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关于大名解放初期工商联合会的片断回忆

关于大名解放初期工商联合会的片断回忆

发表日期:2012-5-2 15:56:12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作者简介:李冠一,工商业者。曾任县工商联合会会员、工商小区主任、县工商联合会主任。1949年担任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至1986年任大名县政协一至五届委员。

 

大名县是1945年解放的。解放后的第二年就成立了工商联合会(以下简称工商联)。工商联的第一任会长是银行行长郭九圣,会址在银行对门永兴杂货铺前院,会计是杨锡九,常委有南街的张建堂、南关的张家越等。

1948年,为组织工商户搞好购销业务,号召自由自愿地成立购销联谊小组。我组织了一个小组并担任了组长。这个组共五人户有丹瑞祥、赵金生、刘西平、杨其昌和我。这样的小组只吸收有对外业务关系的,没有对外业务关系的不参加。成立后没发挥多大作用,不久就解散了。

1949年成立城关镇商业区,下分三个小区:十字街以北至北门为北小区,由朱培元担任小区主任,南门以外为南小区,由二铺村宋殿良担任主任;十字街以南至南门以北为中小区,由我李冠一担任主任。

各小区成立后,工作一度很活跃。首先是协助税务部门组织工商户按时交纳爱国税。每月月底由小区组织各户互评税额,然后由小区统一收缴,完成任务后敲锣打鼓送交到税务所,气氛热烈,政治空气很高。建国初期发行的公债,各小区也积极组织工商户认购,很快完成了任务。接着就是支援抗美援朝,各工商小区夜间开会,白天宣传,集会、游行、贴标语、喊口号,向赴朝战士捐款捐物,搞的热火朝天。1951年这年,为了改善城镇人民的文化生活,工商联协助镇政府翻修戏院,成立了一个筹委会,余泽甫任主任,我任副主任,镇政府助理罗同凯任总指挥。下设几个股,分别有宋殿良、张廷贵、刘丙炎、朱培元等人负责。通过集资,拆掉了原关帝庙,建成了大众戏院。回忆当时集资盖戏院的事,困难真不小。因为日本人,国民党在大名统治的时间长,一些落后群众受他们的思想毒害深,骂我们这些为盖戏院集资的人是喝了八路军的药。我们就是不怕挨骂,一户一户的作工作,苦口婆心的宣传、动员,共集资一万一千元,仅我这一个小区就集资了九千多元,终于顺利完成了修建任务。

1956年工商联积极协助政府搞社会主义改造,县城工商户组织了七个公私合营商店,我当了百货合营的经理,马子春是副经理,丹瑞祥是业务主任。大名的公司合营搞的快,早于邯郸市,为此地委让大名派了一个五人代表团到邯郸市去传经送宝。这五人代表团有我和张廷贵、张建堂、刘新川、金朝俊。到邯后,受到了马市长(名字忘记了)的接见,还设宴招待了我们,使我们受到了很大鼓舞。

由于我对工商联的工作比较积极认真,19566月,工商联派我到保定工商政治学校学习了八个月,回来后,赶上工商联换届,经县领导推荐,选举我当了县工商联合会的主任。

                                                                                          (呼文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