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当代人物
游子风范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大名人物 >> 历史名人 >> 名医王泽贤

名医王泽贤

发表日期:2012-1-12 18:09:31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在大名、莘县和南乐县一带流传着神医王泽贤治疗痈疽的绝技和解放前他以行医为名搜集敌情解救群众的事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858人捐款为王泽贤和他的祖父、父亲两次立碑纪念,称他家为三世名医1956年,王泽贤被选为大名县人大代表,后来多次为政协委员。

王泽贤是大名县炉里村人,出身于中医世家,清光绪二十六年生人,自幼聪敏过人,十四岁便随父学医,以医治痈疽为其拿手绝术,由于排行老二人称 二神刀,是说他做外科手术干净利索,无论多么顽固的疮疽,只要经他治疗,百分百痊愈。1930年夏,赵站村王氏患 大背疮,此疮长于后脊柱当中而向两侧蔓延,足够使人亡命,先由他人医治一段不仅不愈,反而恶化。后请王医生接治,去后诊为热痈,与前医相反,先把病人从闭封的房子里抬到院里,第二天又把患者从院中抬到卫河大堤上,大幅度地吹凉风,又施以中草药辅治,一周时间恶疮好转,十五天痊愈。群众无不为他精湛的医术交口称赞。

解放前这一带土匪多,常危害百姓,王医生以他的智慧和胆略,以行医为名,穿插于匪帮之间,多次解救被害的群众,为挽救这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做了许多工作,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37年后,日寇侵入华北,在冢北村修炮楼,安据点,一时间邻村群众灾难临头。此时王医生以行医为名,深入据点,救治了无数被日寇打伤的民工。同时获取了大量情报,为我地下武装抄袭据点,打击敌寇做出了贡献,当地群众尊称他为二官

解放后,王泽贤先后在北峰、束馆、冢北卫生院担任外科医生,用他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群众服务。正如碑文所记:公不分贫富,其调护治理,酬报不计,为其救活者济济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