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文海,男,人民日报出版社优秀编委。有多篇诗文国家级报刊发表。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与全国诗联大赛金奖。人民日报出版社一等奖,第二届“世界重大学术思想(成果)”特等奖,并遴选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20名学术华人。
“家谱”是人类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上溯自姓氏家族始,“家谱”就成了记载宗族管理、关系和事件的文件。承传续谱,世代流传,形成了宝贵的宗族文化。各家历代都是纸笔续“谱”,这已有上千年历史了,各种繁絮且不说,终不能“家谱”人手一册,也是憾事。现在保存下来的家谱都是古书古籍,你想在上面找个旁系亲属并非易事, 当然,更看不到其祖先的音容笑貌。如果把家谱电子化,人们上网就能搜寻到,实在是大快人心事。人们也可以上传照片到自己家谱上,让你的后代认得你的面貌,还可以通过网络社群寻找到自己几代、几十代家族的亲人。
怎样将泛黄的家谱,变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电子家谱,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纸制续谱方式,充分运用新载体互联网修纂与传承家谱,已经成为当今修谱的崭新课题。而且电子家谱,使用方便,易于传播,可将家谱数据,供多人复制或打印使用;通用性好,各姓氏的老家谱,均能转换为“电子家谱”,也可新篆写家谱;记载浏览各种图文资料,甚至可以把声音和视频添加进去,在记载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为家谱修纂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自去年以来,电子家谱修纂之风日盛,修纂软件初露锋芒。电子家谱也开始出现在互联网上。笔者做为电子家谱的青睐者,开始接触和电子家谱修纂,并在编写程中,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总结经验。特撰此文,以飨读者,诚望诸位专家同行给予批评指正,以其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利用网络勾勒家谱世系
1、建立QQ 群,依托网络的工作方式寻找家族的根。QQ 群里名字前的数字是辈分代数,便于族人相互称呼,之后是祖辈居住的村子,这样便于近亲之间互通交流,最后面是族人名字。”QQ 工作群要覆盖全族所有支派族,以及族人分居地,人员结构涵盖老中青,职业包含士农工商,目的是通过网络来寻找亲人并提供族人交流的平台。使每个支派、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修谱负责人和小团队,利用春节家人聚会,婚丧嫁娶等机会开展宣传和基础资料收集。调查走访、收集资料然后汇总出各个支派的世系图表、理顺辈分、迁徙分衍等谱书内容,详尽地介绍了家族不同时期迁徙、生活、习俗等真实内容,再现生动的家族画卷。
通过网络交流后,让这些身处国内外的同宗族人不再陌生,虚拟空间拉近了现实中彼此的关系,使后人都能回归网络平台这个“家”。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体宣传,让失去联系的家族后人能尽快找到自己的根。
2、推出寻根网站,通知家人可利用多个搜索引擎,去“寻查家谱、查找姓氏起源、寻找失散亲人和可能有的家庭成员”。其宗旨是“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家庭关系发展和信息交流,并最终为全球华人锻造一种紧密的亲属关系”;它营造了“一个华人家族成员相互联系的私人环境”,并且“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进而实现数码世界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互动。
首先,每个家庭原来都有家谱,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庭记录已被改变、遗失或毁坏”。我们在传统的手抄和印刷家谱的基础上,建立“寻根网”,以“每个家庭原来都有家谱”为前提,提醒你“家不可没有家谱,快来登记吧!我们送您一个家谱,真快,真容易!”这个“送”的意思,就是给你一个家谱样本做借鉴,给你一份“建谱必读”的材料作指引,帮助你建立家谱。
其次是建家谱前,先搜索与您相关的家谱”,比如说,你输入一个“刘”字,它便会进行搜索,链接到一个“全球刘氏家谱”的画面,并有符合您的搜索要求的家谱出现。这就是编撰电子家谱的可行性。就是同姓就有关系,尽管它没有说明是什么关系,尽管这众多刘氏分散在天南地北。这样的同姓关系之所以可以漠视地理因素,即每一个姓氏都可以寻查出一个单一的起源。在这个意义上,家谱所表达的历史事实,不在于其记载的内容本身,而在于家谱编纂的过程和社会结果。
电子家谱可说是把家谱编撰变得更为普及,加快了明代以来编修家谱“庶民化”的过程,随着家谱数量的不断增加。就文体结构而言,电子家谱其实是文字世界的一个产物,和二维空间的家谱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由于网络世界存储数据的容量可以无限大,加上超文本链接功能造就了无数个可能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衍生更多更随机的思考路径。从而满足了人们的在三维的文字世界中的心理需求。
3、编辑刻录。经反复多次修改定稿后,即可编辑刻录,完成电子版家谱。它与传统家谱的区别是:传统的家谱都是用图表形式排列辈分,用文字记述家史,少有简单图片。电子版家谱,充分利用电脑技术,有录像、图片、文字说明、背景音乐等。类似电视纪实片。刻录在DVD光盘上,可以在电视、电脑光驱里播放。资料片可以在电脑里播放。内容上,不仅有历史,也有现在的情况,重在传承优良家风。人员上,不仅有去世的人,还有所有族人辈分排列花名表。而且电子版家谱携带方便、传播与长久保存,更有利于世代相传。
4、添加修改,快捷方便。 中国的传统是每30年修一次家谱,要花大量时间,动用很多人,而且不易保存。电子家谱不仅可以随时更新,还不会遗失。而网络家谱可随时增添修改,大大降低了修家谱的门槛,对子孙后代来说十分有意义,可让家族观念继续向文化传承和亲情延续方向发展。电子版家谱大到家族迁移状况、当地自然变迁,小到家族成员谱系、小孩出生时间、家族矛盾排解等,都可以随时添加与删除。家人不但可以自己写,还可以邀请家族成员一起写,这样一种网络共享形式,对家人有更多的吸引力。关于添加成员,从创建者开始,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家谱中的一个节点。选择一个节点,点击头像右下角的“+”号,在弹出框里选择要添加的成员与该节点人的关系,注意要选择添加人的直系亲属,并设置其资料以及与家族创建者的关系,点击确定。家谱的设置是每个不同的姓氏家族增加一个新的分支子谱。如果添加了异性成员的父母兄弟姐妹,该成员的右上角会出现一个绿色的子谱数字,显示分支家族成员数,点击后可以看到其分支家谱。另外,当家族成员链接其他家族成员或者拥有子谱时,系统将不允许删除该成员。
5、点击浏览、隐私保护。交流主动权也全部交到家族成员手里。族人可以选择开放或关闭访问权限,点击家谱右上方的“管理家谱”按钮,选择“保密”或“好友可见”,然后确认。族人还可以自由设置每位成员在站内是显示真实姓名还是显示昵称,并通过设定的密码来保护账户和资料安全,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电子家谱具有方便安全、易于资料保存和翻阅等优势,不受地域限制,可随时更新,可实现全球寻找亲缘。将电子家谱登上网络,轻点鼠标,便可完成修谱、查谱、寻亲、祭祀、交流等一系列工作,实现大中华民族在祖源、世系、血脉上的真正统一。
6、上线服务,资料共享。一是家谱数字化,供家人免费查阅,追溯家族历史;二是家人可以“种”一棵家族树,在纪念先人的同时,与亲友们分享家庭故事;三是提供交流平台,家人可以在线互动。电子家谱可以整理上网,加入全球最大的中国家谱电子索引。使家族可以在网络上征询家族起源、寻找家家谱系的踪迹,通过网络创建家族谱系,讲述家族故事,密切家族成员联系,让网络和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融合。电子家谱把传统家谱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着力打造一个上谱及时、查谱便捷、寻亲广泛、图文并茂、交流自如的家谱平台,并可通过计算机编程,将不同姓氏家族之间的联姻关系、同姓氏不同地域家族的辈分关系进行详细罗列,让各地零散的家谱形成有机联系。
二、利用模板填入辈分姓名
电子家谱谱编撰,最初可利用村镇网站、个人博客,为族人提供模板,填入辈名。登录者只需填写简单资料就能创建一棵“家族树”。家族树相当于以前家谱的世系图,把整个家族的人物关系通过树表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家谱”有了一定的雏形,比如帮堂哥堂姐、表弟表妹都建立档案之后,一一邀请他们注册加入,彼此在线交流和分享家族的点点滴滴,并共同完善“家谱”。传统的家谱拥有人物传记,而今天的“网上家谱”可以给每个人建立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相当于人物的传记。可以写信写日记、上传图片、发布音频和视频等。身处各地的家族成员都可登录网站随时翻查、添加、更新家族故事。电子家谱让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家族观念充分发挥出向文化传承和亲情延续的作用。
三、利用软件编写简单易行
我最初采用的是《中为电子家谱管理软件》,该软件,自带数据库,单机版本,简单,不需要安装数据库等复杂操作。采用树结构来管理家谱成员,方便。 容量大,可管理的树节点数量能达到百万级别。资料填写方便,没有格式限制。程序目录包括的文件有:app.exe:程序可执行文件,家谱程序,BDataBaseD.dll:支持的动态链接库,sqlite3.dll:支持的动态链接库,SysTemInfo.db:数据库文件,保存家谱的成员信息,bmp目录:保存成员的图形信息,图形命名为”成员名.bmp”,file目录:保存成员的资料信息,成员的资料放在file\成员名\的目录下。
软件窗口主要分四个区:1、 树节点区,在树上可任意添加节点。通过树来维护家族成员的关系。树节点添加没有限制,可增加上百万节点。2、 资料填写处,在该处填写每个成员的详细资料信息。双击树节点可读取该节点的资料信息到填写处。3、家谱描述处:主要是对这个家谱的总描述,可以随时修改。4、 图区,显示每个成员的图形。
所有的操作均为右键弹出菜单形式,没有按钮。 1、树节点操作弹出菜单,按右键,2、资料填写处弹出菜单,3、家谱总述处菜单。
菜单有:1、文件管理,建立家谱前必须使用“新建文件”菜单创建一个新的txt文件,可自己命名,该文件保存家谱树的节点信息。下次使用可使用“菜单”打开该文件。2、树功能,,对家谱树的管理功能,包括对家谱成员的增、删、改等功能。3、资料管理,主要是对家谱的信息输出打印等功能。可以把家谱信息输出用纸张打印出来。
四、利用软件建立家谱的方法步骤
第一、新建文件。点击主菜单的“新建文件“,在下面窗口输新建的文件名称。该文件为家谱树文件,保存家族成员的节点信息。 第二在家谱树区建立节点,注意:只能建立一个根节点,否则会保存不成功。 可使用弹出菜单增加家谱成员。 第三、保存家谱树。一定要保存家谱树,否则您的工作都会白费。可在建立家族节点的过程中随时保存。 第四、添加成员的详细资料信息。
双击家谱树的成员节点,在右面窗口会有该成员的基本信息显示。然后可以在右面窗口填写该成员的其他资料信息。填写完成后一定要按右键保存。
五、利用软件使用家谱的方法步骤
第一、 打开文件。使用主菜单的打开文件功能,先打开家谱文件。打开后的家谱树会有家谱成员显现。 第二、双击家谱树节点后可以在右面的资料填写处填写修改家谱成员的详细资料信息。第三、家谱资料查询和输出。选择成员列表后出现查询与输出界面。按查询会查询家谱成员信息。 输出家谱会把家谱信息输出到文本文件。输出的家谱信息为文本文件,可打印保存。第四、某节点的所有子节点信息输出。可以输出某节点的所有后代的信息。首先选择某节点,然后按右键菜单。第五、合并资料,然后打开资料。节点的所有后代信息可输出打印。
六、利用软件使用家谱的资料处理
利用软件使用家谱的资料处理,一是“谱系树状图”,以“五代世系”为一个“单元团体”进行编排,祖孙层次自上而下,同辈长幼顺序自左而右,脉络清晰。二是“家谱表册”,对每位世祖族人进行了综合记载,为后世提供了精神食粮和有关数据。家谱软件面向大型家谱管理:成功的实现了家谱的分卷管理技术,卷与卷之间有机结合,上下卷之间跳转自如,随意漫游;续卷灵活,纵横方向均可自由续卷,同一部家谱内续卷数量不限,续卷的世代宽度自由安排,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大型家谱的管理。多家谱管理:可以同时对多部(任意姓氏的)家谱管理。强劲的家谱维护技术:家谱连接、家谱拆分、更改家谱起始世代数,还可在卷内对节点(子树)任意精确移动。家族成员信息完备:家谱记录内容丰富,资料显示图文并茂,家族成员的数据参数定义完备。检索结果形象丰富:资料检索结果直观形象,配以“寻根链”视图可以一览查询成员的传承脉系。目录、文件管理隐含化:将家谱编写中可能遇到的目录、文件管理工作完全隐含到软件内部,即使电脑知识很少的网友也能轻松上手。家谱打印:该功能是软件的核心亮点之一,可以将您录入的家谱资料打印成册,便于分发给家族的各个成员。还可以将成员精彩的照片、视频及音频资料加入到家谱中,制成一个图、文、像、声并茂的现代数字家谱,软件内置媒体播放器,可在电脑上使用。还可以刻成光盘,存到U盘、硬盘中,方便族人浏览使用。
七、博采电子修谱的众长
随着编修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编修软件,其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容量更大,效果也更好,请诸君选择使用。
现在,首选可利用谱易网络修谱平台,在线寻根系统、姓氏集群网站应用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族谱的实时编纂与生成、族谱电子化保存与传播、族人寻根问祖的快捷与方便,通过姓氏集群网站,将各姓氏各分支有机联系起来,主站与子站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实现信息共享,家谱数据互通。
该软件已经对修谱模式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修谱简单:只需将名字、生殁卒葬、行传等信息录入对应的信息栏中,即可选择生成欧式、苏式、现代族谱版式等各种体例的族谱。并且查询方便:凡是有网络的地方都可查阅。其次千秋家谱(电子家谱制作软件)也是不错的选择。该软件可以通过enter键快速插入子女结点,空格键插入兄弟结点,F2键可对选中结点进行编辑,delete键删除结点,建家族树非常容易,每一步操作都会自动存储。另外还可以拖动结点到其它任何一个节点,成为他的子女或兄弟。鼠标右键可随时弹出丰富的功能菜单,可以统计子孙人数,也可显示出祖宗链,非常方便的追踪溯源。千秋家谱还速有中西纪年转换小工具,方便查询古代日期。
另外,也可在华彩软件站 → 下载中心 → 管理软件 → 云家谱3.0.1.3绿色版_电子家族谱制作软件,供当今修谱之用。
究竟采用那个软件好,请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和编修要求确定,我的建议是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新软件,从而编修出独具特色的电子新家谱,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家族史料”。
八、建立个性化的小家谱
建立个性化的小家谱,是形成和谐社会的需要。笔者建议每个家庭都建立个性化的小家谱。首先在自己博客上建立5代以内的小家谱。然后登录家谱网、中国家谱网、百姓家谱等知名的家谱网站,利用这些网站都有现成的模板,分清辈分、填入姓名即可,登录者只需填写简单资料就能创建一棵“家族树”,把小家族的人物关系通过树表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并注册加入,彼此在线交流和分享家族的点点滴滴,并共同完善“家谱”。这样的“网上家谱”可以给每个人建立自己的空间,并随时翻查、添加、更新家族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与亲人互相传递心中温暖的亲情,从而为建立姓氏大家谱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的电子小家谱,还要在保持原有欧阳格式风格的前提下,实现互动目录对接、发挥动感性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既符合现代人阅读需要,又体族谱编修与时俱进的特色。
个性化的电子小家谱,编修简单易行,保存、携带方便,且后续编写、记载时对前面的内容勿需重新编排、打印,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观赏性强,操作灵便。望大家续编、修订是积极采纳、效仿,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修纂中国传统家谱要花大量时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不易保存。电子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还能随时更新,方便保存。此外,电子家谱不但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对现实生活也有好处,比如通过查阅家族成员的“享年数字”、“去世原因”,可以判断分析出整个家族的健康和寿命状况,为人类提高生存质量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