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初,原名李道园,河南省濮阳县户部寨乡东道期村人,约1910年出生。幼年随兄李若素在外渎书。1933年前后在大名十一中读书时,因闹学潮被学校当局开除,后即随兄到处奔波,从事革命活动。1934年.在白色恐怖情况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受李若素派遣到东明县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工作。1936年,因在东明县被通缉而外逃,辗转到陕北红大学习。1937年2月,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到东北军五十三军六四七团任中共支部书记,公开名义是上尉书记长。支部的共产党员有胡乃超、戈亚明、杨靖国等。接着,又发展了一批新党员,有李长宽、于芝荣等。由于六四七团中共地下组织工作的迅速开展,引起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等人的警觉。4月间,他们趁蒋介石缩编东北军的机会,把六四七团拆散,分编到两个师的3个旅里。宣布这一命令时,六四七团全体官兵群情激愤,反对改编。“东抗”(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队员纷纷要求把队伍拉出来,西渡黄河去找红军。李晓初和团长吕正操立即召开“东抗”地下党员干部会,决定由李晓初到北平请示中共中央北方局。李晓初去后很快返回,传达了上级党的指示,千万不能拉出去。第一,那样做会破坏党的统一战线;第二,如拉出队伍,不到黄河就会被打散;第三,要服从改编,分散到各师去扩大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啊。
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六四七团服从改编。5月初,吕正操带一个营到石家庄与一一九师六五四团的两个营合编为一一九师六九一团。从定县去石家庄途中,李晓初代表中共组织正式通知吕正操,中共中央北方局已批准他入党,并由李晓初、胡乃超做他的入党介绍人。5月4日晚,在一个帐篷里,李晓初代表中共组织为吕正操举行了入党仪式。在此之前,在旧军队中发展共产党的组织,一般是要兵不要官。刘少奇到北方局后,提出在军官中发展共产党员的重要意义,才改变了白区党的工作的“左”倾路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关于六九一团的行动问题,李晓初又去北方局请示。李晓初精明干练,虽然到六九一团工作刚半年时间,却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团内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发展群众抗日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为六九一团留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组织上和思想上打了可靠的基础。这次去北平请示北方局回到石家庄后,他先与吕正操交谈,再原原本本地向党组织传达了北方局的指示:国民党军队肯定会很快溃退,你们就留在敌后找地方党,开展抗㈠游击战争。这期间,六九一团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很快,特别是吕上·澡带去的一‘个营起了很大作用。合并过来的六五四团两个营也有共产党组织。这寸,团、营、连、排的主要干部差不多都是共产党员或“东抗”队员,共产党组织已基本掌握了这支队伍。六九一团遵照北方局的指示坚决行动,7月中旬从石家庄出发时,在火车上就提出了“向敌后退却,北上抗日”的口号。经过“东抗”地下党员分头进行思想动员,由胡乃超和杨鼎昌等负责,成立了抗日俱乐部,创办了抗日旬刊,作为全团政治思想指导和抗日宣传中心。
1937年9月永定河战役后,李晓初在随团南撤途中,留在任丘一带找地方党组织。他很快就和保属特委接上了关系。经中共组织介绍,配合高顺成游击第一师进驻任丘县城,并就任游击第一师政训处长,组织政训班,青年队等,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训练青少年,发展共产党员。六九一团改编为人民自卫军时,还给李晓初保留着政治部主任的名义,李晓初到高阳后,被选为政治部主任,分管对外统战工作。在人民自卫军去路西晋察冀军区整训时,经李晓初本人坚决要求,他回到任丘掌握高顺成部队。直到1938年4月因“托派案件”调往平汉路西受“审查”。
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肃托中有严重的逼供信。1938年5月,晋察冀除奸部将李晓初逮捕,按照李晓初及其他一些人员的口供,把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对待,定李晓初为河北省托派负责人之一,于1940年春处决。1985年,经中共河北省委复查,确认这一案件恨据不足,是一冤案。因此,河北省委作出决定,为李晓初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主要参考资料:吕正操:《冀中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
——中共东北军党史组.中共东北军党史已故人物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0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