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痛击伪“自治军”

痛击伪“自治军”

发表日期:2011-12-15 15:28:22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从一九四二年下半年开始,针对敌人不断扫荡清剿蚕食我根据地的严重情况,在军事斗争上,我们也采取了集中与分散、公开与隐蔽等多种形式向敌展开进攻。乘敌外出扫荡,城镇据点空虚之际,剿他们的老窝。我一、三分区二十六团、二十二团、二十三团各一部,于八月三十日,攻进成安县城,将敌警备队、新民会、县署机关全部解决,俘敌五百余人;还一度攻进回隆,歼敌一部。六分区十九团袭击故城之郑家口,夺回棉花二百八十六包,用五十辆大车拉回。这期间,我七七一团攻入丘县城;二十五团攻克南宫刘晒衣据点;四分区部队攻入临清;二分区部队攻入巨鹿;一分区部队攻入魏县;三分区部队攻入南馆陶;十九团、二十一团攻入夏津;五分区部队攻克冀县码头李据点,等等。歼灭大批日伪军。我分散活动的部队,还化装成日伪军,拔掉许多炮楼、据点,如肥乡之西贤店、永年之黄粱梦等。八月至十月上旬,我军区部队进行大小战斗五百四十六次,毙俘日伪军四千余人,缴获长短枪二千多支、机枪二十三挺。我军伤亡七百多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疯狂气焰,并配合了对敌政治攻势的展开。

这期间,我曾和宋任穷同志商量,为打开一分区的严重局面,确定由我率骑兵团、二十团到一分区活动。这时,这个地区的日军不太多,伪军却很嚣张。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伪军曾反复扫荡一分区,使我们在该地区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下半年开始,一分区小部队才打进去,开展游击作战。分区机关多在大名县卫河以东的元城地区活动。元城,是旧县名,以后并入大名县,在大名卫河以东地区。我们沿用老习惯也设元城县,归一分区管辖。实际上没有县城。这里背靠冀鲁豫军区。敌人也想尽办法要占领这块地区。大名伪东亚同盟自治 军曾多次向该区进扰,他们从卫河沿岸之金滩镇、龙王庙据点反复外出袭拢。我率骑兵团刚到这里,束馆的敌人带着抢掠的物品正要回返。我令骑兵团团长曾玉良同志率部队打伏击。敌人大摇大摆地进入我伏击圈,遭到我猛烈攻击。敌人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我军主力,遂丢掉抢来的骡、牛、大车等,狼狈逃窜。我骑兵团抢回大车五十多辆,耕牛、骡马百余头。当即全部交还给群众。元城地区人民杀猪、宰羊慰劳我们。说这次他们得救了,八路军大部队过来,今后就不怕了。

但是,大名的东亚同盟自治军仍不断向我元城地区进犯,占领我孙甘店、南李庄、甘露等许多村庄,妄图把我们赶出元城地区,切断我冀南、冀鲁豫两区的联系。我了解到大名城内日军不多,决定集中主力教训一下这个自治军。这时,二十团尚未赶到,我和一分区司令员桂干生同志指挥骑兵团、元城独立团、三分区的二十三团、一分区的二十六团和冀鲁豫三分区基干团等部队,乘敌立足未稳,分头向大名以北、以东地区之 自治军展开猛烈攻击。经几天激战,我们参战部队在大名以北刘马寨和大名以东之南李庄、金滩镇等地,歼敌东亚同盟自治军三个半团。解放了大片地区,将它赶回大名老巢。大名以北和元城地区的伪自治军据点全部被我拔掉。

当时,我令参战部队主力攻击张铁集东北之甘露村;令骑兵团攻龙王庙东北之南李庄。骑兵团把马存放于驻地,由群众协助看管。全团指战员都徒步投入战斗。这个团连以上干部多是红军战士,打起仗来身先士卒,指战员们攻进村里,就把敌人打垮。最后,敌人据守一座高房,企图固守待援。我到村边,让桂干生同志督促曾团长尽快总攻。团长、政委亲率部队向敌展开攻击,战斗中,骑兵团政委况玉纯同志负伤后仍坚持战斗。最后将敌全歼,毙俘敌近三百人,缴获机枪五挺,步枪二百余支,二十响手枪十多支,战马三十余匹。打完仗我去看望他们,曾团长把缴获的十多支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拿来让我看,并说:陈司令,你选一支新的,这枪真来劲,快机一扳,哒、哒、哒,二十发子弹就出去了。我表扬了他们打得好。

 

 

 

                                                                                                           摘自《陈再道回忆录》