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月锋,女,大名县三和鑫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她是一个农民的女儿,一直从事着与农村、农业、农民相关联的事业。1995年拿出所有积蓄,在南关承包了一百亩土地,引来小麦优良品种进行繁育,并全县推广,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1997年成立了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率先引进了花生新品种、花生包衣防治地下害虫新技术,玉米及谷子、绿豆、黄豆等小杂粮名优新品种十几个,为我县的粮棉油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7月开始从事劳务输出工作,输出的姐妹有近万人。
2011年,被县妇联招募到科技致富巾帼志愿服务队中,更加激起了她带领广大农村姐妹创业致富的热情。为了引领广大妇女姐妹走出家庭的“小灶台”,走向经济建设的大舞台,她多方筹资100多万元,成立了三和鑫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8人,其中妇女6人,在我县进行马铃薯规模化种植。马铃薯生产周期短,效益是种植小麦的三倍,并且生产技术易学,非常适合留守在家乡的妇女种植。春季,共免费发放种子6万多斤,种植面积300多亩,还帮助种植村的姐妹们成立了创业互助队,每村5—10几人,让她们一块学技术,一块学管理,谁家活多帮谁忙,互帮互助,解决了农村大部分男青年外出打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马铃薯获得了较好的产量,平均亩产5000斤,最高达到7000多斤,最大薯块3斤2两,在收获现场会上,受到原县人大主任黄武臣和县妇联张主席的肯定,也得到周边广大群众的认同。按照每斤8毛的价格收购,使100多户妇女获得了较好收益。这些妇女在经济上有作为了,社会地位自然也提高了,在家里当然也更有‘分量’了。2012年,更多的留守妇女加入到种植土豆的队伍中,如今已给近300个农户签定种植回收合同,签约种植面积800多亩,已经发放种薯15万斤。以前这些妇女在家主要是带带孩子、打打麻将,要么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地议论个啥事;如今,妇女们在一起更多的是交流信息、学习技术,大家的合作意识、发展意识更强了,关系更融洽了。于是,我计划引进比马铃薯效益更高的草莓进行种植,筹建马铃薯和草莓加工厂,让更多的农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创业致富,带领她们依靠在家种植高效农业发家致富奔小康。
2012年又和山东龙升食品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在我县种植2万亩有机小麦的协议,种子、肥料、农药全部由山东企业方投资,回收小麦每斤高出市场价格2毛多钱,下茬玉米的种植也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种植,连玉米带秸杆一并高价回收。另外,该公司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有机蔬菜加工厂也将搬迁到我们大名,这两个项目实施后,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改善我县种植结构,提高农作物品质,又可以为广大农村姐妹提供更多的创业致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