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仁,大名人。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选授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鄞县宁波府府治,居民喜好并擅长诉讼,官司不断。刘宗仁对各种案件审断明允,为民所称,斗讼之风为之渐变。宁波临近东海,自洪武七年(1374)在此设置市舶提举司,掌管同日本的贸易,并负责禁止当地人同日人交结,稽查走私物品,均平交易等。后被裁撤,永乐元年(1403)又复置,并派太监前去充任主管官,后成惯例,至嘉靖初年沿袭不改。当时提举市舶的太监,经常倚仗权势,残害百姓。刘宗仁到任后,执法严明,太监心生畏惧,有所收敛。在鄞县居官三年,刘宗仁被授南京都察院云南道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过恶。嘉靖十年冬,明世宗因怀疑朝臣悉为大学士扬廷和的同党,便召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王琼人补吏部尚书。王琼虽有才略,但在明武宗时厚结权奸扛彬、钱宁等人,多次陷人于罪,刘宗仁遂与马敭等十名南京御史,联名上疏,力斥王琼为“先朝遗奸”。明世宗得奏大怒,即命拘捕宗仁等,下诏狱,同时慰谕王琼。时隔不久,刘宗仁等十名御史全部官复原职。刘宗仁仍不改节,又上疏陈奏为政四事:一应议处禄粮以全宗室,二应增置军马以固关隘,三应分别田粮以苏穷民,四应免征草价以恤军士。所言极其恳切,获明世宗嘉许,攉升为扬州知府。
扬州府下辖三州七县,人口众多,素称江南富庶之区。当地习俗,竞尚浮华奢侈。刘宗仁就职后,为民表率,倡行节俭,每年杜绝靡费数万金。继而调任陕西都州(治今陕西富县)兵备副使,亦有治绩,使边区得以安宁。后升任左参政,无心仕进,遂辞职归乡,后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