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六一年辛丑宋嘉祐六年
五月七日,舍人院试诸州敦遣进士,大名府李抃策论第三等下,赐进士出身。
七月七日,录昭宪皇太后、孝明、孝惠、孝章、淑德皇后家子孙十九人进秩授官。
九月四日,因河北秋稼大熟,出内藏库缗钱一百万,助籴军储。
十三日,赐大名府国子监讲书进士马章绢十匹、米麦各十石。
一零六二年壬寅宋嘉祐七年
七月二十三日,黄河决北京大名府第五埽,漂溺馆陶、永济、清河以北。调兵夫修复加固,八月埽成。
九月,宋仁宗病笃,诏天下系帖(登记在案)之无额寺院皆特赐名,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管内无系帖而房屋在百间以上者亦赐名,得名者千余所之多。
十月二十三日,因天下常平仓粮多被移作他用,不足以度凶年,内藏库与三司共支缗钱一百万,下诸路助籴。
是年,贾昌朝以保平军节度使徙大名府,兼本路安抚使。
一零六三年 癸卯宋嘉祐八年
二月,诏判都水监与河北都转运使同往相视修二股河。
是年,黄河决大名府第六埽,泛大名、恩、德、沧、永、静等州。
一零六四年甲辰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
四月五日,因河北州县官吏补义勇不足,八百余人当坐,当坐官吏多为新任,河北都转运使赵抃奏请以岁尾为期限,令逐渐补充,坐者得免而招募足数。赵抃初到大名,查看府库,前宰相贾昌朝守北京,遣下属告称未有前例。赵抃答以“舍大名,他郡不服”,前往查视。贾昌朝不悦,至是愧服。
五月四日,浚二股河。
一零六五年乙巳宋治平二年
苏辙春,知大名府贾昌朝复徙许州。王拱辰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三月,苏辙出任管勾大名府路安抚总管司机宜文字,上书谢韩琦,作《北京谢丞相启》。
冬,大名士人王临赴顺安军,苏辙赠诗《次韵王林太傅马上》。此外,苏辙在大名任上,诗文还有《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拆司》、《中秋夜八绝》、《留守王贶生日》、《送陈安期都官》、《寒食赠游压沙诸君》等。
压沙寺在今沙堤村东南,北宋时期,压沙寺为大名府一大游玩之所,《全宋诗》中存有大量压沙寺诗。
一零六七年丁未宋治平四年
二月二十四日,宋神宗手批,免除部分州县贡品,内大名府免除鹅梨一千颗、棠梨二千颗。时大名府鹅梨、紫梨为入贡佳品。
五月八日,河北体量安抚使陈荐言,皇佑初年河北饥,以汴米七十余万石,漕运黄河,济一方之民。请依前例转运漕米三十万石,至澶州、卫州、通利军、北京赈灾。从之。
六月,河北旱,流民入东京,赈之。
一零六八年戊申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
三月十七日,以高涣为大名府路兵马都监,其余使臣废罢。
二十三日,诏河北转运司赈饥民。
五月三日,募饥民补厢军。
六月二十三日,以内侍押班李若愚提点制置河北屯田司,熙宁四年二月罢。
二十五日,黄河水涨溢,诏都水监、河北转运司疏治。
七月九日,以大名府知府陈升之知枢密院事。
二十一日,河朔地大震,涌沙出水,破城池、庐舍,吏民居住茅舍。
二十二日,遣使安抚河北,民心得安。
二十七日,降空名诰敕七十道付河北安抚司,募民入粟。
八月二日、四日,河北复大震,或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居多倒塌,压死甚众。有一日十数震,有逾半年地震不止者,大量灾民流离失所。
九月十六日,河北、河南分置监牧使、都监各一员,刘航为河南监牧使,崔台符为河北监牧使,大名府、洺、卫、相州等监,分属两使,河北监牧使官廨在大名府、河南监牧使官廨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河北监牧使共管牧地二万三千顷。
十月一日,听牧地隶县。
十一月十八日,因黄河东流、北流之争,令司马光等前往北京巡视。
十二月一日,命京东武卫四十二指挥分隶河北都总管司,六指挥隶大名府路,三十六指挥分隶定州、高阳关两路,分番前往戍守。
二十七日,崔台符奏请占佃牧地民户所出租税,自今尽归河北监牧司支用。从之。
宋神宗手诏韩琦徙判重灾区大名府,充安抚使。
是月,兵部上河北义勇数,河北三十三郡旧籍十八万九千二百,今籍十八万六千四百,为指挥四百三十。
是年,据群牧司奏报马监草地四万八千余顷,以五万匹马为率,一马占地五十亩,大名、广平四监余田无几。
一零六九年己酉宋熙宁二年
正月,开二股河导黄河东流,待北流淤浅,即塞北流,放出御河、胡卢河,下纾恩、冀、深、瀛以西之害。
因河北连年不登,水溢地震。春作之时,百姓弃家园,携老幼,流徙于道。宋神宗赐韩琦诏,经制之方,由其便宜从事,毋使加重民困。黄庭坚目睹河北流民惨状,作《流民叹》哀之。
二月十二日,韩琦赴任大名府。任上殚精竭虑,多法赈灾安抚,流亡之民渐次还乡。韩琦(1008——1075),字稚圭,安阳人,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称“富韩”。 因兵役、河役繁重,灾害韩琦颇多,民变迭生,盗贼猖獗,时大名府、邢州、洺州、磁州等州有军贼或十人、十五人至二十人,惊劫人户,掠夺递马并乡村马驹,倏忽往来,不辨头领并人数。大名府推行宵禁,上元之夜也不变通,百姓极为不便。韩琦据实上奏,于是大名府驰禁。
韩琦喜营造,“凡所临之郡必有改作,皆宏壮雄深称其度量。”在大名府治正寢之后稍西建堂五楹尤大,其间洞然不为屋室,号“善养堂”,为其平日宴会休息之地。在大名府城南筑望春亭,春季宴会其中,有“此日倾城乐御河”之句。在大名府治后院建晚香堂,宴饮诸监司,有“莫嫌老圃秋容淡,惟爱黄花晚节香”句,因以冠名。在大名府城东旧府治西园修建有骑山楼,韩琦《安阳集》卷十五有《重九晚登骑山楼》等诗。压沙寺种植梨树千株,每当梨花盛开,远近群至,携觞于花下饮,韩琦取唐人“梨花白雪香”之句,令寺僧于林间建雪香亭。《墨庄漫录》卷三载有压沙寺种植梨树之嫁接法:“其栽接之故,先植棠梨本上,侯始生枝条,又于枣木大枝上凿一空,度接活梨枝条于其中。不一二年,即生合,乃砍去枣上之枝,又断棠梨下干支脉,即梨条已接于枣木矣。结实所甘而美者,以此。”
因韩琦在魏都(北京大名府)久,辽使者每过临清界即告诫其下:“此韩侍中境内,甚勿乱索。”过魏都,移牒必书名。韩琦治魏五年,魏人于熙宁禅院立生祠,塑像,每岁七月二日韩琦诞辰那天祭祀,唐宋两朝大名府所建生祠唐为狄仁杰、宋为韩琦。司马光作有《宋韩魏公祠记》。
宋太宗、仁宗尝猎于大名府之郊,题诗数十篇,贾昌朝刻石留存。韩琦留守时,奉旨修缮,得诗于班瑞殿之壁。幕僚有劝韩琦摹本进献宋神宗,韩琦不为。后韩绛知大名府,遂进献宋神宗。
十五日,甘霖普降。
二十二日,差官将河南、河北两监牧司旧管诸监牧马草地,详具四至上奏。
是月,从察访使曾孝宽言检河北施行民户以物力养马一事。时诸监既废,朝廷缺乏战马。户马法始于此。
四月,行均输法、青苗法,为王安石变法之主要内容。首施河北、京东、淮南三路,次第及于诸路。
五月十六日,河北监牧使所辖牧马监各有奇工巧匠及精通乐艺者不少,令尽拣送本州,换成厢军。
六月,修二股河。七月,二股河通快,北流稍自闭。二股河西北有荊家、鹊城、铭、房四埽,周匝五十余里,黄河行流在此堤埽之下。自北流断绝,于二股河北岸起堤防,上流逼近河身,渐次东北,远距河仅一二百步或一二里。
八月十二日,黄河东徙,北流浅小。十四日,北流闭。十七日,诏闭断北流。黄河并为一流后,退出“滩内民田数万顷,尽成膏腴”, 黄河河道治理效果颇为显著。北流既塞,黄河自其南四十里许家港东决,泛滥大名、恩、德、沧、永静五州军境。
河朔夏秋熟稔,常平仓籴米,斗米不过七十五至八十五钱。九月五日,出内库缗钱百万,籴河北常平粟。
十月,大名府为河北要地,每年十七县常赋入左藏库,海输山委,而旁临官吏府舍,火势蔓延,容易殆尽。令在大名府城内四野无人处新建库房一百一十七间。
十一月,因武臣不足以察举所部人才,罢诸路提点刑狱武臣,重新启用文臣。
闰十一月七日,调镇、赵、邢、洺、磁、相六州兵夫六万人浚御河,寒食节后动工。河朔累经灾伤,夏秋虽稔,然疮痍未复,六州之人,奔走河役,远者十一二程,近者不下七八程,比常年劳费过倍。
是月,差官提举诸路常平、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
是年,北京骁武骑兵七并为五。
一零七零年庚戌宋熙宁三年
正月十三日,诏诸路散青苗钱禁抑配。京东转运使王广渊在河北,估价田地青苗,第一等十五贯,第二等十贯,第三等五贯,第四等一贯五百,第五等一贯。王广渊入奏称民间欢呼歌舞,歌颂圣德。右正言李常、孙觉弹劾,称民间喧然不以为便,于是降此诏。
二月一日,韩琦言青苗法扰民,请罢。二十四日,韩琦解河北安抚使,只领大名府一路。大名路推官苏辙上书,请禁行青苗法,罢官。
宋治黄河东流堤防。时方浚御河,韩琦认为御河漕运通驶,不至有害,不应减黄河工役。于是减三万三千人,专治东流,以纾大名、恩、德等地水患。四月,河成,赐役兵缗钱有差。时御河岁漕一百万斛。
三月,大名府重建左藏库竣工。四月十一日,元城县令强至撰《立重建左藏库记》,文见《祠部集》。
二十四日,为抑制商人牟取暴利,命河北便籴司于大名府等处差官置场,寄籴斛斗,后推广各地。寄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调控粮食市场的手段。
六月十五日,河北都转运使刘庠言新修御河成。
七月二十七日,诏三京留台、国子监及诸州宮观、岳庙所差提举管勾官等添支官员,视同知小州、同小州通判。
十月二十一日,舍人院试诸州遣人,大名府尚景淳论并策第四等上,赐同进士出身。先是,访求节行、才识、学术之士,诸路应诏,送舍人院试,故有此命。
十一月十九日,因大名府等州军今秋薄熟,依旧法作两料青苗钱,许灾伤州军预支。
十二月九日,立保甲法,先推行于永兴、秦凤、河北东、河北西五路,再遍行于天下。籍民为保甲,每日操练,禁令苛急,往往逃为盗。因保甲夺农时,于是第五等户得免。
十二日,诏大名府路州军灾伤县衙前、公人、百姓等欠官物,如本户放稅及五分以上,待夏税丰熟送纳。
二十二日,行免役法,推行于诸路。河北籴便司置勾当官一员,令提举官保举。
是年,因连年大稔,流民返乡,震坏城墙,修缮完固。
自是年起止熙宁九年间,河北东路水利拓耕为田十一处,一万九千四百五十一顷五十六亩。
一零七一年辛亥宋熙宁四年
正月六日,诏鬻天下广惠仓田为河北路、陕西路、京东路常平仓本钱。
是月,立河北、京东贼盗重法。
二月一日,置京东西、陕西、河东、河北路学官,使之教导。给田四十顷以赡士,并置小学教授。
五日,河北转运司输钱十万缗给太原,以备军费。
二十二日,韩琦改永兴军节度使,再判大名府。韩琦辞永兴军节度使不拜。
二十五日,京东自濮州至河北,大风异常,百姓惊恐。
六月四日,因河北旱饥,饥民为盗者,减死刺配。
十二日,命河北广惠仓钱斛并入常平仓。
七月八日,北京大名府黄河新堤凡六埽,第四埽决。二十三日,第五埽决,漂溺馆陶、永济以北,贯御河,奔冲为一。坏田三十万顷、庐舍三十八万。王涣之安抚赈贫,收养儿童,役使丁壮,所活三十五万口。
八月五日,以都水监丞、河北兴修水利程昉修治二股决河。
十四日,因黄河泛溢,全魏(大名府别称)居冲,韩琦乞重责。
十二月十一日,宋神宗批,河北便籴司减军粮数至多,当此丰年物贱之际,实为可惜。今后可依每岁数目收籴,不得减省。
十四日,赐河北转运司度僧牒五百,紫衣、师号各二百五十,令河北转运使王居卿开修二股河上流,立软硬二埽,不与水争,朝廷以为都水法。
二十三日,命修塞北京第五埽决口,并开二股河上流。
是年,始榷河北盐。
一零七二年壬子宋熙宁五年
春旱,北京自春至夏不雨。元城知县强至作诗《壬子岁旱》,诗云: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不雨讫夏尾,天地一炉鞴。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
正月二十三日,开修二股河,调集十余万丁夫,差高阳关路钤辖康庆、大名府路都监高政各领兵一千,驻劄役所。
三月十六日,因塞北京第五埽决口,导黄河入二股河,赐宋昌言、王令图、程昉等钱银有差。
四月十八日,二股河成,深十丈,广四百尺。浚二股河时稍堵塞黄河决水,至此黄河水入二股河而北京决口亦塞。二十二日,因北京第五埽决河堵塞,赐张茂则以下御筵于大名府,仍命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宋敏求在决河处致祭。
五月,行保马法。废大名、安阳牧马监,牧地归民耕用。
六月十二日夜,大名府知府韩琦赴龙坛祷雨,三日后,雨至。时调丁夫修黄河,河北调急夫尤多,有田桑失业者。黄庭坚
七月十四日,赐故河北转运副使王广廉家眷二百缗,录用其女婿姚大忠为郊社斋郎。王广廉率先推行朝廷新法,劳卒于官,而身后无子孙,故有此诏。
闰七月,蝗蝻几遍河朔,大名府、祁、保、邢、莫四州、顺安、保定二军奏蝗蝻为害,除捕未尽。
八月九日,赐河北常平司内藏库钱五千万缗,于近边或沿黄、漳、御河通漕州、军,丰年市肆籴军储。
是月,因田赋不均,重定方田及均税法,颁天下。
是年,举四京学官,黄庭坚考得优等,任北京国子监教授。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高城乡双井里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自号山谷道人,人称黄山谷、黄太史、豫章先生、黄文节公,晚号涪翁。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宋史》有传。
一零七三年癸丑宋熙宁六年
二月二十八日,知大名府韩琦改判相州,韩绛自许州徙知大名府。
三月二十五日,置诸路提点刑狱司检法官各一员。
四月,始置疏浚黄河司,自卫州浚河至海口。李公义制造铁龙爪扬泥车浚河,宦官黄怀信更新成浚川杷。杷下北京,由都大提举大名府界金堤范子渊与通判、知县试浚二股河,八小时内浚河深三尺至四尺四寸,每年可省浚河费用数百千万。于是置浚河司,以范子渊为都大提举,李公义为下属。黄庭坚作有《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记此事。
五月十九日,河北路察访副使赵子几称,所栽榆桑,夺占耕地,牛羊不敢放牧。先前,在河北沿边种植桑榆杂木,即可限制敌骑纵横,又可作为木材。命以栽种榆柳为名,置司大名府。
六月十七日,劝课栽桑。向来河朔多桑麻,河北路茧丝、织纴之所出,丝织业是家庭主要副业。《宋会要》食货六四匹帛条中,载有一年间全国匹帛总收入数量。据载,绫总数为十四万七千三百八十五匹,其中河北东路为二万二千三百二十一匹,占天下第一位;绢总数为五百三十八万二千七百零九匹,其中河北东路为六十七万九千四百七十匹,数额仅次于两浙路而占天下第二位。丝棉、葺线总数是一千三百八十五万二千七百九十七两,其中河北东路为一百一十三万四千六百五十三两,河北东路少于江南路及梓州路,占全国第六位。紬总数为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六十六匹,其中河北东路为八万九千零五十九匹,占第四位。
二十一日,诏河北路春夫不得过五万人,岁以为常。
七月二十七日,分河北路为东、西两路。东路治大名府,辖大名、开德、河间三府,沧、冀、博、棣、莫、雄、霸、德、滨、清、恩十一州,德清、保顺、永静、信安、保定五军,五十七县。大名府辖元城、莘、大名、内黄、成安、魏、馆陶、永济、临清、夏津、清平、冠氏、宗城十三县。
知大名府韩绛言,安抚司旧封椿钱帛八十六万,转运司借用过半,相承岁久,乞朝廷拨还。诏除之。
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
十月,动用民工一万三千余名,于大名府第四、第五埽等处开修直河,深八尺,使黄河回归二股河故道。又用浚川杷疏浚二股河及清水镇河(今南乐县东)。范子渊称黄河全数回归故道,退出民田数万顷。诏大名府核实。因政见不同,文彦博称黄河并非浚川杷可以疏浚,至愚之人,皆知无用。
十一月二十四日,借大名府提点刑狱司封椿茶税钱八万七千缗,付河北东路都转运司籴边储。
十二月,省大名县入元城县,大名县治废为镇。《舆地广记》卷六载:大名县治本为汉馆陶县地。今大名县包头村名古赵城,为贵乡县废治,大名镇当在此。
是年,魏县治由今大名县南马头北迁至洹水镇(今魏县旧魏县村),魏县治废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