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文化名城 >> 吉林

吉林

发表日期:2013-1-10 15:24:50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全国惟一的市与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有23个少数民族。吉林市历史悠久,气候宜人。 

殷周时代,这里已有氏族部落。秦代以前,居住着满族祖先“肃慎人”。汉称挹娄,北魏称勿吉,隋改称靺鞨。辽代后改称女真。1115年,女真人建立金国,灭辽后,吉林为金国领地。明朝,隶属海西女真乌拉部统辖,为“乌拉国”。明万历四十一年,吉林归属努尔哈赤统治,成为后金领地。 

清康熙皇帝于1674年东巡吉林时,巡视水师营后,挥笔作诗,名曰《松花江放船歌》。因其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吉林市旅游资源丰富,松花江低回慢转,呈S型穿过市区。四面被龙潭山、小白山、朱雀山、玄天岭环抱,如神话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拱卫,还有西团山、东团山两座古文化遗址遥遥相望。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江水,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雾凇,亦称树挂、雪柳,是吉林市特有的景观,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独具特色的冰灯、河灯和庙会是吉林传统文化习俗。吉林是冰灯的故乡,吉林人民3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一传统的吉庆娱乐活动。最初的冰灯是在器皿中盛水,待其冻结到一定程度形成冰壳时,倒出中间的水,然后在中空的冰壳内点燃灯火而成。河灯是超度溺水亡灵而作的法事演变为文化娱乐活动的。 

吉林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多姿多彩的满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吉林市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宗教祭祀诸方面深深地烙上了满族文化的印迹,依稀可寻觅到几百年前的风采。马褂、旗袍是满族的民族服装,曾风行于全国。满族的食谱和菜肴颇具特色,白肉血肠是独享吉林食苑的美味。宽敞的庭院和山墙上的垂鱼、腰花砖雕饰件以及庭院东南角竖立着的祭祖喜鹊的神竿——索罗竿,是满族四合院的鲜明特点。 

吉林市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 

1994年国务院公布吉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