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论坛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志论坛 >> 关于潘美公收养柴世宗儿子柴熙谨及美公子女问题初探

关于潘美公收养柴世宗儿子柴熙谨及美公子女问题初探(1)

发表日期:2013-5-23 14:12:29 作者:佚名 浏览数:

笔者查阅了一些史籍和族谱并参考了一些信息资料,对美公收养柴世宗儿子——柴熙谨的取名及美公的子女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现贴上与宗亲中有兴趣者共商,意在抛砖引玉,差错处请知者纠正。

1.《新(旧)五代史》都记载了后周柴世宗有七子:长曰宜哥,次二(下面的两个儿子)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宜哥与其二,皆为(后)汉诛。世宗崩,梁王(宗训)即位,是为恭皇帝。其年八月…熙让,封曹王;熙谨、熙诲…封纪王、蕲王。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让卒。熙谨、熙诲,不知其所终。

于是,熙谨、熙诲,不知其所终,遂成千古之谜,他们到底去了哪儿呢?

据柴氏后人柴道琳等撰文介绍:“2001年7月2日,祝志平先生在新疆克拉玛依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卢苗安博士相遇,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卢苗安博士正是柴荣第七子熙诲的后代,他提供的《卢村志》对柴熙诲改姓为卢、改名为璇有着详细的记载:

陈桥兵变后,恭皇帝被封为郑王,公卿大臣皆承旧职。宋太祖见熙谨、熙诲仍在宫中,就问诸臣:此复何待?此时,太祖的左右侍卫意欲斩之。后周开国上将军卢琰冒死谏阻:尧舜授受不废朱(丹朱)、均(商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这时名将潘美潘美是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的原型,不过历史上的潘美并不是戏剧中的潘仁美那样大奸大恶)以手捏殿柱,垂头不语,太祖问他:汝也以为不可吗?潘美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太祖听后,就收回了成命。事后,潘美抱养了柴熙谨,更名为潘惟正(一说潘惟吉),而卢琰抱养了柴熙诲。(笔者注:卢琰生于公元900年,祖籍河南洛阳玉川,祖上三代为唐朝宰相,父亲文纪,为后唐清泰间越州刺史。到了后汉,卢琰开始进入仕途,成为郭威手下大将。后汉隐帝刘承佑继位,荒淫无道,听信佞言,滥杀无辜,将边疆重将郭威家眷扣押为质,想召回郭杀之。郭威得知,十分吃惊,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卢琰进言:隐帝无道,后汉气数已终。与其回京受缚,不如率兵讨伐。于是郭威率军回京,隐帝驾崩,郭威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封卢琰为尚书,辅佐后周)”。

2.据宋朝王巩 《随手杂录》记载:“(宋)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後周世宗名荣,为後周太祖之养子,本姓柴,以功封晋王,即位後,伐辽,取瀛、莫、易之地,以赵匡胤为「都检点」。六月崩,恭帝宗训立,陈桥兵变,赵匡胤取而代之,国号宋。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赵普等,普等曰:「去之!」(注:赵普为胤幼时师,与周无渊源,故主杀之。)潘美与一帅在後不语,太祖召问之。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太祖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其後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後终剌史,名惟吉,潘夙之父也。其後惟吉历任供三代,止云以美为父而不言祖,余得之於其家人。”

3.但宋朝王銍在他的《默记》中将惟吉作惟正。(笔者注:王銍,字性之,宋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博学多闻,尤长宋代故实。南渡后寓居剡中,自号汝阴老民。建炎四年权枢密院编修。銍著述甚富,今存《雪溪集》、《默记》、《王公四六话》、《补侍儿小名录》等。)他在《默记》中说:“(太)祖初自陈桥推戴入城,周恭帝即衣白襕,乘轿子出居天清寺。天清,世宗节名,而寺其功德院也。(太)祖与诸将同入内,六宫迎拜。有二小儿丱角者,宫人抱之亦拜。询之,乃世宗二子,纪王、蕲王也。顾诸将曰:‘此复何待?’左右即提去,惟潘美在后以手掐殿柱,低头不语。(太)祖云:‘汝以为不可耶?’美对曰:‘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太祖即命追还,以其一人赐美。美即收之以为子,而(太)祖后亦不复问。其后名惟正者是也。每供三代,惟正以美为父,而不及其他。故独此房不与美子孙连名。名夙者,乃其后也。夙为文官,子孙亦然。夙有才,为名帅,其英明有自云。”

4.据《宋史》列传第九十二载:“潘夙,字伯恭,郑王美从孙也。天圣中,上书论时政,授仁寿主簿。久之,知韶州,擢江西转运判官,提点广西、湖北刑狱。邵州蛮叛,湖南骚动,迁转运使,专制蛮事,亲督兵破其团峒九十。徙知滑州,改湖北转运便,知桂州。坐在湖北时匿名书诬判官韩绎,谪监随州酒税。起知光化军。大臣以将帅才举之,易端州刺史,再迁徙鄜州。召对,访交、广事称旨,还司封郎中、直昭文馆,复知桂州。交人败于占城,伪表称贺以为大捷,神宗诏之曰:“智高之难方二十年,中人之情,燕安忽事,直谓山僻蛮獠,无可虑之理。殊不思祸生于所忽,唐六诏为中国患,此前事之师也。卿本将家子,寄要蕃,宜体朕意,悉心经度。”夙遂上书陈交阯可取状,且将发兵。未报,而徙河北转运使,历度支、盐铁副使,知河中府。章敦察访荆湖,讨南、北江蛮,陈夙忧边状,以知潭州。再迁光禄卿,知荆南、鄂州,卒,年七十。论曰:。。。夙以将家子而能留心边务,用当其材,举能其官。”

从以上这段话上来看,一是“郑王美从孙”。二是神宗在诏书中说:“卿本将家子,寄要蕃,宜体朕意,悉心经度。”父亲是谁没说,W但其意思是很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