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辑录
域情概览
新闻要事
古今揽胜
风物图典
历史经纬
大名人物
史志书展
文化长廊
丽君文化
消费指南
异域风情
史料辑录
方志馆藏
方志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
行业采风
志鉴动态
市场扫描
艾家口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史料辑录 >> 力挽狂澜唱大歌——记大名县委书记赵明信抗洪抢险的先进事迹

力挽狂澜唱大歌——记大名县委书记赵明信抗洪抢险的先进事迹

发表日期:2013-7-3 11:12:41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大名,自古以来水旱灾害频繁,历史上有“六多”:河道变迁多、水患灾害多、故道多、残堤多、坡洼多、因水得名的村庄多。同时,治水英雄人物也多:明代有匡铎、元朝有李茂、清代有翁耀、岳金堂、张森等,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大名的史册上。

1996年,大名又出了一个治水的人物。他就是中共大名县委第20任书记赵明信。

 

 

1996年8月4日,连日暴雨,造成岳城水库向漳河大量泄洪,流量高达1500立方米/秒。赵明信清楚地知道,1500立方米/秒的流量会给大名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漳河流出大名即与另一条同样贯穿大名的卫河汇合,且汇合处的泄洪能力只有600立方米/秒,形同瓶颈,从而正好在漳、卫河的下游形成一个滞洪区。滞洪区面积349平方公里,人口24万,占全大名县三分之一强,此其一;其二,县城东那条同样作孽多次的卫河据说也要以罕见的流量向下游泄洪,它的流量多大?在漳、卫两河的夹击下,大名老城的危险系数多大?其三,呵护两河的四条大堤年久失修,经滚滚洪水冲击,会不会溃决?

这是一场险恶的遭遇战,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了。但,如何才能打贏呢?依据情况分析,要保住县城不遭水淹,保住四条大堤不溃不决,就必须将漳、卫洪水控制在行洪区内,而不许它再向整个滞洪区扩张。

 

 

在这场人与洪水搏斗的宏图中,县委书记赵明信表现出了临危不惧,遇险不惊,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决胜千里的将帅之才。

通过与县五套班子反复研究,赵明信果断做出决定,将抗洪抢险救灾分成漳河、卫河四条大堤和老城、行洪区六个战区,成立了六个前线指挥部,五套班子领导成员全部披挂上阵,分将分兵把守,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决定把抗洪抢险分成三个战役安排部署:

第一,确保349平方公里滞洪区特别是行洪区5.8万人民生命安全。8月4日晚,他紧急召集县直单位一把手和乡(镇)党委书记,部署抗洪方案。深夜12点,已经停机的县电台、电视台,立即开机广播,动员群众紧急行动起来,防洪避险。滞洪区、行洪区内各村高音喇叭响成一片,有的乡村干部用报纸卷成纸筒,一个胡同一个胡同往外喊群众,拽群众。滞洪区外的村也迅速做好对口接待准备工作。一时间,三马车、拖拉机穿梭不断,洪峰到达之前滞洪区老少病残、行洪区5万群众安全转移;县直单位将重要办公器材和档案、文件全部转移到二层楼以上和比较安全的地方。全县迅速做好了防大洪、抗大汛的一切准备。行洪区内64个村全部被洪水包围之后,对留下护村的干部、民兵,又采取措施,加强联系,运送食品,直到后来防病灭病都做到了及时准确,保证了无一伤亡。

第二,力保大名县城。赵明信责成公安、水利部门组成精干力量,配备现代通讯工具,日夜监视魏县申桥洪情,加强城防兵力,充实城防前线指挥部,修补城墙缺口,发动城内居民人人上阵,全民皆兵搞城防,每人备一条土袋,以备应急之用,大大增强了大名县城的防御能力。

第三,保滞洪区。大名滞洪区面积、人口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如果滞洪区被迫启用,10个乡(镇),296个村的24万人和35万亩耕地有可能全部被淹受害,滞洪区内7个粮站和国家储备库中7000万斤粮食也将遭受严重损失。赵明信同志多次到漳、卫河四条大堤察看水情,直接指挥加固险工险段。几天之间,漳、卫河四条大堤出现11处险工险情,都由于部署周密,指挥得力,无一处失守。漳河、卫河经受住了1963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考验,特别是漳河大堤,在最高设计流量一步到位的情况下,未发生溢溃之处。本来,全部滞洪区设计滞洪1.1亿立方米,这次仅行洪区116个小时就行洪1.06亿立方米,终于使大名滞洪区没有被启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

大名县在抗洪抢险斗争中不仅保住了县城,保住了大堤,而且在数十万亩田地、64个村庄被淹,许多房屋倒塌的情况下,无一人伤亡!因此,省委副书记李炳良在察看了大名的灾情、水情以及大名人民的抗洪救灾情况之后赞叹道大名人创造了奇迹!”

 

 

作为县委书记的赵明信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所付出的心血和劳动是艰辛和巨大的。

8月6日晚,漳河洪水猛涨,大名至魏县本来只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因公路积水,交通中断,他得知省、市领导在魏县指挥抗洪,晚饭也顾不上吃,驱车绕道馆陶,走了三个多小时,夜十点多才赶到魏县,向省委副书记李炳良、市委书记刘健生等省、市领导作了详尽汇报。提出对魏县申桥段大堤的防护是保护大名县城的重中之重,一旦决口漳河就有改道大名县城的可能。赵明信的意见立即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当场决定派驻邯部队支援,严守申桥堤段和大名县城。并争取岳城水库减少200个流量。尽管赶回大名巳是次日凌晨,但他毫无倦意,又亲临一线指挥作战。

当抗洪抢险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赵明信立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抗灾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上来。洪水尚未退尽,县直64个对口单位,1000多名干部马上进村入户,核查灾情,随时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

万堤镇万北村是受洪灾最严重的一个村。赵明信书记带着慰问品亲自到该村察看灾情,现场解决问题,逐户走访灾民,详细了解灾情。当得知有几个重灾户吃不上饭时,他当即为他们落实了300斤面粉,100斤食用油。邯郸正大饲料有限公司是万北村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大名县四大立县项目之一。这次洪水导致厂院进水,生产车间、原料、成品损失严重。赵明信来到这里察看灾情时,心情沉重,当得知由于断电还不能恢复生产时,当即责成随同的县电力局负责人尽快修复被洪水冲毁的线路,以最快的速度给电,当天下午2点正式通电,次日下午正大饲料有限公旬恢复了生产。正大集团总部一名副总裁来厂查看灾情,对饲料厂在短短9天时间内恢复生产深表满意,从而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转自河北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编《96河北抗洪抢险英雄谱》(199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