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名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要求,9月24日下午,县方志办主任杨达、副主任桂士辉赴邯就大名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有关事宜向市名城委专家组主任申有顺、市文物局长王兴、市名城委成员侯廷生咨询,并就重庆大学为我县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征求意见。

三位专家认为,大名极富历史文化,但系统挖掘整理不够,没有响亮招牌。现在,县委政府提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惠及子孙、利于大名发展的举措,体现了县领导的睿智决策,他们非常支持大名申报。根据大名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难度,他们建议先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与申报省级同步,申报明清大名府城、金滩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待时机成熟再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他们提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长远的工作,无论是申报过程还是申报成功之后的保护建设,均要有专门机构,大名要与邯郸一样,成立名城办,为常设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拨付专项资金,全力争跑。
对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专家认为,我县聘请重庆大学编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是对的,重庆大学是老八校之一,具有相关的资质,业内声誉很好。就目前重庆大学编制的规划草稿,他们表示要认真审阅,尽快反馈修改意见和建议。
申有顺主任还建议,为增加我们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分量,大名可向中国古都学会申请命名中国古都作为铺垫。大名历史上三为国都、七为陪都,具备中国古都的命名条件,且比申报名城难度较小,可作为练兵之举。

方志办负责同志向申有顺主任(左)汇报大名名城申报工作
专家们还就我县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作了指点。目前全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大运河申遗,大名府是因大运河的开凿而兴起的城市,北宋大名府古城是国保单位,邯郸是全国申遗的35个城市之一,邯郸的重头戏在大名。若大名名列世界遗产行列,它的经济效益、名牌效益及上级投资远超历史文化名城,这势必会促进大名飞速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大名参与大运河申遗的工作有些滞后,建议我县在进行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大运河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