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物
历史名人
当代人物
游子风范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大名人物 >> 当代人物 >> 卢院明

卢院明

发表日期:2013-1-11 10:48:35 作者:佚名 浏览数:


 

用人品做人 用人格做事

 

——2012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王村乡中心校 校长 卢院明   

卢院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12月出生,1995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王村乡中心校校长。

20117月被大名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9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明星校长”, 20124月县政府授予“大名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5月在邯郸市教育局“强力提师能 创建新课堂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奖励,20126月被中共邯郸市教育局工委、邯郸市教育局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党组织书记”等荣誉和称号。

王村乡位于大名县西北边缘,西与魏县接壤,北与广平县毗邻,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教育资源相对薄弱。 全乡现有两所中学,11所小学,3所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工246名,在校生3718名,在园幼儿926名。在县教育局、局党委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下,卢院明校长团结带领全乡教职员工用人品做人、用人格做事。真抓实干,求实创新,锐意进取,充分发扬“无畏、合作、实干、创新”的大名教育精神和“一年一大步,两年有起色,三年晋先进”的奋斗目标,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使王村乡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变化:新课堂创建工作效果非凡,基础教育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巩固;教学成绩显著提高,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直接或者间接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认可;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全乡学校容校貌布局合理,新颖别致;全民办学意识明显增强。教育管理日益强化,不断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全乡形成了风清、气正、劲足、势强的教育大好局面:在今年上半年全县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在六年级会考中名列全县第三,20121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114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9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称号。在新课堂创建中建立了自己的教学模式----116模式,20123月、5月先后获得邯郸市教育局和大名县教育局的赞赏。五月份全县新课堂创建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王村乡的成功召开,在外上学的孩子返回就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劲头有了显著变化,在群众中又增添了良好的口碑。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格依法治教。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重点抓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管。加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建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廉洁从教意识。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2、以德育为先导。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要为学生未来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要继续以“养成教育”作为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德育的重点工作。学校将严格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放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来,持之以恒地开展德育活动,使养成教育逐步常规化、制度化。

二、以人为本,加强两只队伍建设。校长队伍:通过校长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校长的管理和领导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校长队伍。本学年将通过公开竞聘的形式,选拔出一批年纪轻、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到领导岗位上来,使校长队伍更加充满战斗力。教师队伍: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三项工程强师提能。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第一要务,为此我们积极推出“三项工程”即:大力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和青蓝工程,一批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取得突出成绩。两年来我乡分别选派李学辉、李岳芳等老师赴省、市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计200人次。李运刚等老师在市级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李学平等教师分别被评为邯郸市级、大名县级骨干教师,姬书英、吴晓辉等老师被评为邯郸市模范班主任、创建新课堂先进教师、大名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

三、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狠抓教学质量。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新课堂建设。一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切实抓好常规,落实教学“五认真”(备、上、批、辅、研)。二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改进培养模式,着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课题,设计专题,围绕问题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课改工作。积极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三是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督导,提高管理水平。全乡各学校严格遵循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切实搞好学科教学研究,把提高学生素质的工作重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上来,加强课堂教学考评考核。中心学校启动以全乡性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考核,使全乡上下形成“超、实、严、跟、帮、挂”的课堂达标考核机制,即:意识超前、准备超前、启动超前、基础坚实,措施落实,培训学习扎实;严格考评、严格管理、严格奖励;实行跟踪听课制度;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和课堂达标考核与晋职、评优、评先、优化组合、期末量化考核等工作挂钩。 

2、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教学常规的督导检查,向课堂要质量。制定新学年《教学目标管理制度》,中心校与各学校、学校与课任教师层层签订《教学目标责任状》,严格兑现奖惩。加强毕业班的管理。积极召开毕业班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毕业年级的各项工作,倾听毕业年级教师的心声,帮助他们创造有利条件,为优异成绩的取得提供保障。本学年在全县成绩靠前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加强校本教研,细化教、科、研工作,倡导“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实务研究。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开展教学创意、教学设计、学生探究性学习研究,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向,探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高扬新课堂创建旗帜。在领跑全县新课堂创建的路上,继续高举新课堂创建旗帜,在王村集小学和魏庄联办小学两所示范校的引领下,鼓励引导其它学校创新自己的教学特色,探索总结出新的模式,让新课堂在全乡结出累累硕果。 

四、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品味不断提升。

干净、整洁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文明的提升。借着督导评估验收的东风,我乡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了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作,打造优美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全乡学校共种植花草树木1500余株,粉刷校园3500多平方米,制作标语300余条,大力提升了全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魏联小学的实例就摆在大家的面前,目前,魏联小学、王村集小学、一联小学、柏村、杨固、大李凝等多个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已凸显全县较高水平

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开展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味。

五、强化学校管理制度 构建学校“和谐校园”。

1.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抓好教师管理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严格常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责任,细化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发挥备课、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和质量管理的作用。

2.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创建 “和谐校园”为载体,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以法治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重点,以校园及周边整治为突破口,以“健全责任制、构建防范网、提升自护力”为主要内容,积极打造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具有安全感的校园。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点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逐步完善学校内消防设施,构筑治安防控体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

六、其它工作。在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全面落实好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新学年的基本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无畏、合作、实干、创新”的大名教育精神,以“抓管理,提质量,强素质,树形象”为宗旨,以促进校长队伍和全体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突破口,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健全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机制为手段,继续高举新课堂创建的旗帜,在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精细实管理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创建品牌学校和特色学校上有新跨跃,率先实现“一年一大步,两年有起色,三年晋先进”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