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史话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大名史话 >> 北宋时期的北京大名府(960年——1125年)

北宋时期的北京大名府(960年——1125年)(8)

发表日期:2011-8-24 15:06:50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一一零二年壬午宋崇宁元年

二月十六日,以知定州蔡京为端明殿学士、知大名府,知大名府蔡卞改知扬州。先是大名缺帅,依制唯有刘奉世可任职。韩忠彦欲结交蔡京,言熙宁故事,尝除学士,请用蔡京,故有是命。

三月十九日,以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

五月六日,韩忠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大名府。九月十五日,降官。

十月十八日,以吕惠卿为武昌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吕惠卿在北京撰《县法》一卷,内分法令、词讼、刑狱、簿历、催科、给纳、灾伤、盗贼、劝课、教化十门。为县之法,此书完备。

十一月十日,置河北安济坊,安置贫病者。

冬,增修御河西堤,高三尺,并开置斗门,决北京、恩州、冀州、沧州、永静军积水入御河枯源。

是年,大名府民户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万八千九百七十六,口数全国第一。大名、元城两县均民户一万二千九百三十八,口四万七千四百一十五。土贡有花绸、绵绸、平绸、紫草。

一一零三年 癸未宋崇宁二年

六月,黄河决内黄县,涨入御河,行流灌大名府馆陶县,败庐舍。复用夫七千,役二十一万余工修西堤,三月始毕,涨水复坏。

九月十七日,令天下郡皆建崇宁寺。大名县有佛现光数十丈,前为白马驾宝车。了云和尚与县民唐富等三千人奉敕在今旧治村东南建白马寺,建浮图五层,极土木之美。明朝改名白佛寺。

一一零四年甲申宋崇宁三年

四月,河北俱大蝗。

十月一日,大雨雹。

一一零五年乙酉宋崇宁四年

二月,颁方田法,自京西、河北两路施行。

闰二月十六日,置陕西、河东、河北、京西钱监,铸当二夹锡铁钱。

二十四日,知大名府吕惠卿罢节度使,为右银青光禄大夫、提举洞霄宫。

七月二十二日,东京开封府四面置辅郡,澶州为北辅,割北京大名府朝城、南乐两县隶之。

是年,连岁大蝗,其飞遮云蔽日,来自山东及府界,河北尤甚。

停“交子”,改行“钱引”。始行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路,印制之钱引,与铜钱并用。每张钱引用六颗印章印制,分黑蓝红三色,饰以花纹、花木动物和故事图画,写明界分、年号、面额。以钱文为单位,有五百文和一贯两种,规定每串千文为一缗,由各路“钱引务”兑换铜钱。采取分界发行办法,以三年为一界,至期以旧钱引换新钱引。宋大观二年后不再有兑现准备,逐渐贬值,以至一缗只值几十文。

一一零六年丙戌 宋崇宁五年

“寇盗”窃发,赋敛岁入有限,开支繁多,一切取足于民,尚书左丞宇文粹中言:“河北衣被天下,而蚕织皆废。” 

一一零七年丁亥宋大观元年

正月,河北都转运使梁子美初倾漕计献宋徽宗,至此用缗钱三百万于燕京购得女真族所产北珠进献,因此而显,由是诸路漕臣效尤,争进羡余。

夏,河北路、京西路河溢,漂溺民户。

一一零八年戊子宋大观二年

正月,强令民输纳免夫钱,河北民众反抗大起。

六月,河朔之民累年负担甚重,多有逋逃之民。五礼记碑

是年,谕大名府尹梁子美立《五礼新仪》碑刻记。时北京有魏博节度使田绪遗爱碑,张宏靖书,何进滔德政碑,柳公权书,皆石刻精品。梁子美毁何进滔德政碑,以其石改刻《五礼新仪》,毁田绪遗爱碑,以其石改刻大乐大成碑。金石学家惜之。

五礼记碑为青石质,高十二点三四米,宽三点零四米,厚一点零八米,重一百四十点四七吨。碑首精雕八条龙,碑额阳面正中为宋徽宗亲书“御制大观五礼之记”八行八个大字,碑身两侧为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墨迹,碑阴刻唐“何进滔德政碑”,碑文改刻“御制五礼记”。为目前国内已知的最大古石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大名县石刻博物馆。

一一一零年庚寅宋大观四年

二月二十三日,罢河东、河北、京东铸夹锡铁钱。

十二月十六日,吕惠卿以观文殿大学士知大名府。

一一一一年辛卯宋大观五年

三月一日,改知大名府吕惠卿为澧泉观使,梁子美知大名府。

一一一二年壬辰宋政和二年

十二月一日,行给地牧马法。自京东路、河北路募人养马,然后推之诸路。受田一顷,仍免其税,养马一匹。

是年,大名人卢昶奉旨校正合济局,删补治法。卢昶为大名府望族,医学名闻河朔,岐黄而下数百家,无不精通。著有《易说》五十篇。元好问为其作墓志铭。

一一一五年乙未宋政和五年

十月八日,诏河北除大名府圣祖殿曾经修饰崇奉外,其余州府有艺祖(宋太祖)、太宗、真宗神御处置办所需物料。

十三日,诏大名府等处都作坊院监官员,依元丰法,将军器监与本路提刑司轮换。

二十三日,令大名府路安抚使姚祐修建大名府天庆观殿宇,所需器物依照生前所用制造。

是年,范县改属大名府。增修御河东堤。

一一一六年丙申宋政和六年

四月二十七日,赐开浚大名府壕河官吏转官有差。

五月九日,内出手诏,大名府天庆观圣祖殿艺祖、太宗御像东向侍立,供奉器具不完备,令大名府路安抚使梁子美修建殿宇,后苑作制造什物,太史局选定吉日奉安。

是年,大名县治由大名府城移治南乐镇(今大名县旧治村),南乐镇本汉乐昌地。明正德《大名府志》载“南乐居北京大名府之南,民物茂盛,堪称乐土,故为南乐。” 

一一一七年丁酉宋政和七年

七月二十一日,复置元城县县尉一员,见管弓手一百五人分在东西县尉下主管捕盗。

一一一八年戊戌宋政和八年

三月十四日,河北路提举常平等事吕颐浩修北京城及被旨行常平赈济法,特转两官,除直秘阁,再任河北路提举常平等事。

是年,大名县令农民以小豆折纳杂草钱。

宋江起义军活动地图

一一一九年己亥宋重和二年宣和元年

二月十四日,大名县政和八年秋税杂草钱,初令民户折纳小豆,民苦秋灾无豆。从民所请,改纳白米(系粟米而非稻米),令往浚州输纳。路远四百余里,方春农事鼎兴,农家因此已有失业之家。

十二月,“赛保义”宋江义军横行大名、京东两路州县,官兵数万无人抵挡。次年二月,又入大名府界。

是年,户部尚书唐恪计考诸路上供钱物之数,其中河北路一十七万五千四百六十四贯、疋、两。

一一二零年庚子宋宣和二年

二月九日,以知大名府梁子美为开府仪同三司、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六月十六日,罢方田法。

九月,罢政和二年给地牧马法,收现马送军,监牧地一如旧制。

是年,南乐县由大名府改属开德府。

一一二一年辛丑宋宣和三年

二月二十日,罢天下辟雍、诸路提举学官事。北京大名府城有赐辟雍诏碑,明代尚存,今不知所终。

是月,宋江等又犯京东、河北,与官军每战皆胜,官兵有“束手就死者”。

十二月十九日,宋徽宗御笔诏书,河北群贼自呼“呼保义”等昨于大名府界往来作过,良民为之惊扰,久之未获。“赛保义”即宋江,宋江率部白日攻打大名府城,杀人如剪草。

是年,诏河南、大名少尹依熙宁旧制,分左右厅治事。

一一二二年壬寅宋宣和四年

正月十一日,令大名府路安抚使邓洵仁择精兵强将,河北漕臣吕颐浩、黄叔敖备齐随军粮草,提点刑狱高公纯不限远近跟踪捉杀“赛保义”,廉访使者钱怿监督,限月内剿除。

二月,宋江、卢俊义等三十六人在大名府接受招安,并开进大名府城,不久,随宋军北上征辽。宋江起义失败。

一一二三年 癸卯宋宣和五年

八月二十九日,以大名府尹王革为延康殿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王革因捕盗无方,以惨酷无状治理。《卻掃编》载,王革出守大名府,残酷弭甚,得盗辄杀,而盗愈多。因杀人众多,王革唯恐仇家报复,卧室周围甲士环绕,一有警报,动辄闭城。徙徐处仁为大名知府、大名府路安抚使,徐处仁大开城门,人情遂安。徐处仁捕盗贼,凡被驱虏农民,虽曾随从惊劫县镇,不曾放火杀人,一律放还。

十一月,京东、河北民众反抗群起。

是年,蝗。河北、京东、淮南饥,遣官赈之。北京大名府杨江、郓州李太子、密州徐靖、沂州徐进、水鼓山刘大郎等各率饥民举义,号称万人,“巡、尉不敢抗,县、镇不敢守”。

元城县尉李若水作有《捕盗偶成》,诗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嗷嗷赤子阴又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杨江被部下尊称“天王”,影响力不亚于宋江,但是其结局无可察考,极有可能像宋江一样接受招安。

一一二四年甲辰宋宣和六年

六月,宋自得燕山,悉出河北、河东、山东之力以馈运官军,一年时间三路民力疲困,重以科敛,加之连岁凶荒,饥兵并起为“盗”。宋军破大名“贼”于超化寺,又追击至内黄。

一一二五年乙巳宋宣和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

刘安世正月一日,赦两河、京西流民为“盗”者给复一年。

三月二十九日,河北置四总管,中山府辛兴宗、真定府王元、河中府杨惟忠、大名府王育,令招逃卒、游手好闲之人为军,监视郭药师。郭药师本系辽将,宣和四年九月以涿、易二州降宋。

六月二十六日,裁北京杏仁五斗、干山药二斤、鹅梨五十颗。

是月,北宋文学家刘安世卒。刘安世(1048——1125),元城人,今大名城南门外原有其故里碑,字器之,号读易老人,学者称“元城先生”。中进士后,不就官,从学司马光,教以诚心不欺妄。后经司马光、吕公著推荐做官。平日居坐不倾倚,书不草率,不好声色货利,忠孝正直。在职累年,以言事激切闻名,时人号为“殿上虎”。 刚正之气形于笔墨间,令人读之感慨,北宋王铚评论其奏疏云:“诹访审订,咸有根据,严而恕,简而不苛,气平守固,辞直事核,皇皇乎仁义之说也”,“乃言官之模楷,辅弼之龟鉴,卿士大夫之药石”(《题抄本尽言集》)。费衮也称赞其《过阙谢表》用事精当,下字工巧,而气节凛凛如严霜烈日不可犯(《梁溪漫志》卷三)。苏轼尝评元祐人物曰:“器之真铁汉!”。著有《文集》二十卷,《尽言集》十三卷,《通鉴音义》十卷。

北宋末年,气候骤然转寒,使我国古代最重要蔬菜之一的葵在河朔消失,被引进的大白菜及其他蔬菜取代。

北宋时期,大名每隔七点六年发生一次蝗灾。

时光,大名人,宋代画家。工画山水,学贺真笔法,笔迹细碎,喜作短松怪石、密林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