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49年10月04日
【版号】5
【栏目】
【作者】
九月份,河北省农村的主要情况,是广大农民胜利进行了秋收,并从各方面准备了种麦;在灾区则开展了生产渡荒运动。现全省正在开展秋耕种麦运动。
上月中旬,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出了秋收护秋工作指示,各县区均作了具体布置,不少县份抽调大批干部下乡,广大农民在各级党政干部领导下,广泛的组织互助,妇女儿童普遍下地,并掀起群众性的护秋运动,使绝大部分地区,秋收工作顺利完成。除灾区外,大部地区年景约在七成上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超过数年来种植面积的全省巨量棉田的丰收。石市郊区棉花收成在八成以上,故城棉田比去年增产三十四万余斤,中南部地区棉花平均可收七成以上,全省棉田九九二六六八○亩,除灾区外估计可产籽棉七亿二千万斤。
在秋收中,各地党政干部、农场的技术人员,都深入发动农民进行了田间选种,任县各村用“比收成”办法进行推动,四区八个村有九百余户进行了选种。满城三区由于村干部在领导选种中充分发挥了骨干分子的作用,十五个村有千余户进行了选种。各地经验证明,充分动员起村干、党员等骨干力量,以本村实际例子进行动员,是领导农民选种最有效的方法。
有些地区在秋收中开展了群众性的生产总结运动。如邯郸专区普遍展开了“检查生产比庄稼”。鸡泽肖湾村比出村民李景梅的庄稼长的最好,他的深耕细作多施肥被全村农民所认识,纷纷指出向他学习和竞赛。保定专区通知各县,选择优良农产品,以便秋收后举办农业展览会。这种以群众的生产、斗争经验教育群众的作法,这对明年开展大生产运动将有巨大的意义。
与秋收同时,各地农民以各方面积极准备了种麦。不少地区由于普遍组织了互助和广大妇女的参加秋收,使得送粪、耕地得以顺利进行。如邯郸各县,在“今年比粪堆,明年比麦堆”的口号下,鸡泽、广平、大名等县十八个区又三十三个村统计,粪坑由四万零六百个增到五万四千多个,可积粪十六万三百零八车。易县各村农民曾普遍帮助军属压肥。邢台专区农民不但积下很多肥料,并且都做到多翻一遍地。在秋收当中,各地农民都抓紧了送粪、犁地、备种。
在灾区,种麦是生产渡荒的中心环节之一。各县均抓紧了领导排水。据昌平、天津、建国等八县统计,共挖排水沟一百八十一道、顺水口二十八处,脱出被淹土地一百八十余万亩。沧县专区,正确执行了小利服从大利、下游服从上游、老洼服从新洼、低地服从高地原则,排水脱地四百四十四万余亩,占淹地面积百分之八十五。为解决灾民的种麦困难,大部水灾县份,普遍发动互助、互借、互换和自由借贷。如通县专区绝大多数灾民,依靠这个办法解决了麦种困难。少数重灾村、困难户,由供销社贷放了麦种。经验证明:发动群众互助、互换、互借和自由借贷,是解决麦种困难最有效的办法。发动互助,发动妇女下地,是解决种麦中人畜力缺乏唯一有效的办法。同时,在各级供销社和党政干部帮助领导之下,灾区开展了各种副业生产,以贯彻生产自救方针,绝大多数农民对渡荒具有高度的信心。为了完成种麦和麦田增产,各地除领导农民自己从各方面努力外,政府、供销社均准备了大批种籽、肥料、信石等,贷换给农民。仅据武城、博野、唐县等十一县供销社及邢台专区供销社南宫办事处等不完全统计,就准备了麦种五十八万斤、肥料近五百万斤、信石数百斤。同时各地采用麦子换购棉花的办法,也解决了农民一部麦种困难。为了麦田增产,各县除准备了很大一部分优良品种外,很多县份开展浸种运动。经验是:村干、党员首先须学会浸种方法,然后再带头推动,以实际试验效果,教育农民。
目前全省种麦运动已经开始,为使种麦不影响种棉,邯郸地委和专署已发出指示,获鹿、博野等县均做到统一计划。但各地尚须广泛宣传,号召多留棉地;并应坚决贯彻棉价政策,保证棉民利益,以打下明年种棉基础。
【河北一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