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物
历史名人
当代人物
游子风范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大名人物 >> 当代人物 >> 崔存友

崔存友(1)

发表日期:2012-10-17 14:24:23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崔存友,1955年出生,1971年高中毕业, 1993年毕业于大名县教师进修学校,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教学一线上,一直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带领学校、老师走课改之路,多年的努力换来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与赞赏。他执教的语文、数学课堂多次受县乡领导的高度赞誉,成立了“探究本乡特色教学模式”小组,担负起了力改全乡课改的重任。在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上做出的大量的工作,辛勤劳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1979年荣获“邯郸地区模范班主任”荣誉称号;1983年,我在大名县教育局教研室举行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987年,荣获“河北省优秀园丁”证书;2006年,荣获“邯郸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四十年来获得奖励证书22件,奖状15张。2012年被大名县委政府授予“2012年度感动大名教育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附:感动大名教育十大人物事迹材料

 

痴心不改 潜心育桃李

——大名县北峰乡前现城小学   崔存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这是几十年风雨路上一直陪伴我走过来的一句话。我是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195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1年高中毕业,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毕业于大名县教师进修学校,1972年3月参加工作,一直任教于北峰乡前现城小学,现任小学校长。

短暂而漫长的四十年从教之路历练了我的人生,让我完全融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对此,我深感欣慰。回顾走过的路,有笑有泪,但我的选择依然。

选择教育 无怨无悔

1972年参加工作,当时是民办教师,每月五块钱,这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六口,生活虽然紧张,却乐得其所。后来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分得八亩责任田,本想一家生活可以宽裕了,可是夏季管理成了问题。当时农村上课时间是一天三晌制,不放暑假。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我利用放学时间和星期天来管理责任田。夏季苗长的快,草也疯长,草和苗一样高。为了能多收些粮食,我顾不得孩子的年幼,顾不得太阳的毒辣……, 一放学,便拉着孩子下地,我锄不到的地方就让孩子拔。有一次,中午除草时间长了点,刚放下锄头就听见学校的预备铃响了,两个孩子都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哭着向学校跑去。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心里阵阵酸楚,可为了教育,我只能这样。

一年到头,除去公粮款外,仍维持不住家里最基本的消费,我只能委屈了孩子们……。95年,大女儿考入大名职教中心师资班,学费12000元。当时,这天文般的数字压在我的头上,借遍了亲朋好友,又借邻居,钱总算借齐了。96年,儿子被大名一中录取,看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我又犯愁了,女儿的借款还未还上,儿子上了高中再上大学,所有认识的人都已借遍,再到哪儿去筹钱?于是,我决定让儿子去石家庄上开拓计算机技校,因为这样花钱少,上班早。可这也得交五千元学费,没办法,我只得再去找儿子的二舅,当时他是北京一个建筑工地包工头。我向他说明来意,他着急的训我:“你教学都不要家了,十几年了,你家增添过一样东西没?孩子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房子都快塌了,你找人修了没?你总想着干教育,总想着你的学校和学生!钱可以借,不过你得跟我干,活很轻松,记记工,购购料,每月500元,你考虑考虑。”听着他二舅的训诫,想到我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想到跟我一块受罪的老婆孩子……我犹豫了,可是心里却不是滋味。教育工作怎样能放下?可是家中的困境已让我别无选择。于是,我去找中心校刘纪明校长说明家中实际情况,他听明白了我的来意,苦口婆心的给我做思想工作:“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美好的。我觉得当前最主要的是翻修房顶,我支援你400元!其他的暂先不提。”一个是亲情,一个是友情,为了摆脱经济困难,为了我心爱的工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选择了我心爱的教育事业,并且一干就是40年,痴心难改,无怨无悔。 

为了学校 忍辱负重

1986年6月,村里投资76000元为学校新建了一座22间的教学楼已竣工,这是我们全乡第一座教学楼。当时,农民比较穷,觉悟比较低,我受村党支部委托专职负责建设教学楼工作及保管物料任务,而这一年,也是我度过最艰辛、最难熬的一年。在建楼的过程中,保管物料责任重大,若一时疏忽,就会发生丢失问题,让集体财产受损失,不但辜负了领导委以重任时的嘱托,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建楼的进度。当看到堆满操场的建筑材料时,心中顿生怯意,怕出差错。于是我下定决心,工作要十分谨慎,对于伸手要物偷料的,不论是亲朋厚友,一律不徇私舞弊。物料一到,有的要水泥,有的要钢筋,有的要檩条,特别是旧教室拆除后,更有不少人索取旧料,这些人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国有财产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12点钟后,曾有三拨人向我索要物料。第一起是我本家的一个兄弟,因打制门窗过木,要袋水泥,我说不行,这是集体的财产,不能送人情,要用到北峰去买,于是我从兜里掏出10元钱,让他去买,这样一来,他丢下10元钱没趣的走了;第二起是我的一个同学王某某,他要三根钢筋,我又用10元钱把他给顶了回去;第三起是一个村民李某某,拿着好烟来,要一根檩条,我又用10元钱把他也给顶了回去。明要不成,就要偷。一天夜里,大约两点钟许,我听着有动静,鞋也没顾上穿,到外边一看,一个黑影正在掀檩条,我一喊,那个人紧急之下,跳上大门,落荒而逃。

偷物资不成,谣言一时风起。见面向我道:“恭喜发财!”对于这些讽刺,我既不表示生气,也不恼怒,不理睬他们。后来听说,有的人为了抓我的把柄,竟然为我“站岗放哨”,以此想打破缺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殊不知,他们竟然看错了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之,在建楼的过程中,没有丢失一砖一瓦,没被偷去一草一木。

当教学楼建设到要打制过梁和圈梁的时候,工作更是繁杂,既要水泥,又要钢筋,都得亲自盯班,正当忙的不可开交时,有人来校对我说:你爱人临产了。我赶紧找村主任安排了一下,就跑回家去,料理一切事情,孩子生下后,第二天我就上班了。孩子出生以后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起码三顿饭要保证,夜里还得加餐一顿。建楼工作又不能离开我,又不能让别人代替,因为他们一时难以摸清头绪,物料底数不清,又怕有人浑水摸鱼,乱捞一把,怎么办?咬牙干下去,无非多吃点累,多留点汗。特别是在最初的几天夜里,在学校惦记着家,在家里给爱人做饭时又怕学校出问题,形成了两头都害怕。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于是我从北峰买回几斤油条,让满月里的妻子自己泡着吃。

有人对我这样做很不理解,问我这是为什么?党和人民投入了那么多的钱,为教育事业兴建教学楼,我身为人民教师这样做,是理所当然应尽的义务,这样做,难道不应该吗?

教学楼圆满竣工了,由于我在建楼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一致好评,于是推荐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