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李蕴珂

发表日期:2012-8-26 10:15:51 作者:佚名 浏览数:

李蕴珂18958-1971214日),又名李蕴成,大名县殷李庄乡李二牌村人。

他出生在赤贫家庭,全家六口人,过着啼饥号寒的生活。1917年夏,漳、卫两河并溢,庄稼颗粒不收。地主豪绅上门逼债,一家人被逼得死的死,逃的逃。奶奶临终前,躺在地上对他说:孩子,以后你要争口气,一定要为咱家报仇!。他家里只剩他孤身一人,睡在地窖里,铺的是杂草,盖的是烂棉祆,靠编草葫芦换点食物。他常说:我的遭遇就是旧社会的写照。他编了一首顺口溜:穷人难,穷人难,既缺吃,又缺穿,五更起,半夜眠,睁开眼看着天,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四季受熬煎,不知啥时能改变?

20岁到大名城内一家棉花店当工人,后棉店倒闭回家。192610月,七师党组织深入各村宣传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反对一切苛捐杂税,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迎接北伐革命军,使他受到教育。1927年春,他协助许彤云(屮共党员,烈士)组织召开活捉冀南镇守使谢玉田,为刘小辫〔红枪会首领,被谢诱杀〕报仇的动员大会。红枪会攻打大名城,他完成催运粮草、通讯联络的任务。在红枪会强大力量围攻下,谢玉田在晚上化装逃跑。

1928年,李蕰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任中共大名县委、大名中心县委委员、书记。他在殷李庄乡一至八排等村庄建立党支部,领导抢麦抢秋斗争。由于漳河经常泛滥,土地变盐碱,县城周围旧治、大街、西关、南关、韩道、七里店、方堤等村,颗粒不收,农民靠淋盐为生。但盐运使署严加禁止,并调来缉私队和国民党军,镇压群众,盐民无法生活。1932年在王从吾的领导下,他深入农村发动、组织、武装盐民,决定在大韩道动手打盐巡。他召集盐民负责人开会,组织7000余人的队伍,研究了战斗部署,并派人去魏县通知洋枪队(约百余人〕,到内黄、南乐联系援军,约定如盐兵来犯,击钟为令,各路人马,一齐围攻。

一天,盐兵洋枪队约100多人骑着自行车,扛着工具直奔大韩道,进村砸盐锅,闹得全村鸡飞狗叫,早有准备的盐民自卫队四面出击,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高喊到:盐狗子,快缴枪吧,吓得盐兵双手抱枪一动不敢动。国民党政府县长程廷恒,急忙调来一营军队增援,并到大韩道诱说盐民放人,那个营长喊道:不放人就开枪了!盐民回答说:我们也有枪。大韩道村长推开程廷恒,大喊一声砸钟! 盐民从四面八方冲上来,吓得官兵狼狈逃窜。从此,盐兵再也不敢为非作歹。

1936年冬,他任直南特委委员。彰德(今河南省安阳市)特委会议后,他发动群众,成立武术团、儿童团、互助会,宣传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活动。后任三区区委副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创建人民武装挺进第一区队,积极开展抗日斗争。

解放后,历任中共大名县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等职。曾当选为大名县第二、三、五、六届人民代表。1971年病逝,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