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材料,以我1938年在陈明韶第三旅政治部及七团负责政治工作和1939年在大名五区工委搞建党工作,对当时一些有关情况的回忆。因有一定限制,知道的不多,有碍说明问题。经过与战友联系,感谢刘亚南同志(湖南省政府)对当时政府工作和林晓同志(河南省纪委)对陈部九团提供的情况有助补缺。目的是要以材料事实,反映他的表现是进步是反动和提出个人看法,便供讨论。
一、先写如下几点:
(1)陈明韶,洛阳人,原冯玉样将军部下,参加过冯玉祥领导的察北抗日同盟军(职衔不祥,要次于当时丁树本的少校军需), 38年春任丁树本的副司令。1940年春随丁树本南窜、脱离、参加高树勋部起义和参加抗美援朝(任我师长),1955年病死;
(2)我记忆陈明韶是一个侯补党员,是1938年4月组织派我到陈部工作时有同志给我谈话说的。我注意了,但未发生过关系。这仅凭我一个人的记忆。最近,我特意见孙汉章同志(贵州省顾委),谈这个问题,不约而同,以肯定口气回答;“他是一个候补党员”。现在我并认为,当时陈明韶与直南特委有的领导发生关系,是一个特殊候补党员;
(3)我认为陈明韶是一个待改造的进步灰色军人。结合他的地位和部队的性质是国民党,与我们有抗日合作的统战关系,是我们对他要求和表现的出发点。他不同于我们,即使如我们也要出现一些应付。这不是说可以忽视他有坏的表现;
(4)陈明韶随丁树本参加和召开反动会议而表现反动,带有规律。但又区别于丁树本。就陈明韶由进步到反动,又由反动到进步的结果,与丁树本到头来的反动下场,性质根本不同;
(5)当时我们对丁树本统战关系的主要条件,是对他的部队成立政治部,派进政治人员按八路军的建军原则,营设教导员、连设指导员,帮助提高部队素质(达到掌握)。另方面是在地方成立各级救国会为合法组织。对政府工作,因行政区专员是丁树本的,我
们是次要的帮助地位。
二、陈明韶在1938年初冬以前和我们初到南大一带的一些情况。
1938年4月丁树本新建第三旅(陈明韶以副司令兼旅长),因设政治部需要人,当时我在濮阳丁部总政治部〔主任罗士高、副主任晁哲甫和组织科长张伟等同志)办的政治统战训练班学习,南乐县委郭现瑞、白潜也在濮阳,即由他们商量派我去政治部(明确副主任),同时从训练班抽派的还有何青峰(党员),宋玉(民先)两位同志,均濮阳人,随张伟同志见过陈明韶,说明天出发,叫北上大名一带抗日。部队一个特务营(营长丁佩瑶是丁树本的侄儿。后表现反动)和一个手枪队(队长丁佩琴,民先队员,也是丁树本的侄儿),共约三百人左右及其他副官等官员(多东北人),于4月下旬到达南、大交界的北张集,他的司令部和我们政治部驻这里较久。
当时,大名城里是日本鬼子占据,汉奸当道,为所欲为,大名全境广大地区,还没有一支抗日武装。而各种牌号的吃干队包括:红枪会、匪众、道众(会道门)及地主阶级的团队,多如牛毛。一次我一人去龙王庙(镇)找杨法贤韭部的参谋长张海若(熟人)联系,见街上有3、4个司令旗子,镇里镇外,红枪似海。我们一到北张,即马上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和宣传共产党八路军,扩大抗日影响。同时陈明韶派马汝河的特务连化游击组和我们宋玉同志参加,积极活动,多次出发,夜晚至大名城外附近,扰乱敌人和宣传教育群众,敌人虚实莫知。通过宣传和游击活动,打击了汉奸的嚣张气焰,鼓励和提高了群众抗日情绪。这时陈明韶亲率武装配合我们很快收拾和改编,解决了上述吃干队间题,有利于群众生产,安定人心。
问题是交叉进行的。开始到达北张,政治部只我一个,何、宋两位同志即下连队,与我来来往往。工作需要人、筹建政治部是当务之急。依靠地下党,我马上与冯洋舟(冯庄村人)、解蕴山(解儿寨人)等同志写信,请来北张参加,并就近亲往户村见张兆丰和孙村(南乐)见孙汉章同志登门邀请。冯洋舟同志第一个带人先来(有陈镜三),他又回去串连带人(有李少景)。接着张兆丰和孙汉章两位同志也带人来参加,随着影响扩大,青年学生知识分子通过关系参加者日多。等解蕴山等同志来联系时见工作已有头绪,同时地方工作很多,就回去了(后来他参加了政府工作)。特别随着影响深入和通过当地人际关系,从大名城里分次化装出来有十名左右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参加,进一步增加了人才力量,成立政治部的条件具备了,即根据濮阳总政治部文件规定,六月在翟家大院正式成立了政治部(设组织、宣传、行政、总务四科和一个宣传队,主任贺依然同志后来)。政治部成立后,南乐县委派来袁纯同志(袁颜绍)专职负责党的工作〔受南乐县委和地委领导)。我们抓紧计划研究工作,陈明韶对我们工作是支持的,如我们吸收和向上级输送(到地委到延安)培训干部,开训练班选择材料和发展党员。按濮阳总政治部和八路军的直传资料和抗日歌曲,进行许多活动,均由我们计划搞。陈明韶概不过问,更谈不上有什么于预或阻碍,实际是支持。约至38年9月根据濮阳政治部指示,为加强连队政治工作撤销政治部,干部分别下团,团设特派员(八团孙汉章、九团冯洋舟、七团陈子敬);营设教导员、连设指导员(只留一个宣传队)。陈明韶参加了研究,他尊重我们的意见。
对政府工作,38年6月陈明韶在他的司令部召集地方人士开会,成立大名县政府〔他兼县长)。当时,我见到有几位旧政府人员,我有意见,他说:“这事他们能干,你们干不了。我们是冯玉祥的西瓜政策,外边白里边红”。以后就实行了他的政策,如“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也是我们党宣传提倡的。他发行了大名县地方流通券,看来在当时和现在说对于打击伪币和促使社会经济、贸易交往活动是有益的。
这里摘录补充刘亚南同志(当时政府民训科)来信一节:“陈明韶1938年冬季以前表现较进步,他对解蕴山、李大磊和我们在民训科工作的几位七师同学的态度较好。还接收范筑先部队政治部的一些进步青年来民训科工作,允许我们编印宜传抗日的(新长城)小报,他还在政府驻地劝庄村召开群众大会讲抗日救国和减租减息。也亲率部队去卫河西袭击日军,我去他的住房中还看到桌上摆有列宁的书。(司令部桌上也摆有马、列书)那时给我们的印象,他是一个进步人士。”以上对他在政府方面表现情况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