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饮食
民风民俗
风味饮食
特色物产
民间工艺
古物遗存
风物杂记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风物图典 >> 风味饮食 >> 清真美食--肉饼

清真美食--肉饼

发表日期:2012-2-21 15:40:41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万大路与天雄路交叉口西南角,也就是大名府古玩城斜对面有一家南关金家肉饼铺,老板金六,大号金祖波,南关匡公堤人,    为人和善,服务热情周道。每天中午晚上热闹非常,食客不断,楼上楼下,座无虚席。我和爱人一进门,老板金六忙笑脸相迎说道:老板来了里边请,今天二位吃点啥?我好给您做。我说:来两张双馅肉饼加鸡蛋、两碗羊汤,另外再要一个三丝拌豆、两瓶冰镇啤酒。金六答道:好咧!马上就上。不多一会就上来了。肉饼有羊汤佐食,熬好的大锅羊汤奶白味鲜,喝完后可随意添加羊汤而不另外收费。另有冷拼热炒、时令小菜,一应俱全。吃得好,还不多花钱,其乐融融。

大名肉饼历史悠久,为回族传统小吃,却极其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前身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因突厥游牧民族牛羊肉充足而面食少,在招待客人时特做成薄皮儿的肉馅饼以示热情。后来,这种做饼的方法传到古代少数民族的回鹘及回回地区。唐代文化交流频繁与民族大融合传入中原,宋代时肉饼传入大名城。元代有位专负责皇帝营养饮食的太医,名忽思慧,撰写了一部《饮膳正要》,记载了许多美食佳肴,其中就有肉饼,也就是羊肉饼的前身,其中写道精羊肉十斤,去脂膜、筋,捶为泥;哈昔泥三钱;胡椒二两;荜拨一两;芫荽末一两。右件,用盐调和匀,捻饼,入小油锅煎炸。至清代进入鼎盛,民国时期城内大量商贩制作出售肉饼。

另一传说,在明朝初永乐年间移民大名的回族中,有一家姓老板开了个饭店,也把做肉饼的手艺带到了这里,经过上百年的研习操作,创造出风味独特,别具一格的大名肉饼。大名肉饼传遍冀鲁豫是在乾隆年间。此时的金家店老板,不但把肉饼的形状味道研制到最佳状态,而且把制作的手艺上升到艺术的水平。传说乾隆皇帝带着刘罗锅儿到大名一带微服私访,曾光临过金家店。临走还赋诗一首:大名有奇饼,味浓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从此,大名肉饼载誉全国,名扬天下。

大名肉饼皮薄如纸,肉厚而松软,外焦里嫩,目前大名县内正宗的肉饼为羊肉、牛肉馅,味道最为独特。

原料:

面粉、葱姜蒜、羊肉、牛肉。

做法:

1、大名肉饼用中筋面粉和30——40度的温水和面。要醒面三十分钟。

2、肉饼馅中除了葱姜蒜外不添加任何的蔬菜。配上秘制药料粉、盐、味精、少许淀粉、酱油或老抽、香油、豆瓣酱来调味搅拌均匀,团成团备用;

3、肉馅搅拌均匀后用醒好的面把肉馅包成包子状,然后放在面板上用擀面杖擀到薄厚均匀,在炉鏊上刷上一层白油,待油热后把擀好的肉饼放到炉鏊上。

4、边煎烙边刷油,两面均加热到皆为焦黄便可以出炉切成块上盘。

烙好的肉饼皮儿薄、肉馅肥而不腻,再配以醋、大蒜调口,味道十分鲜美。肉饼肉质细嫩,汤汁滑润,以热吃为佳,在民间餐馆很是风行。近些年,还出现了羊脂饼、菜饼等。肉饼馅也可随本人口味添加二到四个不等;也可向肉饼中加鸡蛋,多少随意。

       大名除金家肉饼外,还有基堂肉饼铺等一二十家肉饼铺,都相当不错,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