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和申报名城工作程序要求,9月8日上午,我县邀请了河北省住建厅规划处处长鲍龙,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秘书长申有顺等5位省市领导、专家来参加大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论证会,对重庆大学城规学院制作的大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进行论证。
省市领导、专家首先在县人大副主任、县住建局局长郭培峰和县方志办主任杨达陪同下,先后实地考察了西城门广场、五女师、天主教堂、石刻博物馆等古建筑群和文物古迹。

高级规划师鲍龙(中)等省市专家在县人大副主任郭培峰(左)等陪同下考察古建筑
下午,在县政府第一会议室,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吕兴亮主持了论证会。

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观看我县名城申报办制作的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演示文本;二是重庆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梁洪汇报大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三是专家对大名古城保护规划讨论评审。


领导、专家观看大名申报名城演示文本
专家们一致认为,大名历史悠久,文物遗迹重多,自然、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丰富,特色较鲜明,基本具备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同时,对重庆大学所做名城保护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记述路线、规划体系正确,内容全面,重点比较突出。

参加论证会的省市专家为(自左至右):申有顺、王兴、鲍龙、时长煜、高瑞宏
会上,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概括为五点:第一,进一步明确古城保护的定位和目标。大名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站位一定要高一些,结合市县发展思路,搞好名城保护和利用。第二,再深挖大名古城的特色。在对内涵的语言表达上更精练、更准确、更通俗。第三,梳理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从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上注意以下7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二是遗存丰富。三是文化底蕴深厚。四是名胜古迹众多,五是历史建筑成片。六是街区数量要达到两个。七是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完整。大名古城主要是街区历史风貌和保存方面还欠缺,要加以改善。第四,完善保护规划。规划要依照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保护编制办法。要结合省三大保护工程(名城、名镇、名村,文物,风景名胜区);要结合保护规划修定总体规划,总规中要有名城保护规划的专章;制定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细则,明确年度内的行动,有次序、有重点,便于实施。第五,解决实施的体制机制问题。必须成立名城建设管理常设机构,配备人员编制,保证有人管,有心管,有权管,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