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苗英龙,男,1988年6月出生,河北大名县黄金堤乡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学习。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总是在不以个人意志而变化发展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发展,会在语言上有一定的体现。人口的流动、文化的扩散,教育程度的提高等社会条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语言的变化。
禁忌语是用来表达一个社会团体对于他们认为对自己有伤害或者有悖于团体内部的道德风俗的现象的不认同。委婉语是禁忌语所提到的事物必须出现的时候用其他词汇来代替禁忌词汇。
我们在大名方言中发现这些有趣的语言现象,由于文化的扩散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语言迷信现象正逐渐消失,一些语言迷信现象已经消失,但随着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性话题越来越开放,性避讳却愈加重要。一些词汇的使用往往意味着一个人的粗鄙,所以这些词汇都成为禁忌。这些语言避讳往往跟性和能够引起性联想的词汇相关。
在大名方言的詈语中,性攻击往往居于首位,性攻击的对象,往往是对于对方来说最重要的人和对方的祖先,对对方女性的攻击,往往与与对方关系的重要程度而出现频率不同。对对方祖先的攻击是很严重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引起双方家族间的血战。所以在大名方言中,我们往往能见到攻击对方女性亲人的詈语,攻击对方祖先的詈语则为不引起家族间的群殴而尽量不使用。
禁忌语和委婉语可能引起词汇语义的变化。十多年前,当地的妇女还经常把孩子哺乳说成“吃妈妈”,但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如今“妈妈”已经和“母亲”形成了固定联系,人们就不再用“妈妈”指代乳房,而是说“吃吃怀”,用身体部位的借代,避免禁忌词汇的出现。
禁忌语和委婉语会引起语义冲突。本来用来避讳男性生殖器的“鸽子”由于长久使用,使得“鸽子”已经与男性生殖器形成固定联系,所以会飞的“鸽子”只好用“云鸡”来指代。语义的转移,促进了新词汇的形成。
禁忌语和委婉语也会引起语音的变化。在大名方言中,人们书写用的“笔”与女性生殖器同音,为了避讳,“笔”的读音变为[ bēi ],与“杯”同音。
有些本来用来攻击对方的詈语,现在却毫无攻击之意,演化成口头禅,仅仅是表达一种情感的发泄。如“日他奶奶哩啦”、“恁奶奶个脚”、“恁二妗子个腿”,这些句子和短语在现在看来,大多时候都已经没有任何攻击性可言,而仅仅是口头禅式的情感发泄。如自己不小心割破了手,自己就会说“日他奶奶哩啦”。
禁忌语和委婉语必须引起我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视,有些对我们来说可能并不禁忌可言的词汇或语句,对于另一个社会团体来说,却可能是很严重的禁忌,所以,我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交谈时,最好首先了解一下对方的语言禁忌,以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