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风味饮食
特色物产
民间工艺
古物遗存
风物杂记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风物图典 >> 民风民俗 >> 大名秧歌与扇子舞

大名秧歌与扇子舞

发表日期:2012-11-1 15:54:10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大名秧歌为河北秧歌同陕北秧歌的综合体。抗日战争时期,陕北秧歌蓬勃兴起,八路军工作队将其传入大名卫河以东抗日根据地,很快形成一种群众喜闻乐见,人人都可参与的群众性舞蹈。秧歌表演者多为腰扎一条红绸,手持彩带或扇子或花束翩翩起舞,也有的扮演各式人物于其中。秧歌为在人数众多的大场面中表演,意在制造声势,烘托气氛,活跃情绪,抒发人们在庆祝活动中的激情。秧歌的主要步伐有三步一跳,三步一退,十字步等,均为四拍一次。早期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后增加板胡、二胡、横笛、锁呐、锣鼓等伴奏乐器。1945年至1955年,大名城乡秧歌风行,几乎男女老幼都扭过。

 

 


 


 

 

进入21世纪,出于健身和愉悦需要,大名又兴起秧歌扇子舞,成为中老年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方式之一。参加者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多利用晚上或早晨,在街道或广场进行。舞者排成长队,双手持纸扇或布扇,动作摹仿扭秧歌中的三步一退十字步穿花等,以锣鼓、钹等打击乐伴奏进行舞蹈,表演时身穿彩色服装,显得优美、柔和、欢快、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