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鸡毛信 >> 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报告》的报告

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报告》的报告

发表日期:2012-3-31 10:53:29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大名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报告》的报告

 

县委、县政府: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经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目前全国公布历史文化名城117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我省有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许多学者专家认为大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甚是遗憾,早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县内群众的期盼。

按照县领导的要求,县方志办组成课题组,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条件,咨询参酌浚县、正定等县申报成功的经验,经论证,我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备条件,应予以申报。现将《我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报告》附后,请领导参阅。

大名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3月28日    

 

我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报告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张最耀眼的名片,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能不可估量。大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是一个没有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意义,申报条件,我县的优势及不足,对策,五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我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

1、这是一项民心工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对大名悠久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认可,是对现实的负责,也是对未来传承的负责。外来客多认为大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尴尬的是大名不但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连省级也不是。让大名名符其实,是全县人民的期盼。

2、有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大名是国家级贫困县,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中,论经济的角力,大名不占优势,但拼文化,大名长久的文化积淀是其他县无法比拟的。因此,要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历史文化,在经济社会建设竞争格局中凸显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3、有利于另辟经济社会发展蹊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若开发挖掘大名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将是北方的丽江。宋都开封,一个龙台,两个坑塘,辅以数栋仿宋建筑,每年的旅游收益是数千万元。大名的名气和历史文化资源毫不亚于开封。再如周庄,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发展到每年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达4.2亿元。大名是捧着大名府这个金饭碗到处乞讨,尽快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刻不容缓。

4、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农村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精神文化上的需求越来越高,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高跷队等文艺组织就是例证。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全方位保护好、发展好祖先留下来的文明基业和文化基因,保护、开发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件》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当地政府应当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针对我县的情况,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然后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三、我县的优势

1、历史悠久。大名与中华人文发端同步,有七千年文明史。黄帝部落在此繁衍生息,鲧禹在此治水。商汤以此为根据地灭夏建国,境内有马、几等方国。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在此筑五鹿城“以卫诸夏”,魏武侯建别都争雄中原。大名西汉初年建县,始名元城,建县史两千多年。曹魏建阳平郡,治元城,自此开始,大名作为区域中心长达一千八百年,历为郡、州、道、府、路所在地,其中两为国都,七为陪都,时长一百二十多年。这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更别轮县一级了。

2、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古城遗址20多处,古文化遗址数十处,国家级文物3处:北宋大名府故城、五礼记碑、何弘敬墓志铭(邯郸丛台公园代存),省级文物10处,市级7处,县级50多处,还有更多待定评级的。

3、文化艺术灿烂。悠久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大名灿烂的文化。目前,大名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草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个(南宫碑书法、二郎拳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3个。是全国武术之乡、书法之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文化多元,有红色文化、卫河文化、陪都文化、宗教文化。

4、人文氛围浓厚。大名人杰地灵,是钓龙浴凤之乡,检阅正史,英名卓著的思想家、天才的军事家、领一带风骚的文学大师代不乏人,明清时期人文鼎盛,号称“畿辅八府人文,首推大名”,明清两朝进士70人,举人290多人。

5、保护力度加大。县委、县政府注重文化建设,加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和挖掘,投资巨大,明清大名府城复建等均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下坚实的基础。

6、天时人和。县政府大力打造旅游城市,全县上下同心,这是人和。我省正在开展文物普查,拟定在今年九月份命名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是天时。可借此机会先申报省历史文化名城,然后向国家申报。

四、面临的问题

1、门槛越来越高,入选难度加大。1982年首次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特别是1994年集中公布第三批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审批由原来的分批次审批,变为条件成熟一个审批一个,而且要求更高了。可见,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难度在加大。另外,我县目前还不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直接申报是不可能的,只能先申报省级,再申报国家级。

2、自身的条件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有一定距离。与保护单个文物古迹不同,历史文化名城强调对古城空间秩序和传统风貌的整体传承,并不是以文物数量为衡量,而是有一套规范的价值评价体系和标准。从我县目前的情况来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条件是具备的。最大的不足和问题就是历史古建筑比较零散,东街天主教堂、五女师、县委政府驻地勉强可称为整体片区,但对照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五条“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也有4条细化的标准,一是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二是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三是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hm2;四是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宜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60%北门外的仿古一条街可称之为一条历史文化街区,还缺乏一条,“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将是大名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问题。

3、思想观念上不够重视。1982年首次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大名历届县委、政府均没有提及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虽然也对明清大名府城进行了保护、建设、整修等工作,但均没有提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更别说联合国文化遗产了。河南濮阳、浚县早已申报成功,他们称大名县申报比他们更有优势,这些均凸显出我们思想观念的落后。

4、保护规划措施不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保护规划,业内普遍以“老八校”规划为准,即同济、重庆、东南等大学作的保护规划,这是必备的前提条件。我县的保护规划层次低,明清大名府城复建时,聘请河北省规划设计院作保护规划,将东、西瓮城设计成广场,导致西瓮城遗址遭到彻底毁坏,经有关部门紧急呼吁,东瓮城遗址得以保留部分。在县城内的古遗址保护中,更是指鹿为马,将大名府衙指作县衙,将道衙指作府衙,将贵乡书院捏造到马场街,这哪里是保护规划,简直是开天大玩笑!这样的规划在专家评审时根本通不过。再者,我县的工业园区设置在两个府城中间,极不协调。此外,在文物保护、申报上工作不到位,如大名五女师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就绰绰有余, 20多处古城遗址、古墓葬群等均可申报文保单位,但申报工作开展缓慢。按照规定,国家文保单位保护范围之内不得建工厂等,但是名福植物油东扩、狄仁杰祠堂碑西南工厂已经侵占北宋大名府故城遗址。

5、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突出。随着城建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大名府城的古老空间特色与文化环境遭到破坏。如老县医院历史上是大名府的演武场,县医院搬迁后可设计为城西广场,但现在建成单元楼;南关的历史早于明清大名府城,它保留了传统的街道布局,现在规划从南门通往南环开辟一大通道,这势必破坏南关的历史风貌。

五、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大名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条件具备,是可行的,我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早不宜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来领导申报工作。县委、县政府要将申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政府县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建一个工作班子,具体负责申报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大名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明确重点,细化目标,分步实施,力争用1-2年的时间完成申报工作。

2、制定《大名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老八校”制定的名城保护规划是申报的关键,名城保护规划重庆大学全国第二。重庆大学博士梁洪,祖籍大名,他利用假期走遍了县境内的故城,每一处遗址遗存熟稔在胸,硕士论文就以《明清大名府城的保护规划》为题,博士论文以北宋大名府城保护规划为题,根据梁洪对家乡的热爱和才学,可聘请为保护规划的顾问,极可能高质量进行规划设计。

3、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申报力度。在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的同时,借这次文物遗产普查工作,建立、健全文化遗产档案,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申报力度,争取更多文物建筑进入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行列,对未列入文保单位的优秀历史建筑,也要实行登记保护制度。对凸现具有大名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积极向省、市申报,为申报名城奠定基础。

4、大力宣传造势。要加大宣传力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条例,加强保护意识教育;要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申报,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邀请专家学者特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专家前来指导申报和创建工作;要加强与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和省建设厅、文物局等部门的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和指导。

5、要重点抓好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修和保护。如前所述,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难题,只要加大对育才路、东大街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这一大难题还是有望解决的。

6、开展准备工作。组织力量进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材料的写作工作;由电视台进行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宣传电视片的拍摄制作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