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风范
历史名人
当代人物
游子风范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大名人物 >> 游子风范 >> 允殿魁

允殿魁

发表日期:2011-12-15 15:46:37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允殿魁局长(右)就三年大变样工作接受河北电视台采访

 

允殿魁,男,汉族,1955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大名人。现任邯郸市三年上水平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邯郸市建设局党委书记,邯郸市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

允殿魁1971年在大名县黄金堤供销社参加工作。197212月入伍,历任战士、文书、班长、排长、干事、石家庄陆军学院参谋系学员,师作训科参谋,团作训股长(副营)。19834月至198610月,任解放军某部作训科科长(副团)。期间荣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198610月至19907月,任大名县粮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粮食系统工会主席、大名县总工会第八届常委。19907月至199212月,任中共大名县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199212月至19956月,任中共大名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兼任大名县林果协会会长。19956月至19981月,任大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19981月至20018月,任中共大名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20018月至20035月,任中共永年县委副书记兼党校校长。20035月至20041月,任邯郸市商贸金融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20041月至200811月,任邯郸市中小企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期间,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全省优秀人武干部;1998年、2000年被省政府通报表彰,记二等功两次;2002年被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2004年被省中小企业局评为系统先进个人;2005年被省人事厅、省中小企业局评为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811月至今,任邯郸市建设党委书记,邯郸市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兼任邯郸市城市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任职期间,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出了以拉开交通框架、产业框架、生态框架、组团框架为主要内容的中心城市发展建议。以构建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及城市快速通道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为纽带,为做大做优中心城市创造条件;对主城区周边区域纳入“1+6”组团,实行同城化管理、一体化发展,重新审视发展定位,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主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加快冀南新区、经济开发区等五大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优势产业。为加速发展大邯郸,实现大变化夯实了基础。他组织研究的邯郸市城镇化发展战略,主持起草的邯郸市《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加速推进城镇化的意见》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为市领导决策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允殿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研究制定了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为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召开过堂会,实行主官负责、一票否决等十项硬规定的建议,建立完善了重点项目分包制、工作日志备案制、通报奖惩制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08年,组织迎接全省宜居城市燕赵杯评比,邯郸市荣获金奖第一名。2009年,他组织迎接全省三年大变样考核,邯郸市位列优秀,武安市、大名县纷纷捧回燕赵杯金奖。2010年,邯郸市在全省三年大变样考核中位列优秀,荣获最高荣誉——“突出贡献奖,允殿魁组织参加的全省十佳公园十佳公共建筑十佳节能示范小区河北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中,邯郸市市各有两项获奖,四个单项和获奖总数均列全省第一,以绝对优势领跑全省。

作为建设局局长,他始终把见红旗就夺,见第一就争的创先争优意识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坚持建精品,树亮点,争荣誉。带领市建设局高标准建成丛台广场、邯武大桥、南北环路改造、赵苑公园等精品工程;领先全省完成两场建设,受到省政府表扬;完成文化艺术中心、赵都新城、赵王城遗址公园、北湖景区等项目阶段性建设任务。其中赵苑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公园、赵王城遗址公园荣获河北人居环境范例奖,文化艺术中心、丛台广场、邯武大桥、北湖景区、五仓区综合开发改造等项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奖,市建设局荣获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特别奖。

2008年以来,市建设局在允殿魁的带领下荣获各种荣誉和表彰95项,受到各级领导表扬和肯定性批示200余次,社会各界送来表扬信、感谢信和锦旗、牌匾100多封(件),各级新闻媒体给予肯定性报道300多次,局班子连续多年在考核中位列优秀档次。允殿魁2009年被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住建厅评为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被市委评为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先进个人。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模范,在全省三年大变样表彰大会上作为模范个人代表做了典型发言。省创先争优办将允殿魁同志选入《燕赵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