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46年11月11日
【版号】2
【栏目】
【作者】本报讯
【本报威县六日电】大名四区[1]自上月中旬起,全区七个小区的填平补齐运动已全面展开,斗争了奸霸地主等一百四十八人。另处理了中农成份的特务与贪污伪村长等七十二人。对这些人的问题只是让他们向群众认错改过,并未予经济上的处罚。在这一时期中,四区掌握中农政策上,有如下经验:(一)统一思想,使干部明确团结中农、吸收中农参加运动,是团结农民大多数的关键。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具体照顾,不是空喊。(二)小穷村要求斗争富裕中农时,要动员积极分子检讨,弄明白中农是如何致富的。说明中农虽也有小气、吝啬等缺点,甚至部分的放过高利贷或有贪污情事,但这些缺点错误可以在农会中开展教育与批评,使其改过,并经过调解解决纠纷问题。某村一个中农卖米时给的不够数,大家要罚他,后经积极分子讨论,说做生意都有这个毛病,群众说:“这是小事,算了吧!叫他承认错误就行。”为了解决没有地主的小村土地问题,提倡小村向外村求援,同时发动大村赠财赠地给贫村。(三)富裕中农受斗争影响,发生错觉,要自动献财献地时,农会要分析他“自动”的原因,进行解释、安慰,使他不要恐惧,有错则认错,并欢迎他参加运动。
【注释】
1、大名县四区:1940年建立,其范围东至辛庄、南至油粉町,西至前齐庄,北至马村,辖60个自然村庄。1942年重新划分四区,以韩庄为中心,东至万堤,南至油粉町,西至魏庄,北至马时庄。1945年,建大名市,进行第三次划分,以六区为基础,将大呼庄、小呼庄、红庙、苗庄划归五区,其余村庄和原四区东北部合并为新四区。新四区包括:赵屯、丁屯、连屯、王屯、代庄、杨庄、吴李庄、大董村、阮村、廉山庄、李山庄、徐山庄、邓台、巩台、阎沙岸、白沙岸、大桂村、范村、贾许村、连庄、白杨庄、玉皇阁、陈坟、曹桂村、薛村、张谷村、潘村、董村、西曹村、张郭村、井村、卞村、苏楼、林村、王村、肖村、赵村、韩村、城角、堤上、何村、谷村、尤村、郑村、周庄、后安庄、前安庄、北门口、郭庄、朱庄、老庄、任庄、南桥口、北桥口、小辛庄、厂门、范王庄、齐楼、刘庄、潘庄、程村、兆固、辛庄、万堤、麻庄、李二庄、石家庄、前屯、后屯、孙梨园、王庄、二集、大潭口、小潭口、前桥、后桥、张庄、潘庄等自然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