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论坛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志论坛 >> 新世纪族谱续修之我见

新世纪族谱续修之我见(2)

发表日期:2013-11-1 16:03:14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四、修续族谱的流程

1、成立族谱编纂委员会;确立编委会成员;确定修谱时间。

2、筹集修谱经费:一般为摊派和劝捐两种方式;也可以某家独立出资。

3、收集修谱资料阶段:(1)参照旧谱(老谱);(2)日常积累和向族人征集,针对老谱、长者、知情人、旧照片、文字资料、影音资料、实地拜访、考察等;(3)发放情况登记表;让各知情的家庭成员根据记忆、查证填写后,集中汇总、归纳(4)参照正史、地方志、文集、碑刻、相关的契据文约、族人遗墨等。

4、历代祖先资料:先辈的名、讳及生、卒、婚、葬之记录为主,相关传记资料为辅。

5、现代家族成员资料:个人生平档案,并以教育、事业、婚配、交友、旅行、荣誉、专长等资料为优先考量。

6、各类与家族史料有关的资料:旧谱、户籍资料、堂号匾额、祖庙祖坟、老照片、证件、奖状、不动产名录、传家宝物、简报、著作、账册、命书、书信等。并向外省市或国外等地族人发信函、挂电话了解情况,征集素材。还要回祖籍地寻访,或去当地史志办公室查询有关资料,还可以到相关图书馆、档案馆、派出所查找地方志、人口档案、城市档案、户籍,了解族人在全国乃至国外人口分布、生活、工作、事业等状况。借助工具书、媒体收集材料。可查阅《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方大辞典》、《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室名别名索引》、《中国古人的姓名字号》、《辞海》、《中华大字典》、《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明清史稿;各地的地方志、史志等,相关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上查阅本族历史上的、现今的各行各业的名人、人物事迹等内容。

7、族谱编纂委员会:拟定修谱凡例,张榜通告族人,明确修谱的编修宗旨和基本体例;

8、整理资料阶段:对所有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编辑和确认。

9、文字编辑阶段:接续老谱文字和重新撰文。主要包括序言(请名人或本族中有威望的人写为好)、题字题词、姓氏起源、世系表、宗支昭穆图、本族文化、名人列传、功德榜。后记等。

10、图片处理及平面设计:针对族谱的形式进行专业设计。

11、校核阶段:针对族谱中的史料、文字表述和设计进行仔细核对和校证。

12、后期成品制作阶段:按照不同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成品制作,包括封面、材质、包装、工艺等。印制工作以自家情况而定。经济条件好,印制的规模、质量相对要好一些,同时每部族谱在印制时要设功德榜,对本族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做过贡献的记录下来,传给后人,以示功德。

13、族谱提交:成品提交,并可按要求举行颁谱仪式:仪式包括张榜通知族谱修成,选定吉日“出谱”,“拜谱”仪式:全族老幼,沐浴更衣,穿戴一新,汇集一地,虔诚礼拜,正式颁谱:由德高望重者主持仪式,按领谱字号分发族谱,由各房房长领回和送史志机构收藏。

五、修续族谱的建议

修续族谱,让族谱文化走进公众视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海外华人“寻根问祖热”的持续升温,社会对于族谱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加强导向,修续规范族谱。族谱是家族史书,记载着家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家族成员的身份与事迹、以及与家族相关的各种内容。族谱,是炎黄子孙的根之所系,是天涯游子的亲情纽带,是你我人生的轨迹记录。这种文化现象的回热,是民族文化在民间复兴的呐喊和表现形式,对此,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把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组成部分,予以引导、改进和规范,保证其正确的编修方向,祛除旧谱牒中极易出现的封建思想和狭隘家族理念。建议各级政府将民间族谱编修纳入文化管理,由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对于族规祖训,凡不违背宪法与法律的内容,经民政部门登记一概予以批准,对于各族的字辈编排与续写,可以通过政府备案予以认定。从而使其更有价值和意义。

2、修续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修续族谱不要遍寻华夏远祖,追求完美无缺,要从自我做起,现在做起,立起可考证的宗族之根。使你的后人走出修编族谱的尴尬,使你的家族代代延续。让新族谱,成为与时间并存的生命史,家族的发源、迁徙、繁衍、有始有终的发展史。为此,修编修思路应该转换策略,对于确无族谱可长远考证的家族,不要因上无可究而下不得续,而应该回过头来,从现在往回追溯,能编至多久便编制到多久,不必妄加攀附,乱认乱写祖宗。用写好本支族的先辈,折射出真实的世事变迁和历史人文即可。

3、依据出生地域,修续新型支谱。可以根据老人的回忆,依据家族出生地域,修续新型支谱。即老家在哪里,曾祖父、祖父是谁, 现在分成几支,哪一支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聚居,来记录一个支族的发展历史,并通过族规祖训,字辈排列使这一支族繁衍壮大,发挥教化功能,团结、教育、推动家庭成员为弘扬优良家风,造就家庭成员的高尚道德服务;让生者通过翻阅族谱看到家人的成长历程,增加其自豪感。

4、讲究忠孝仁义,重视天人合一。当今社会,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纪,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不断进步和提升的科学、民主思想被根植于儒家和谐共荣的道德智慧之中;特别是对于“家文化”、 “新孝道”的思想精髓的历史传承要兼容并蓄,从而形成独特而强大的中华文化。因此,既要把族谱的编修提升到新世纪民族文化继承与整合的高度,又要将当今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家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形成缅怀先辈、牢记优良传统和对后辈进行爱国、爱家、积极、向上的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

综上所述,修续族谱,要以着眼以家庭的角度,为社会和后世保留一份客观、真实的历史资料;同时,为当今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增添亲情、温馨的感情,将家庭中的各个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体现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尚;以家庭史料形式将家庭成员、家庭状况、社会变迁、事件保留、保存;并通过文献、照片、史实、材料等方式予以保存,使当代人在有生之年,能够手捧“族谱”,缅怀逝者的遗风、人生的经历,并以此成为新形式的“孝道”,让子孙后代牢记前辈的风风雨雨、家庭成员的创业奋斗和人生感悟,并以无形的精神财富传递子孙儿女以其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