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当代人物
游子风范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大名人物 >> 历史名人 >> 李沆

李沆

发表日期:2013-4-8 16:31:48 作者:佚名 浏览数:

李沆(?-1004),字太初,今河北肥乡人,累官门下侍郎右仆射。

李沆,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进士,初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境内)通判,后为翰林学士,咸平初升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李沆为人正派,性直爽,居官谨慎有远见,顾大局不计眼前得失,很有声誉,时称圣相。任翰林学士时,宋太宗赵光义见他言行不凡很有才能,便说真贵人也。”宋真宗赵恒就位后也很器重李沆,拜为中书侍郎,真宗北征,让他留守京师,由于李沆严肃认真,办事井井有条,真宗十分满意,非常信任他,多和他商议国家大事,一天真宗问他治理天下,何以为先?”沆立即回答:“治理天下大事,首先是取才用人,但不能重用那些浮簿只说好话不办实事的人。”一天晚上帝遣亲使手持诏书问沆:“圣上欲以刘氏为贵妃。”沆接过诏书,看后当使者面点烛烧诏书,表示不同意并写奏章论述了刘氏不能为贵妃的理由。真宗为此很生气,转想李沆是真正地维护皇权的,故而放弃以刘氏为贵妃的打算。驸马都尉石保吉要求升职,沆回言保吉无新功,突然升官,众人不服。”保吉再三请求,回答仍然如故。李沆秉公办事,时人都非常佩服。一次真宗问沆:“爱卿为何曾无密奏?”沆回答臣为宰相公亊公办,何用密奏。臣以为为人臣者写密奏,多是谗言或佞说,臣厌恶此举,怎肯仿效。”

李沆,终日忙忙碌碌,精心了解国内各方百姓的生活、生产和天灾人祸种种情况,并时常向皇帝上奏。当时枢密院名臣王旦劝说如此细事不必烦圣上听奏。”沆说人主还年轻,让他知道各方的艰难,心中有底,同时可不断得到锻练。过于安逸,会使人惰落,何况我等都已年老,不能长期辅佐,未来国家遇到大亊则难以对付。”

李沆因病于景德元年(1004)卒于官,谥文靖。他死后,宋与契丹,与西夏常发生战争,加上兴建宫殿,国家财政紧张,困难问题接踵而来,王旦深有感受的说李文靖是有远见的忠臣,是圣人。”时人便称李沆为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