省邵阳市政协领导率队,到城步县考察调研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当他们跋山涉水来到白毛坪乡黄伞村时,惊讶地发现该村一座极具苗族文化特色的古民居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尚未完全竣工的砖木结构二层楼住房。一座好端端的苗族古民居被不懂得文物保护法的村民给损毁了,真是对不起祖先啊!
被损毁的这座黄伞古民居大体修建于晚清时期,为两层木结构建筑。原住房正面左右两扇排枋上雕刻有繁体圆形“福”、“寿”两字,字体壮实优美,周围雕饰有龙凤呈祥精美图案。堂屋门左右两侧窗户镂刻双喜形花格,花格中各镶嵌一幅“喜鹊登枝”和“鹿茸含芝”图案,“喜鹊登枝”寓意“禧”字,“鹿茸含芝”寓意“禄”字。两幅图案周围又对称地精雕了龙凤朝阳图案,蝴蝶翩飞,蝙蝠呈祥,雕工精美绝伦,寓意含蓄深刻。“福禄寿喜”被苗民称为“四喜”,有“四喜”雕饰的住房被苗民称为“四喜堂”。“四喜堂”是有文化有身份的苗民的住房。该古民居的大门上方还悬挂了一尊“吞口菩萨”头像,城步苗民将蚩尤视为“战神”,历代苗民极其崇拜蚩尤,视其为苗族先祖,雕塑其头像悬挂于寨门、槽门或堂屋门正上方进行朝拜,起到避邪驱恶和保护安宁的作用。黄伞古民居不仅融入了“四喜文化”,而且包含了纳吉辟邪内容,体现了黄伞苗族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屋主高雅的文化艺术素质,是一座具有浓郁苗族文化底蕴的古民居。
黄伞村地处越城岭山脉金紫山山腰,海拔1000余米,处在崇山峻岭之中,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900多苗、瑶群众。从2008年开始,该村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维修住房由政府解决3000—5000元/户,新建住房解决8000—10000元/户,全村共有10多户村民享受到了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惠。“黄伞古民居”现在的主人蒲孝永已经20多岁了,到了谈情说爱、娶妻生子的年龄,提出改造老屋修新房,村委会为他落实了“危房改造工程”的政策补助。据村委会负责人介绍,国土部门不同意他家占用农田起屋,2012年农历六月,蒲家只好拆除老屋在原址修建新房,于是一座好好的“四喜堂”就被拆毁了。主人将古民居木料以1万元价格卖给了木材商,政府按“危房改造工程”政策为蒲家解决万余元,蒲家便用这两万余元盖起了现在这所新居。
一座充满了浓郁的苗族文化气息的古建筑就这样被毁掉了。这是谁的错?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不仅因其自身发展所蕴涵的丰富历史、艺术、科学信息而身价不菲,更因其自身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倍显珍贵。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好文物资源,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部门更应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履行人民政府赋予的文物保护责任。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要与文物保护工作相结合,妥善保护古村落、古民居,不要让生命力旺盛的古村落、古民居毁于一旦。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呼吁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要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在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时,勿忘保护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古民居,让古村落、古民居成为新农村的“镇寨之宝”。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 雷学业
转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