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鉴动态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志鉴动态 >> 我县召开地方志暨《邯郸市志》承编工作会议

我县召开地方志暨《邯郸市志》承编工作会议

发表日期:2011-12-22 9:00:35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为总结和安排全县地方志工作,调度《邯郸市志》相关承编单位编纂工作,1221日上午,我县召开地方志暨《邯郸市志》编纂工作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凡雄,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武文亮出席了会议,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主管副职及史志资料员、县志编辑和方志办工作人员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凡雄就方志工作讲了意见。

 


 

他充分肯定了方志办在人手少、经费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在续志编纂和史志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就下一步的工作,孟凡雄要求:

一要深刻认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地方志是全面记述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县志是传承大名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要全面、客观、真实的把大名光辉的历史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必须要深刻认识做好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工作突出的予以奖励,不重视地方志工作,不配合续志工作,不按时报送大事月报的,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

二要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做好地方志工作。大名史志网的开通就是创新之举之一。目前大名史志网已经成为全国县一级较有影响的网站。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创办大名史志网的精神,创新思路,再出佳绩。

三要在志书的编纂中完善机制、锻造队伍。县方志办要拿出编纂部门志、乡村志的规划,在全县形成一个高潮。要多邀请市方志办专家对我县的编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写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编纂水平,确保志书编纂质量。此外,要在部门志、乡村志的编纂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大名打造旅游城服务。

四、方志工作要围绕全县的中心大局有大作为。大名府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软的硬实力,要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从旧书堆中走出来,古为今用,让它们为大名的发展服务。要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大名府文史,为大名的发展做贡献。

 


 

县方志办主任杨达总结了我县2011年的方志工作,并提出了2012年的总体工作思路。他说,近一年来,方志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城市这个中心工作,在做好二轮续志的同时,以大名史志网、方志馆、地情资料库建设为抓手,在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主管和负责地方志工作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方志工作有了新突破。年初,即印发了近一个时期地方志工作纲领性文件——大名县人民政府12号文件《关于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加强了制度建设,组建了一支县乡村三级史志队伍,完成了县志续修送审初稿,库馆网建设开局良好。同时,通过大事月报制度的建立和坚持,不单是强化了资料征集,还起到了对各单位、各乡镇工作的督导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部分单位人员变动等原因,造成人员缺位,史志队伍不稳定;部分单位报送材料不及时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方志资料征集和整体工作的更好开展。2012年,县方志办谋划续修《大名县志》通过省评审、出版发行;启动政府地情综合年刊《大名年鉴》的编纂工作;完成《邯郸市志》承编任务;把库馆网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整理、影印、开发旧志;出版一批历史文化丛书;大力推动部门、乡村志的编修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力争启动3—5部部门、乡村志的编纂,把地方志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武文亮主持。

 


 

会上还宣读和印发了《关于开展征集地方文献资料的启事》、《关于征集老干部回忆录的通告》、《关于有奖征集老照片的启事》、《古城新韵大型画册篇目》等文件资料。会后,县方志办又对承担《邯郸市志》和《大名县乡村概览》编纂任务的20个乡镇参会人员发放了培训书籍,并进行了简短的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