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当代人物
游子风范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大名人物 >> 历史名人 >> 郭俊之

郭俊之

发表日期:2012-1-31 11:22:42 作者:佚名 浏览数:

郭俊之,男,汉族。河北省大名县红庙乡郭庄村人,生于1912715日,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12月入伍,1938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1月离职休养,副军职。1993613日逝世,终年82岁。

郭俊之同志,是在极其艰苦复杂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历任自卫队中队长,自卫队大队长,武装部政委,26团副营长,冀县独立营营长,武委会副主任,临漳县县长兼武装部长,邯郸军分区副司令员,邯郸军分区政委,中共邯郸地委常委等职。

早在青少年时期,郭俊之同志就开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宣传工作,那时他积极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和一些爱国救民的革命宣传活动。1937·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闻民党军队放弃抗日南逃,大名县县城也遭口寇侵占,郭俊之同志与十几位热血青年,于19382月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并担任了宣传员,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发动当地青年进行抗日活动,9385月,他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动员民众,成立了抗日自卫队,担任队长。从此,开始了这位革命老战士的戒马生涯。

郭俊之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作战,注意对部队的管理教育,是一位出色的战斗员和组织指挥员。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他带领部队奉命参加了破击德石路,伏击敌人等一连串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941年之后,郭俊之同志开始从事武装部的工作,他积极参与地方武装的组织和训练,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郭俊之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他调任临漳县任县长兼县委副书记,开辟新区的工作。当时的临漳县是敌伪多年的模范区,地方汉奸土匪猖獗,群众对党的政策缺乏了解,形势复杂,工作艰难,郭俊之同志与其他领导一起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组建了县政府,成立了县大队,他兼任大队长。他们一方面发动群众,一方面开展对敌斗争,相继建立了区、村各种基层组织,并在一些、村庄建立了党组织,带领群众开展反奸清匪活动,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在此期间,他带领县大队,组织当地群众武装,打退了敌伪对县城的多次进攻,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使临漳这个昔日敌伪的模范区,典正回到了人民手中。

郭俊之同志无论是在极其艰难的地下政治武装斗争中,还是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从参加地下武装暴动和百团大战,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安阳、东西高台等战斗中,充分显示了无私无畏、不怕苦、不怕死、勇于斗争、机智勇政的顽强作风,他多次荣立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国解放后,郭俊之同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担任军分区领导工作期问,他坚持党性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勤奋好学,工作处处以大局为重,团结群众,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从不争功诿过,并且生活艰苦朴素,在同志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坚定不移地站在党和人民一边,光明磊落,刚直不阿。郭俊之同志虽多年任领导职务,但始终不忘生养他的家乡和战斗过的地方,十分关心党的事业和群众的疾苦,经常与家乡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向党和政府反映群众的呼声,始终保持了一位革命老战士,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离职休养后,他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十分关心党的建设和部队建设,一贯谦虚谨慎,诚意待人,从不以老党员、老革命自居,他对子女要求严格,教育和鼓励子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到同志们的好评。

                                                                                                   (逯克顺根据原单位供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