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四年甲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元年
清肃亲王豪格平定山东、河南,六月二十一日,清军抵达德州,进逼大名府。谢炯在大名府,清以兵科给事中一职招降,谢炯悬于陈桥驿,独身南下南京。
三十日,清军游击戴兴、都司刘圣宗等率军围攻大名府,故明官绅接应,内外夹击。全城乡官各率“义兵”用大炮伤“贼”无数。大顺政权防御使张景辰因兵力不敌,率城内府县官员“斩关而出”,红旗刘自强、兵王桂芝等被擒,缴获其他物件六十余件。大名府故明官吏在一雷姓带领下杀害义军余部及同情义军之地方人士。
是月,飞蝗骤然来境,遍野,秋禾尽毁,谷贵,斗粟千钱。
七月九日,大顺军檄牌至大名府,云:“权将军刘,亲自领兵十万,由彰德、磁州一带指日攻取大名。”清真顺广大副总兵署理总兵事王璟急报:“大名为神京门户,万一失守,则河北一带势如破竹,恳乞速发大兵,星夜前来,以救危疆。”
十二日,清署大名知府朱帅奏报大名、真定等地方情形。
十八日,因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署詹事府事李若琳举荐成克巩、陈具庆、韩四维、林增志、高尔俨、张悬锡六人品行端正、学识渊博。顺治帝命地方官护送赴京,以备擢用。时真定、顺德、大名、广平四府尽为残破,大名、广平两府无知府,直隶巡按奏请尽快补官。以辽东人萧起元为大名知府。十一月莅任,为政不烦苛。时清军平定江南,铁骑羽书,来往频繁,萧起元多方供置,劳累案牍,而境内安静。
因清军西下,苏自兴、邓名扬等举反清大旗,内黄、开州两城聚集义兵十余万,八月五日,赵二艮部攻围清丰县,不久,攻占大名府。
七日,大名道张之俊及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屡屡告急,令王璟领兵一千五百人前往剿灭。王璟所过之地,市舍焚毁、遗民无几。
二十六日,监察御史卫周胤陈真定、顺德、大名、广平等地情形,称“最可虑者,莫如大名府,贼盗充斥,公然无忌”,且道府官员尚未到任。
是月,豪格遣官自大名府招降彰德、卫辉、怀庆三府,属县多下。
十一月,明复社成员陈名夏辗转来到大名府,客居成克巩家。经成克巩举荐,陈名夏得以入京晋见多尔衮,授吏部侍郎。
十二月,潘士龙任大名知县,张继曾任元城知县。
是年,杨毓楫为大名道,时兵狱繁兴,豪强欺压良善,力为昭雪,民众赖以生存者众多。
明工部尚书刘遵宪子刘六德,字智侯,性豪迈,羞为纨绔子弟,博览群书,精通古人诗赋,嗜好汉唐大家诗文集,为文往往神似。与人交游肝胆相照,留恋酒壶,落笔洒洒千余言,令人瞠目结舌。时人谓大名府有两才子:卢楠、刘六德。入清后,绝意进取,于大名府城西北购置汇园,致力于诗,著有《智侯遗集》。
一六四五年乙酉清顺治二年
正月二十一日,真定巡抚奏报,真定、大名、顺德、广平四府山寨“贼寇”悉平。
春,旱,黄土蔽天。秋,稔,嘉禾生,一茎四穗。清乾隆《大名县志》卫水归帆图
六月十五日,谕直隶省限旬日薙发。
八月十四日,免真定、顺德、广平、大名被水税粮。
十一月,修堵黄河决口,因山东、河南生灵凋敝,人夫不足,于大名府募役。
十二月二十七日,升山西平阳府知府齐国儒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大名道。
是年,户部奏称:“漕粮数量每年四百万石,大部由卫河运往北京”。
浙江山阴人李璜任大名府司马,廉明清介,喜好镌刻,有人铸金为古砚进献,李璜书其上:“古砚,古砚,为何相见?名石,非石,滋我汗颜。送入皇宫,用修圣殿。”
武权任元城知县。
清康熙《大名府志》元城附郭图
一六四六年丙戌清顺治三年
麦稔。夏旱。
春,张四维感愤而逝。张四维(?——1646),元城县人,传奇作家,字冶卿,号午山,别署五山秀才。寓居金陵。据陈作霖《金陵通传》卷十八,张四维在万历二十年曾参加白社,与陈所闻以曲相赠答。有感于明室危殆,辑《甲申纪事》。清兵南下,刊印《中兴伟略》等书,在浙闽一带宣传抗清。著有散曲集《溪上闲情》和《双烈记》、《章台柳》、《璃璋记》三部戏曲传奇,现仅存《双烈记》一种,其他两种已佚。
五月二十六日,升大名府知府陈维新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昌平道。
八月二十三日,升大名道副使齐国瑞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
九月一日,升大同府知府李惟垣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大名道。
是年,李先藻任大名知县,项始震任元城知县。
元城县归并龙化里于河道村、宋儿庄于小滩镇、张儿庄于王胜滩,时元城县共三十九里。
一六四七年丁亥清顺治四年
正月三日,河南总兵孔希贵奏报:义军孔五进攻大名府,击败之。
三月十七日,元城县有二人中进士,钱铤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张调鼎三甲第十九名,大名县一人中进士,窦遴奇二甲第四十三名。
张调鼎,字赞皇。少年苦读,遇试文章第一,成进士后,尚未廷对,思父归乡,病卒。
窦遴奇,字德迈,号松涛,授户部主事,顺治十四年任户部山东司郎中,奉命督漕运,尽革其弊。后任徽宁广德道,归乡里数年而卒,年五十四,著有《倚雉堂集》十二卷,凡文五卷,诗六卷,词一卷。其师朱珂,学识渊博,久试不第,潜心太极、张载学说。耻为俗儒,淡泊名利,博览群书,登堂问奇字者,日以百计,人称“五车先生”。
十二月十五日,山东参议于变龙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大名道。
是年,王章任大名知县,治行廉洁,创修官署,不取民资。
一六四八年戊子清顺治五年
正月五日,增设沧州、大名府驻防八旗兵,命武拉禅以梅勒额真(副都统)驻大名府,击土寇,靖地方。大名城满洲街因满洲八旗兵驻防而得名。
二月十一日,升凤阳府知府史记功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大名道。
七月十六日,内翰林秘书院学士陈具庆卒。二十七日,遣大名府知府梁凤鸣御祭陈具庆。
是月,兗西、曹州等处义军连陷州县,发驻防河间府甲喇章京阿儿赖、阿儿散率清军前往大名府,会同真定总兵鲁国男协力围剿。
十月七日,设骁骑校四员,大名府城守尉一员,防御三员。
十二月七日,闫尔梅被捕,关押于大名府监狱,不久移往山东济南。
闫尔梅(1603—1679)字国卿,江苏沛县人,抗清志士。所做诗,风格雄健苍凉,擅长七律。著有《白耷山人集》。
是年,胡来相任元城知县。
因明末战乱,人口流亡转徙,大名县逃亡人丁二万四千五百八十六,仅存人丁一万九千三百三十五,虽经历年招抚,流民渐次还乡,仅增五千四百五十丁,富庶风貌已不存。
一六四九年己丑清顺治六年
四月十六日,大名人成亮中进士,二甲第十四名,元城人张瑄三甲第一百九十名。
成亮(1623——1663),字寅天,号伾岚,成克巩子。以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张瑄,号石龛。生有异才,雄奇自喜,慷慨谈经世济民之策,毅然以大用期待,未仕卒。其师孟国俊,少以儒雅闻名,二十岁补博士,善作画,每捉笔作画,烟云万状,明浙派画家蓝瑛见之,大惊,自叹不如。筑园圃,养名菊,每日吟诵其中,号“醉陶斋”。嗜酒,兴酣淋漓时作画,不可强得。孤介似迂,其画亦如此。
五月二十四日,升大名府知府刘应锡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
曹州李化鲸举义反清,巨野县、大名府、归德府(河南商丘)纷纷响应,大名府苏自兴、邓名扬、李跃门、刘文明,山东省丁明吾、李化鲸、张近堂等出入直、鲁、豫边境,攻略州县。清调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官军会剿。因大名府地处三省交界,咽喉要道,且义军蜂起。从礼部给事中姚文然奏请,裁真保巡抚,改设总督,驻大名府,辖直隶、山东及河南怀庆、卫辉、彰德三府,以督剿捕。七月二十四日,以原浙闽总督张存仁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河南、山东,巡抚保定等府,提督紫荆等关兼理海防军务。
张存仁向故明官绅侯恂乞讨进军方略,侯恂命其子“负有经世之才”的明末四大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亲至大名府,面见张存仁,提出《剿抚十议》,交付张存仁镇压榆园军。剿议五:逼巢穴、绝径路、困粮食、鼓敌仇、散党援;抚议五:固根本、昭激劝、简精锐、信号令、责屯种。《剿抚十议》几乎成为满清镇压全国抗清义军的基本作战方略。
张存仁改元城书院为总督衙署。因元城书院改为总督衙署,文昌阁废,南关人袁太极矢志募捐重建,历时八年而成功重建。正殿前有门两重,后建有讲堂,供士子读书其中。
是月,大名府大水。
八月七日,免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四府水灾税粮。
十一月十一日,免开州、元城、南乐、清丰、东明、长垣、滑县逃丁荒地徭赋。顺治五、六两年元城县上报逃亡人口两万九千五百六十六人,荒芜土地九百八十五顷六十二亩有奇。
是年,张垣知大名县,廉洁宽平,以良吏自期。下车建劝农亭,督民垦荒田三百顷。元城县请于大名县置驿站,分纾其力,张垣以县小民贫,力请豁免。
一六五零年庚寅清顺治七年
三月六日,日色如血。
夏,旱蝗。
七月四日,摄政王多尔衮建边城避暑,加派直隶、山西、浙江、山东、江南、河南、湖广、江西、陕西九省钱粮二百五十万两有奇。
八月,大名府捕河通判展奇策放纵家仆,且衙役刘庆宇等诈欺小民,将展奇策重律杖八十,刘庆宇流放,赃款追解。
是年,张存仁平山东“土寇”。
一六五一年辛卯清顺治八年
二月十三日,罢边外筑城役,所加派钱粮抵本年正赋。
十八日,因各省“土寇”皆饥民,清兵历年捕剿,多杀良冒功,令今后各督抚剿抚并施,不得藉捕扰民。清康熙《元城县志》城郭图
三月六日,因元城县民王布篮儿从“贼”劫掠分赃有据,又为“贼”探听兵马消息审实。直隶河南山东总督命元城知县胡来相将王布篮儿处斩。五月二十六日,于大名府东关将王布篮儿处斩,家资变卖,妻儿送官府为奴。
八月十四日,斩决大名县叛犯胡恩章。
是月,大名人刘焕以《春秋》举五经魁。其父刘亨嘉,幼龄能作文章,著有《十室居草》。但父子二人均短寿。
十月十七日,升户部左侍郎马光辉为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提督紫荆等关,兼理天津海防军务。马光辉宽严得体,军容整肃,出私囊修大名府城楼。大名府城楼有六,四门之上各有一座,东门南又有两座城楼,为大名府城风水所建。
一六五二年壬辰清顺治九年
三月十一日,升大名府知府梁凤鸣为两淮运盐使司运使。
四月十八日,以元城县知县胡来相为山西道试监察御史。浙江会稽人姜希辙继任元城知县,兴利除弊,百废振修。时清军驻扎大名,供应不少缺,兵民相安。善于断狱,民众称之。
二十八日,升临洮府知府程之璇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大名道。
八月十日,敕程之璇整饬大名兵备道,驻大名府,管大名、顺德、广平三府所属州县及守备军所有司衙门,并顺德所辖关隘,兼制山东、河南等地临境州县、宁山、潼关二卫,兼盐法、马政、粮饷等。程之璿在任,约束官吏恪遵法纪。
是年,黄河决封丘,征调大名府、东昌府、兗州及河南丁夫数万堵塞。
直隶、山东、河南总督马光辉参大名营守备王基昌擅自遣兵丁打纲索银,纵兵滋事,吵嚷衙署,王基昌被革职。
漳河自广平县杜村经元城县贾家庄后绕至广平县平固店直注邱县。
一六五三年 癸巳清顺治十年
四月二日,亲试翰林衔吏部侍郎成克巩等六十二名官员,题为《君子怀德论》一篇,《请立常平仓疏》一通。
二十四日,升吏部左侍郎成克巩为本部尚书。
顺治帝于内三院设汉大学士二人。闰六月三日,以成克巩为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成克巩入阁前,瑞草生其园。
七月,淫雨成灾。兵部右侍郎杜立德秉公施赈,不贪不占,全活甚众。但仍有大批灾民流离,扶老携幼,乞食山东。因逃人法严,山东不敢收留,流民啼号转徙,日至元城县以万计。元城知县姜希辙使垦县内荒田,饥民得以活命。
是年,王主鼎知大名县。
一六五四年甲午清顺治十一年
正月六日,于山东省、大名府、河南省临黄河州县采办堵塞黄河大王庙工程所需八十万束柳,大名府分派一十万束,分派十一州县起运完全。
二十六日,免大名府属上年水灾额赋。
二月二十八日,升李荫祖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副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时云南有军事,带车马粮草长征南下,纪律严明,兵过不扰民。
五月十五日,报官绅捐助名额,马光辉与大名道台、大名知府各捐助银一百两,其他官员捐银三、四十两不等。
六月,地震。
七月,大名县河溢,平地深三尺,淹没禾稼。
一六五五年乙未清顺治十二年
正月十日,免大名府上年灾赋,赈贫民。
三月十九日,殿试进士,大名人刘元征二甲第四十八名,元城人杨标三甲第二百一十九名。刘元征,字伯诚,号梦闺,著有《培园诗集》六卷。
五月二日,斩张世爵(张二咧乔)等九名“强贼”。因张二咧乔等六人病故,命元城县将史风、王汝香、王士奇枭首示众。
十二月十二日,因大名府豆草无出,移南征清军于济南府喂马。
清康熙《元城县志》学宫图
二十三日,免元城、大名、魏三县本年受灾额赋。
是年,榆园义军余部黄三胖活跃范县水上,被捕获,杀害于大名府。至此,榆园义军失败。
冯缵京任元城知县,推崇文教,捐俸银修葺元城县文庙。
一六五六年丙申清顺治十三年
二月二十七日,以晋淑轼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大名道。
三月五日,大风,屋瓦皆震。
五月七日,依路途远近办理钦件,大名府限两个月。
六月,久旱不雨,秋禾槁死,本年地粮全部蠲免。
十月二十四日,因大名府通判冯再京贪赃有据,革职追赃,永不叙用。
十二月二十二日,直隶山东河南总督李荫祖调离大名府。
是年,成克巩奉敕编校《御定道德经注》。
辽东人佟国桢任大名知府,扶良善,除强恶,为政称良。
山东博兴人马国桢任大名知县,催收租税不用刑罚,莅任三月教化大行,终年无人诉讼。
一六五七年丁酉清顺治十四年
正月十二日,以张悬锡为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军务,兼理粮饷。张悬锡,直隶清苑人,以廉洁受知,于总督府门侧书写“臣心似水,国法如山”,一生不负此语。
八月二十四日,以刑部郎中王度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大名道。在任练乡勇,课文士。
岁稔。
一六五八年戊戌清顺治十五年
春,旱,民饥。二月十九日,出内帑,遣刑部右侍郎傅维麟赈广平、大名二府所属一州十九县,督大名道、府、州、卫、所确察贫民赈给。
四月五日,殿试进士,元城人谷峰三甲二百三十三名。谷峰,字飞巫,号北野,元城县沙河岸村人。授四川东乡县令,勤于政事,保境安民,因功升任兵马指挥,至洛阳卒。
十七日,井径、大名两道所属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四府各将赋役编册,呈顺治帝御览。
二十三日,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张悬锡于顺德府迎义王孙可望失仪,学士麻勒吉诘责,受辱激愤自刎,遇救未死。七月十二日于北京自刎,麻勒吉等人因此降级。
五月二十九日,裁直隶河南山东总督,改直隶为直隶省,复设直隶巡抚,仍驻大名府,潘朝选为首任巡抚。
七月二十三日,以成克巩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尚书。
九月二日,直隶巡抚董天机违禁给满洲兵丁印票出海贸易,被罢职,永不叙用。
一六五九年己亥清顺治十六年
春夏,大旱,至六月始雨,秋禾不登。
正月十三日,裁大名县儒学训导。
七月五日,升大名府知府佟图祯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南韶道。
十月二十五日,以刑部郎中许熙宇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大名道。
直隶大名府界山东、河南二省,盗贼出没,抽调大名府中、右两营防剿,缺额清军一千五百名照数募集,盔甲器械由兵部拨给。
是年,唐胤钦任元城知县。谢述度任大名知县。
一六六零年庚子清顺治十七年
夏旱。
成基命第十二子成克大八月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在户部贵州司员外郎任上,受命监督创设广东海关,康熙帝亲选成克大任监督,成克大秉性淡泊,节俭任事,澳门海关官衙朴素简洁,不设后花园,官衙后院即官署,且为官员幕僚下榻宿舍。成克大节俭为中国各朝历任海关监督之最。成克大性情激烈,不合时宜。平生雅好诗歌,著有《历游诗》、《春秋精义》,兼善颜真卿书法。
十月一日,直隶巡抚自大名府移正定府,时王登联为巡抚。
是年,御史萧震《请正人心疏》称:“腹里之将克扣军饷……大名游击宜大明,家蓄优伶数十人,昼夜酣歌……鲜衣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