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风味饮食
特色物产
民间工艺
古物遗存
风物杂记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风物图典 >> 民风民俗 >> 打尜

打尜

发表日期:2013-4-12 9:02:59 作者:佚名 浏览数:


 

 

打尜,在20世纪70年代前是大名农村儿童最爱玩的游戏之一。玩时用长20公分、直径3公分左右的木棍,将两头削尖,此物就称为尜;在地下画一个方框,称为“城”;将尜放进“城”边,用一根长70公分左右的木棍去敲击尜的头,使尜弹起,然后迅速将尜打向远处;另一个人去捡这个尜向“城”里扔。这就是打尜。

此游戏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多人分成两班玩。如果分两班,一般用“剪子,石头、布”(剪子剪布——布输;石头砸剪子——剪子输;布包石头——石头输)的方法决定谁打、谁拾。

 


 

打尜的一方将尜打起后,用木棍向尜腰部用力击去,尜便呼啸着飞出很远。拾尜的一方到尜落地之处去捡拾,然后把拾到的尜使劲往“城”里扔。尜被扔进“城”里,打尜的权力便转交给拾尜方;如扔不进“城”,便仍由原班小朋友接着打。打尜的规则有单打、连打、跨下打、连狗蛋等多种,其中连狗蛋可以连续多次击打尜,有的甚至一气打出一里多地,拾尜的小朋友最恼这种打法,因他无法一次或最多两次把“尔”扔进“城”里。不能把尜扔进“城”里,手再痒也没打尜的福份。

现在的孩子,小的玩“变型金刚”,大的玩游戏机、电脑,谁还玩土得掉渣的“尜”? 尜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保存在当今50岁以上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