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大名县第四区建立抗日武装的过程与反磨擦斗争

大名县第四区建立抗日武装的过程与反磨擦斗争(2)

发表日期:2012-9-26 16:45:39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二)大名第四区抗日自卫大队反磨擦斗争

首先要说明的是丁、陈的来历。

丁树本原系国民党政府属下的濮阳五县专员,兼保安司令,副司令为陈明韶,兼三旅旅长。名为三个旅,实际人数不多。

“七·七”书变后,中国人民抗击口本帝国主义的战争在敌后展开了。我党坚持统一战线政策,争取丁树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一主张为丁树本所接受。

一九三八年五月间,陈明韶进到南乐大名两县边境,打出大名县政府的招牌,原来成立起来的大名第四区抗日自卫大队无形中倒成了陈明韶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区大队成立以后即建立了抗日区政府,准备进一步成立大名抗日县玫府的时候(冀南军区已收复广平县),陈迫不及待就乘机窃夺了大名县这块地盘。

陈明韶到大名之后,开口讲马列,闭口谈团结抗日,装得很像一个进步分子,很像一个执行统一战线的模范,他的这一手蒙蔽了不少群众,首先把原四区大队的队长解蕴山同志请去当他县政府的民运科长,由于解蕴山的威望,大批知识分子参加陈的政府和部队工作,人数约在四、五十人。比较知名的如刘亚南、刘今生、陈蕴贤、司枕亚、杨友云、冯洋舟、鲁持久、田佩等。

陈窃夺大名县长之后,采取种种办法控制四区大队。

四区大队开始成立时,手无寸铁,为了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便于发展壮大,命名为大名县四区抗日自卫大队,谁知却成了陈明韶限制四区大队的紧箍咒,把我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地区内,东西不到六十华里,南北不到五十华里,西靠敌伪的封锁线,平大公路(北平至大名),距广平敌伪据点不到廿华里。东为敌伪的封锁线卫河,南为大名县城,是日寇侵华的一个战略据点,处在这种环境之内不断遭到大名、广平之敌的袭击、合击,幸亏我们有广大革命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大队的编制人员方面也同样受到限制,我们开始成立时为三个中队,到三八年的下半年又发展一个四中队,陈就下令要我们解散。这本来是毫无道理的,那时的抗日力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我们为了顾全大局,把四中队的番号取消了,把四中队人员充实到原来三个中队中,每个中队增一个排。此外又要我们取消宣传队,对此我们是坚决顶着干的,对群众的宣传是不能消弱的。

在开展群众运动方面,我们原先组织抗日救国会,这个组织逐渐扩大,影响深远,而陈明韶却要发展战地动员会和我们对着干。

一九三八年陈明韶调四区大队布防在金滩镇、娘娘庙一带守卫卫河,以阻击日本人的进攻。这一带为日寇的攻击点,守卫在娘娘庙的一中队,阻击日寇打了一天的硬仗,当陈明韶的主力部队撤退时还要一中队担任后卫保护他们部队撤退。并且下令四区大队随他南逃,我们看穿了这一手,无非是改编或收缴我们的枪。这样就不能当逃兵,我们全队回到四区,坚持抗战。我们与陈明韶的关系等于公开决裂了。

陈明韶畏敌南逃以后,约半年多的时间,对大名全县仍然没有改变他原来的政策,变本加厉的想进一步控制四区。三九年秋后又卷土重来,设立以崔炳南为首的四区行署.成为四区的最高领导机关,实际上代替了四区抗日区政府,进一步在供应上限制四区大队。崔可以无限制地扩充自己的武装,借以对抗四区大队。

不能说陈明韶没有吃掉我们的野心,我们对此是有所警惕的。例如三九年冬,陈明韶派其县府秘书杨钟样带一个营的兵力偷偷地来到四区活动,事前事后都未与我们取得联系,却突然通知我们去和他的部队联欢,我估计葫芦里装的不是好药,但又不能示弱,联欢会还是要参加的,但严防缴我们的枪。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都做了充分准备,以防万一。队。崔可以无限制地扩充自己的武装,借以对抗四区大队。

不能说陈明韶没有吃掉我们的野心,我们对此是有所警惕的。例如三九年冬,陈明韶派其县府秘书杨钟样带一个营的兵力偷偷地来到四区活动,事前事后都未与我们取得联系,却突然通知我们去和他的部队联欢,我估计葫芦里装的不是好药,但又不能示弱,联欢会还是要参加的,但严防缴我们的枪。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都做了充分准备,以防万一。

联欢会实际上是一场大辩论,杨钟样唱的还是老调调,什么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解蕴山同志理直气壮地批驳了杨的讲话,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统一战线、坚持团结抗战到底,这一篇激昂的讲话,大大鼓舞了士气,战士们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士气激昂,结果联欢会是不欢而散。

几年来与陈明韶的斗争所以能取得胜利,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对群众,对战士进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进行毛泽东思想和抗战必胜的教育;坚持用八路军一套政治工作制度,作为我们的准则。

由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认真执行统一战线政策。四区大队是我们独立自主搞起来的,同时我们是讲统一战线的,如崔炳南、金国栋等人,开始他们都在四区大队任职,工作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投靠丁、陈,干起反共的勾当。

我们的武装是依靠党的领导壮大起来的。四区大队在成长过程中,与四支队、冀南军区、冀南三分区的支持分不开的。鲁西的抗日武装互有来往。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部队发展壮大,与反磨擦斗争取得胜利的基本因素。

从磨擦的表面现象上来看,是四区大队与陈明韶的斗争。实质是大名县有史以来国民党与共产党长期斗争的继续,大名党派的建立正是国共两党合作时期,二七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大屠杀,大名国共两党也不例外地分裂了,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过不同形式的长期斗争。抗日战争期间,陈明韶进驻大名时,其羽毛还不丰满,就利用先进分子为他打天下,到了三八年秋,丁、陈参加了卫立煌在洛阳召开的反共会议,丁、陈投靠了蒋介石,随后崔炳南,金国栋建立了大名县国民党县党部,从此推行限共、溶共、反共政策,国共两党的斗争在不同的场合下表现出来,陈明韶的反动本质也就大暴露了。

(党史研究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