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协调好工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修志、用志、学术研究、其他工作等有关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适应内容,我们不管做什么,还要采取适当的形式。首先要确定其科学丰富的内容,然后采取科学有效的形式,达到反映内容的完美形式、无实际内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没有适当形式的内容,也难以反映和表现出来。拿修志来说,一部志书的好坏,既要有记述内容的资料丰富翔实,也要做到符合志书体例要求,才算一部好志书。用志也是如此,既要选好用志项目,又要实现其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术成果也是一样的,要采取适当形式,促进方志学科的研究。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和完善结合问题。
六是协调好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关系。硬件建设包括我们的办公场所条件、方志馆、信息库等方面的硬件建设,还要包括队伍建设、机关建设、文明单位、制度建设等软件建设,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协调进步。这就告诉大家,要继续做好方志馆(室)、省情网站、省情数据库,改善办公条件,优化机关环境,完善硬件建设,这也是史志事业的基础性建设,必须夯实这个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思想教育、学术研究力度,进行体制机制长效制度建设。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把硬件建设搞好的基础上,一定要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使其思想、政治、业务、作风方面适应工作的需要,也要把机关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抓好。不断使史志工作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和谐发展。
七是协调好主体任务与辅助任务的关系。在以修志为主体任务期间,我们要以修为主,确保第二轮志书的圆满完成,这是修志工作的主体,三级志书、年鉴、月报也是我们日常的主体任务。《条例》规定: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也就是说,修志编鉴是地方志机构的主体业务,也是实际工作的“两轮驱动”。地情网站、方志馆、信息库建设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作为辅助任务讲,要指导好部门志、专业志、村镇志等编修工作,不断拓展修志工作领域。所以,在修好省、市、县三志书过程中,要把年鉴、月报、地情书编好;也一定把地情网站、方志馆、信息库、基础建设工作做好做扎实;同时,注意指导编好部门志、专业志、村镇志及其他地方工作。应该是突出主业重点,顾及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切忌不能搞单打一。
八是协调好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关系。史志工作的业务建设是史志部门工作职能的要求,是必须做好的本职工作。业务建设的多寡好坏,是衡量史志部门工作水平的最终标志,做的又好又快,是高水平的体现。其业务建设包括修志用志、理论研究、地情信息化等方面。那么队伍建设,是指史志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的建设,总的要求是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学术交流的途径,达到其政治上坚强,业务上精湛、作风上过硬,形成一支适应工作需要胜任本职岗位的史志队伍。队伍建设是业务建设的组织保证,业务建设是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只有队伍建设强,业务建设才能搞的好,而业务建设突出,不仅是对队伍建设水平高低的反映,也是对队伍建设的激励和促进。因此,正确处理好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的关系,协调好二者共同发展,是史志工作部门领导的职责和任务。
九是协调好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关系。从长远讲,我们要对全省史志事业的发展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这具有长期性、稳固性、战略性。我们在全省十一五规划中,对我省史志事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提出了战略要求,它的实现,要靠我们一肯一个脚印走下去,通过一个个、一步步的工作逐步实现,使队伍建设、成果建设、基础建设有更高水平。同时我们在今年全省会议上,对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措施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今年的工作目标。我们就是依靠近期工作目标和措施,逐步加以实施,完成好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逐步向远期工作目标靠近,同时,也要制定好远景目标。没有远期规划,就会失去发展方向,没有近期目标,难以逐步实现远景目标。
十是协调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经过几十年的工作,我们总结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工作规律,我们必须按照工作的科学规律办事,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继承发扬光大,这是不能动摇的原则。我们在今年全省会议所总结出的七条基本经验、六大发展原则和九项基本任务都是以往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我们必然要遵守好、坚持好、落实好、实现好。同时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新的形势下,创新修志理论,创新修志机制,创新修志方式和方法,不断用新的科技手段,新的思路和措施,创新史志各种成果,推进史志事业发展,永葆史志事业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