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文海,现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教委工作,有多篇诗文在省市和全国级报刊发表,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金奖,人民日报出版社一等奖,第二届“世界重大学术思想(成果)”特等奖。
族谱是以记载同一姓氏血缘关系的世系、重要人物、个人事迹、家族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图书体裁。又称“家谱”、“家乘”、“谱碟”。族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家谱中的世系、表图,传、记、志等体裁广泛为国史,方志所采用,所以编一部新世纪的谱书,上可以追本溯源,缅怀先人,下可以辨明关系,联络宗亲,启孝悌之心,唤德善之本,激励后人,奋发有为。遗憾的是原有的大部分族谱在“十年浩劫”中被当作四旧清理,“成千上万”的族谱被付之一炬,由此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近年来,修谱之风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令史学界、新闻媒体、民间人士交口称赞,笔者做为其工作人员之一,接触不计其数的谱碟爱好者,深知他们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不解,特撰此文,以飨读者,诚望诸位专家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一、修续族谱的作用
修续族谱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彰显文明。”具体而言:
1、寻根留本。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 修谱之意义,一是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是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2、清缘备查。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你通过查谱,可以了解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可以避免在子孙起名时重了祖宗的名讳等,做到一套谱书在手,家族的情况便清清楚楚。
3、增知育人。古人云:谱书是本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诸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4、血肉联情。俗话说:通过联宗族谱,使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加深了解。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也能寻到血肉亲情。
5、承前启后。一是对先人为家族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某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二是下后辈,要发扬先人的精神,传承其美德。
6、彰显文明。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的繁荣与发展,家族的文明程度同样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当今时代,由于西方思潮和苏化浪潮的侵袭,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似是而非,在世界文明的文化基地中难以立足应有的位置,这是民族的耻辱,也是我们每一个华夏民族最基本单位家庭的悲哀和灾难。编修族谱,通过这一民族文化的遗产的兴发与实践,可以在我们每一个家庭中自发挖掘民族文化的特色,促进我们民族文化的复兴,家家有族谱,人人知宗族,我们民族的文明将自然得以彰显。
二、传统族谱的内容
明清以来族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族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刘氏重修族谱》等。
2、谱序(序跋):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谱论:谱论又称谱学论略、谱说,专门收录古代经典中有关族谱的论述及先贤有关谱论、谱说、谱议的篇章语录,主要是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阐释。
5、像赞(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
6、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7、)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8、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族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族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9、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0、仕宦录:仕宦录又称宦绩考、缙绅录等,内容是记载历代家族成员官宦名人的事迹,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主要侧重于传主的功勋业绩和学术见解等方面,与传记不尽相同。有的族谱还列有科第表,专门记载有功名的家族成员。
11、)族规、家训、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12、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3、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14、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5、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6、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7、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8、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寿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19、领谱字号:族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族谱则按谱号领取,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对传统的族谱我们在承认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弊端之所在:首先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几乎所有的旧族谱的谱序、凡例、族规家法等内容,都露骨宣扬封建忠孝节义、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族长专制等封建伦理规范,乃至封建迷信等。其次是攀附假托。不少族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再次是书善隐恶。有的族谱凡例明文规定:“史则善恶俱载,谱则书善不载恶,为亲者讳也。”族谱中,凡本族列祖列宗系官宦、名人、奇才、烈女的,则辟有小传,乃至编写传记、行状,刊载墓志铭等。另一方面,对家族中所谓“叛逆”、“犯刑”、“败伦”、“背义”、“杂贱”者,则采用“除名”、“出族”、“出谱”等措施,不予书写,名不见谱。当然,旧族谱在观点、内容、体例等方面,还存在其他弊端或不足,我们对旧族谱必须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修续族谱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族谱,既要继承传统族谱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又要运作全新的表现形式,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去掉传统族谱中封建礼教方面的糟粕,保留其基本的传承形式和方法,并赋予现代社会所需求的积极、向上的品德追求和人文精神。培养家庭成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搭建良好的家庭、事业、社会关系。
1、世系详谱互补,实现完美结合。
我国自宋代起,撰谱有二法:一是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欧阳修创制的“欧体”,二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制的“苏体” 。“欧体”记录人物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起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起至十三世迄,以此类推。因此也叫“吊瓜图”、“瓜瓞图”,在修谱中把此法称作“五世改页法”。其优点是五世内世系直观,一目了然,美中不足之处,一是五世之外查找麻烦,二是由于表格图式的局限,每个人的详细资料(如生卒、事迹、匹配等)记载困难,重要内容无法表述。而“苏体”则与之不同,是以图联其世系,以文述其事载。我们要融二者之所长,使世系表和详谱互为依存,世系表简明扼要,查找便捷,详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现其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2、采用横式排版,迎合阅读习惯
按惯例,家谱多为竖排。但竖排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且空闲较多,浪费纸张,因此我们对此也进行了改革,除世系表外均采用横排,既迎合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如果沿用繁体字、竖排、不加标点的古文体例,会让人读得很累。所以续修采用简体字、横排、加标点的白话文现代体例,尤为重要。
3、突破五世改页,便于世系衔接。
突破“五世改页”的陈规,从迁地始祖开始,一页之中排到现世,最多的达十五世之多。字体虽小点,但世系清晰,脉络分明,直观效果好。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历代在长幼排序上皆沿用“左昭右穆”,即长者居左,次者居右。采用横排后,需改之为“右昭左穆”,更便于衔接。
4、广录先进人物,彰显教育作用。
为了使族人能在谱中多看到自己前辈的辉煌,从中受到激励。采用“历史从略,现状从详”的编修方法。“从略”即找到先祖的源流资料即可,不一一赘述。至于“详今”详今,由于这个“今”指的是修谱所在的当时,只有将“今”详好了,才能尽可能多地如实记下当时当地宗族的新情况,从而尽到应尽的责任,同时为后代保存大量材料,使家谱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一是采用对重要人物采用立传或简介之法,配以二寸像和全家福,使形象更丰满完美;二是对普通族众,则用“人物表”来显示,将干部、军人、教师、医生、中共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含在校生)、经商及自办企业者甚至著名的能工巧匠尽皆收入,拉近与族人的距离,达到了“教育当代,启迪后人”。
5、融入现代科技,凸显时代特色。
融入现代科技,凸显时代特色。当代发达的影像科技,为在族谱中,形成图、文、声、影并茂的互动视觉效果创造了条件。为此,修续要融书、图、声、影、史、表、志为一体,通过照片和影视看见先辈的音容笑貌,提高其利用价值。搭建网络族谱平台,让“一键寻亲”成为了现实。采用软件修谱的方便快捷便捷。只要将入谱者的世序、字辈、性别、姓名、生卒时间、葬地朝向、文化程度、职务等信息录入修谱软件,不仅能生成族谱,而且方便随时修改与查询。还能把难懂的“天书”,通过网络族谱数据库变得平易近人。网络族谱还可以与个人博客、网页链接,让族谱成为“活”的社交网络。利用完善的网站模板,不仅可以轻松浏览族谱,追寻家族历史,使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而且登录者只需填写简单资料就能创建一棵“家族树”,按辈分填入新生的族人姓名、出生日期等后续资料,以不断完善族谱内容。
6、摒弃女不入谱,奉行男女平等
新世纪族谱要根据现行法令和政策精神修编。摒弃女不入谱,奉行男女平等。打破“重男禁女”,采取男女同谱。养子养女随本族姓者,随母改嫁本族随本族姓者,随母改嫁他处仍随本族姓者,女子招赘子女随母姓者均入谱。在形式上,将过去悬挂轴式族谱、册式族谱和家乘为一体,不但方便查阅。还可以将家族大事、名人传略和事迹等都收录其中,详细记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以及族人人口衰兴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