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麦占,大名县西付集乡前户村人,1965年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学高级职称,邯郸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邯郸市劳动模范,河北省模范教师。现任大名中学校长。历任大名一中政教处主任,副校长,工会主席,党总支书记等。

田成平,大名中学高中15班学生,1959年——1962年在大名中学学习三年,196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青海省、山西省省委书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现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早在1993年,时任青海省省长的田成平曾给母校赋诗一首:“三十年前故乡事,至今最忆母校风;教育为本兴百业,翘首东望新大名。”对母校的一往情深和殷切希望跃然纸上。田成平的这首诗装裱后至今悬挂在我的办公室,成为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2005年8月大名一中60年校庆时,我与时任大名一中校长的田志江等同志曾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拜访过已任部长的田成平。
今年2月1日到8日,我带领学生到北京参加了六和兴助学中心理事长薄熙成先生组织的“兴大学员交流会”活动。2曰上午我与教育局巩建山局长有幸又一次拜见了老校友田成平。
一走进田成平部长办公室,田部长就微笑着迎了上来,并指着我说:“我见过你”。我真是惊叹田部长的记忆力。
我简要汇报了大名中学目前的发展情况,田部长已沉浸在了对往事的回忆中:咱大名中学老校门是否还保留着?正对大门的小礼堂是否安好?学校的枣树林、石榴树是否还有?……。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应答不暇。
田部长说:“办好教育生源固然重要,但培养一批好教师尤为关键。大学也一样,一个知名教授就可以创办一个水平较高的院系。我上高中时就遇到了一批好老师,像语文老师靳老师,空军飞行员出身,但他的课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靳老师的外语也特别好。数学老师刘志仁,上课是不带圆规和三角板的,而几何图形随手一划就特别规整。还有海南籍的化学老师王兴访、班主任栾景林老师……。只可惜我上学时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入学时我们年级共计200人,到高考时仅剩下了103人。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善待老师。
提起学校管理,田部长也感慨颇多。回忆起了当时的校长黄友贤、副校长齐协恭等,讲他们都是教学业务型专家,要求严格,管理有方,勤恳敬业,无论教室、操场、宿舍,随时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正因为有严格的管理和较高的升学率,周边区县到咱们学校来求学的人很多。就拿我们班来说,就有四个县的学生,除大名外,还有魏县、广平、曲周的很多学生。别的班、别的年级还有许多河南、山东籍的学生。
对大名中学今后的发展,田部长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学校要保留部分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学校文化底蕴,注意继承和创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好的育人环境。
田部长还回忆起他十岁时就只身到大名县城求学的艰辛历程,让我和巩局长都很感动。
当我和巩建山局长邀请他方便时再到家乡、到母校看看时,田部长说:“我还是1991年回了趟大名,转眼间也快二十年了,那一次到母校看了看雍成业老师,不想现在雍老师已作古多年了。现在我退休了,今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了,一定多回家看看。”
最后,田部长还饶有兴趣的听了我和巩局长关于大名县城与农村建设的介绍,六纵九横县城新格局,我县目前为脱贫致富打造四个“金饭碗”和“宋府明城”建设。
不知不觉,我和巩局长在田部长办公室已有两个多小时了,为了不过多打扰田部长的工作和休息,我们再三话别,才离开了田部长办公室。
我们为田部长的和蔼与热情所深深感动,更热切期盼田部长能再来家乡、母校早日成行。
转自2010年3月1日《大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